城市与湿地:在和解中共生

2018-02-06 09:15:18    作者:雷茵茹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浏览次数:

城市与湿地:在和解中共生

江苏泗洪湿地  

 

  湿地是人类文明的摇篮。纵观古今,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择水而居、依水而兴”的历史。

  被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所滋润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是西亚最早的文明发源地,诞生了古巴比伦等灿烂的文明。来自土耳其东部亚美尼亚以及库尔德斯坦山脉的高山融雪为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带来了充沛的水资源、沉积物和营养物质。苏美尔人发明了灌溉系统,制定万年历,发明了楔形文字,建造了繁华的商业城市,开始探索数学、物理学和哲学的奥秘……

  流淌在沙漠中的尼罗河,从南到北纵贯埃及全境,含有大量矿物质和腐殖质的泥与沙随流而下,在两岸沉积,留下了肥沃的土壤,哺育了灿烂的古埃及文明。

  印度河和恒河丰沛的河水把上游的土壤冲击到下游,形成肥沃的平原和三角洲,为沿岸人民带来了舟楫之便和灌溉之利,促进了农耕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孕育出了伟大的古印度文明。

  长江和黄河中下游平原,湖泊众多,河道纵横,水库星罗,多种多样的湿地为古代人民提供了丰衣足食的生活条件,孕育了古老而灿烂的华夏文明。

  城市作为人类文明高度集中的体现,往往沿河或滨海发展,尤其是在河流的交汇处或河口地区形成城市群。城市选址主要受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需要综合考虑资源、环境、安全等复杂的因素。湿地能够为城市提供充足的淡水供给、可靠的城市防卫、便利的水运交通和优美的人居环境。

  塞纳河畔的巴黎,泰晤士河畔的伦敦,大运河穿越的威尼斯,依傍着莫伊卡河的圣彼得堡,琵琶湖周边的京都、大阪……这些世界名城都与湿地相互辉映。

  中国著名城市的兴建与发展也都和湿地有着密切的关系。永定河与北京,海河与天津,黄浦江与上海,太湖与无锡、苏州、常州,广州与珠江,昆明与滇池,洛阳与洛河,西安与渭水……这些城市在湿地的滋养下发展壮大。

  可持续利用和合理利用虽然是现代新兴的概念,但其实我们的祖先自古以来就形成了朴素的与湿地和谐共存的理念。

  他们懂得如何利用湿地的植物动物填饱肚子、充实餐桌、累积财富;也懂得降服洪水为绕指柔,兴灌溉水运,造福千秋;更懂得捕捉湿地的美景,营造湿地的美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和劳动人民非常重视自然生态和湿地的保护,追求天人和谐共生,也培育了湿地生态保护的优良根基。

  在许多古代典籍和劳动传统中都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先提倡不乱砍滥伐,乱捕乱猎,尊重和保护湿地的多样性。

  我们的祖先也敬畏湿地,知道国家兴亡与水资源密不可分。我们流传下来的许多祭典仪式都与水相关。

  工业文明兴起以后,人口数量猛增,城市面积急剧扩张,湿地与城市走向了发展的两极。

  城市化率不断增长,目前全世界大约有50%的人生活在城市,预测到2050年全球城市化率将达到66%。全球城市化率每年增长2.4%。到2030年全球超级城市(人口超过1000万)的数量将从31个增长到41个。

  湿地却在不断消失,自1990年以来,全世界失去了超过了64%的湿地。在某些区域湿地消失率会更高,例如亚洲。如果比对的年份推回到1700年,世界湿地的消失率高达87%。

  我国的湿地也在萎缩。2014年1月公布的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显示,与第一次调查(1995-2003)同口径比较,湿地面积减少了339.63万公顷,减少率为8.82%。其中,自然湿地面积减少了337.62万公顷,减少率为9.33%。

  北京市湿地退化也触目惊心。沼泽湿地、水稻田等类型湿地缩减幅度最为明显,由于大量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的排放,北京湿地水质曾严重恶化。

  人们开始日益认识到,湿地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加宜居,要建造与湿地和谐发展的城市。

  湿地为城市提供人类必需的淡水资源。密云水库库容40亿立方米,平均水深30米,是首都北京最大的也是唯一的饮用水源供应地,是亚洲最大的人工湖,有“燕山明珠”之称。

  湿地净化和过滤污染物。湿地是自然生态系统中自净能力最强的生态系统之一,通过物理沉降、植物吸收存储,以及化学合成与分解等作用使水质大幅提升。

  湿地还能调节区域气候。湿地水分蒸发和湿地植被叶面的蒸腾作用,可使附近区域的温度降低、湿度增大、降雨量增加,对周边区域的气候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中国林科院湿地所对颐和园昆明湖调节城市区域气候的研究表明:距离昆明湖1000米处,温度比湖面升高0.6℃,湿度降低1.8%,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降低650个;距离湖面2000米处,温度升高1.9℃,湿度降低2.7%,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降低1300个,距离湖面3000米处,温度升高2.7℃,湿度降低6.1%,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降低3600个。

  湿地提供城市绿色的休憩空间。城市湿地为城市居民提供亲近自然的场所,弥补“自然的缺失”。研究表明,与自然的互动能够提高人类健康水平。例如,纽约中央公园内有数个人工湖、一个野生动物保护区、多处草地。由于吸引到候鸟前来,这里也是观鸟的好去处。长10公里的环园道路深受慢跑者以及自行车骑行者喜爱。公园也给市区的居民提供了一个远离城市喧嚣的游憩场所,营造出了大都市中的美丽绿洲,改善了周围都市的景观环境。

  湿地可以减少洪水等灾害的风险。由于湿地土壤具有特殊的水文物理性质,湿地因此具有超强的蓄水性和透水性,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绵”。盐沼和红树林是抵御海啸和暴风雨的缓冲器。一公里生长良好的红树林能够有效减少50米的风浪。例如,飓风桑迪袭击美国人口密集的东海岸时,湿地避免了约6.25亿美元的损失。

  人类该如何在城市发展中与湿地和谐相处呢?

  将湿地纳入政策与规划。把湿地看做是城市水务设施的自然组成部分,采用政策限制湿地退化,鼓励节约用水。比如北京市,城市快速发展对湿地造成威胁,北京市通过颁布《北京市湿地保护条例》、制定湿地名录、制定湿地保护规划和湿地公园规划、开展湿地恢复工程等综合措施予以应对。

  保护并修复城市湿地。恢复城市自然水系,开展湿地恢复工程。比如伦敦湿地中心,在4个老旧水库的基础上恢复40公顷的湿地,现在成为许多野生动物的家园,栖息的鸟类有180余种。湿地中心也开展各种各样的湿地宣教活动。

  鼓励公众参与。理解并尊重湿地周边社区民众的观点和需求,得到他们的支持。比如柬埔寨的上丁国际重要湿地,湿地面积约为14600公顷,湿地周边有21个村庄的村民依靠打渔为生。由于上丁湿地是多个濒临灭绝物种的栖息地,当地在产卵季限制居民在关键区域内打渔,许多大型鱼类开始回归。

  减少水资源消耗量和污染排放。个人应减少向湿地排放有毒有害物质;利用措施和行动减少水资源消耗。比如厄瓜多尔的基多,在城市足迹项目中制定了详细的水资源使用措施,目标是到2031年,减少68%的水足迹,当地还推广生态厕所和节水设备。

  吸引青年人和社区加入到湿地保护中也很重要。可组织社区居民参与当地的湿地清理活动;可组织社区培训,让人们学习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比如加利福尼亚的博尔萨奇卡生态保护区,有356公顷受保护的滨海湿地,当地每个月组织两个公共服务日,志愿者每年清理10吨垃圾和残骸。

  总之,湿地的故事就是生命的故事,人类社会的起源、发展、壮大都离不开湿地。保护城镇湿地关系着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是我们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者系中国林科院湿地所博士)

编辑:liq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海南首个园林式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开园

海南首个园林式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开园

三亚市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坐落在三亚市荔枝沟路殡葬服务中心内、烈士纪念园旁,于2022年3月开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亚市人民政府投资建设【详细】

江苏扬州:今年实施五大攻坚行动提升城市绿化

江苏扬州:今年实施五大攻坚行动提升城市绿化

城市道路绿化增绿行动。利用今年春季绿化黄金季节,针对城市道路绿化达标率、林荫路覆盖率等指标,全面开展道路绿化增绿提绿补绿,重点对87条道路的行道树“有绿无荫、有景少荫”、绿化品种单一等问题进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错落有致、层次清晰的道路绿化景观【详细】

北京昌平新城东区将打造滨水商业消费新地标

北京昌平新城东区将打造滨水商业消费新地标

昌平新城东区位于昌平区南邵镇,规划建设用地面积11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2万,围绕打造首都北部消费新地标编织街区控规已获批。未来,昌平新城东区将打造成为京北体验消费示范区、山水宜居典范城区、高水平综合服务承载区和智慧产研创新园区【详细】

南宁园博园举办“礼乐园博·南宁花朝盛典”

南宁园博园举办“礼乐园博·南宁花朝盛典”

活动期间,南宁园博园还举办了汉服新秀大赛、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礼、国风婚礼妆照展示、明制婚礼仪式典礼、六艺游园、书画体验、国风集市等精彩纷呈的活动,同时邀请众多知名国风模特参与表演展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