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草案公示
《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草案示意图(规划中的广州城市公共配套)
常住人口控制在2000万 轨道网络建成2000公里
到2035年,广州常住人口规模将控制在2000万人左右,比2016年末的人口数增加600万。2月24日23时59分,广州市国规委发布公告称,《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草案已经编制完成,于2月24日至3月25日进行为期30天的公示。根据该规划草案,至2035年,广州城市轨道网络达2000公里,为现在的5倍。该规划特别提出要“强南沙”,南沙将实现30分钟直达大湾区主要城市中心区和重大交通枢纽。另外,番禺区广明高速以北地区等区域也明确纳入了主城区的范围。
草案公示,立即引起广泛关注。羊城晚报记者采访了规划、城市研究、地产方面的专家,对草案作了点评和实施提醒,认为草案的公布,充分显示了千年商都广州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预见性和前瞻性,未来的广州将更开放、更包容、更创新。创新科技、新文化创意将不断涌现。
城市规模
2035年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2000万
规划草案提出,要科学调控人口规模,2035年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2000万人左右,同时按照2500万管理服务人口进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根据广州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6年末,广州市常住人口为1404.35万人。
这意味着广州从2017年至2035年,规划范围内增加的人口约为600万,平均每年可增加的人口为33.3万。广州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末广州市常住人口比2015年末增加了54万人,增长了约4%,增加人数超过了33.3万的平均值。不过,2016年这4%的增速是广州近年来的最大值,2015年、2014年的人口增速是3.22%、1.19%,再之前的三年都是在1%以下。
该规划同时提出,要有序疏解旧城区人口,引导人口向城市外围集聚。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在不同群体、不同地区的覆盖范围。用地规模方面,规划提出要严控总量,逐步减量,精准配置,提质增效。以资源环境承载为硬约束,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实现2020年后新增建设用地逐步递减。
公共配套
至2035年城市轨道网络达2000公里
2017年底,广州地铁发布消息称,广州地铁四号线南延段、九号线一期、十三号线一期和十四号线知识城支线等四条新线开通后,地铁线网线路长度增加81.6公里,达到390.6公里,稳居全国第三、世界前十。按照去年3月国家发改委批复的《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7—2023年)》,广州将建设10条地铁新线路,总长度258.1公里,总投资2196亿元。到2023年,广州将形成18条线路、总长800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
该规划草案则提出,广州要建设世界级空港、海港和铁路枢纽。至2035年,广州要建成2000公里左右城市轨道网络。这也意味着,到2035年,广州城市轨道线网线路长度有望达到目前的5倍。
另外,按照规划,至2035年,广州航空枢纽设计年吞吐能力将达1.2亿-1.4亿人次,国际航空旅客中转率达到35%以上;广州港货物年吞吐量达7.5亿吨,集装箱年吞吐量3600万标准集装箱;广州铁路枢纽客运量超3.97亿人次,货运量超过0.77亿吨。
城市结构
形成5个层次城市空间网络体系
本次规划草案则明确将番禺区广明高速以北地区纳入了主城区的范围。该规划提出,要形成“主城区-副中心-外围城区-新型城镇-乡村”的城市空间网络体系。其中,主城区包括荔湾、越秀、天河、海珠四区,白云区北二环高速公路以南地区、黄埔区九龙镇以南地区及番禺区广明高速以北地区。主城区是承担科技创新、文化交往和综合服务职能的核心区域。
羊城晚报记者查询发现,番禺区广明高速以北地区覆盖了广州大学城、广州长隆、大石、洛溪、南村镇等大片范围。
值得一提的是,规划草案特别安排章节提出,要“强南沙”,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核心门户。规划对南沙的发展定位为: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绿色智慧宜居城市副中心、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服务功能核心区和共享发展区。
规划提出,要强化南沙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功能。其核心功能包括大湾区交通中心和综合服务功能核心区。为强化南沙大湾区综合服务功能核心区功能,规划提出要重点发展国际航运、国际服务贸易、国际创新金融、科技创新、国际交往等功能。
根据规划,南沙还将建设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面向港澳实施更大程度的先行先试和更高水平的开放政策。加强与港澳在离岸贸易、高技术服务、教育培训、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医疗产业等领域的合作。充分考虑港澳人士在南沙生活的需求,完善出入境、通关、居留等服务设施,积极引入国际知名学校、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医疗机构。
广州还将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对标借鉴国际最高水平,在南沙、黄埔、空港经济区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
规划亮点
城市定位:
美丽宜居城市
活力全球城市
城市性质:广东省省会、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商贸中心、交往中心、科技产业创新中心,逐步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领型全球城市。
城市格局:
构建枢纽型网络城市空间格局
主城区:荔湾、越秀、天河、海珠四区,白云区北二环高速公路以南地区、黄埔区九龙镇以南地区及番禺区广明高速以北地区。
副中心:南沙区全域
外围城区:花都城区、空港经济区、知识城、番禺南部城区、从化城区和增城城区
新型城镇:相对独立的建制镇
乡村: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区域
城市生态: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宜居花城
生态网络:维育市域生态资源集中分布的9大重要生态片区;构建“三纵五横多廊”的生态廊道网络
游憩网络:到2035年,生态公园数量从现在的108处增至138处,建成绿道网络3800公里,形成约1000公里登山健步步道
保护河涌:到2035年,全市河湖水面率达到10.2%
城市特色:
凸显广州国际化、现代化都市魅力
总体风貌:北部突出生态山林风貌,中部突出都市风貌,南部突出滨海风貌
文化景观:打造3个10公里的精品珠江景观带;对历史城区进行整体保护与活化;串联一批最能反映广州历史底蕴与文化特色、最能展现广州传统风貌的建筑、街道、街区
编辑:liqing
相关阅读
海南首个园林式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开园
三亚市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坐落在三亚市荔枝沟路殡葬服务中心内、烈士纪念园旁,于2022年3月开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亚市人民政府投资建设【详细】
江苏扬州:今年实施五大攻坚行动提升城市绿化
城市道路绿化增绿行动。利用今年春季绿化黄金季节,针对城市道路绿化达标率、林荫路覆盖率等指标,全面开展道路绿化增绿提绿补绿,重点对87条道路的行道树“有绿无荫、有景少荫”、绿化品种单一等问题进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错落有致、层次清晰的道路绿化景观【详细】
北京昌平新城东区将打造滨水商业消费新地标
昌平新城东区位于昌平区南邵镇,规划建设用地面积11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2万,围绕打造首都北部消费新地标编织街区控规已获批。未来,昌平新城东区将打造成为京北体验消费示范区、山水宜居典范城区、高水平综合服务承载区和智慧产研创新园区【详细】
南宁园博园举办“礼乐园博·南宁花朝盛典”
活动期间,南宁园博园还举办了汉服新秀大赛、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礼、国风婚礼妆照展示、明制婚礼仪式典礼、六艺游园、书画体验、国风集市等精彩纷呈的活动,同时邀请众多知名国风模特参与表演展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