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城市战略定位“再升级”
规划背景
1、深入贯彻中央新思想新理念
2、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四川的重要指示
3、勇担国家赋予成都的重要使命
4、落实省委省政府新要求
5、作为全国新一轮总规改革试点城市,做好试点示范
6、落实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
7、把握我市面临的重大机遇
五中心一枢纽
建设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
建设全国重要的科技中心
建设全国重要的金融中心
建设全国重要的文创中心
建设全国重要的对外交往中心
强化综合交通通信枢纽
五大功能区
●高起点规划东部区域,
开辟城市永续发展新空间。
●高水平发展南部区域,
打造区域创新发展新引擎。
●高标准提升西部区域,
探索城市绿色发展新模式。
●高质量改造北部区域,
增强区域一体功能新支撑。
●高品质优化中部区域,
开创美丽宜居公园城市新路径。
去年年初,国务院正式同意成都总规修编的请示,一年多以来,通过充分的调研、社会广泛征集意见、全国专家建言献策,总规的内容逐步完善,成都未来的格局也逐步明晰。昨日的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市政府向全体人大代表、列席会议的政协委员作了关于《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送审稿)》的说明,总规修编项目组中规院的专家就总体规划中城市战略定位、空间结构等重大问题展开分析汇报,成都未来发展蓝图全景呈现,引起广泛热议。
明确新时代成都
“三步走”战略目标
成都新版总规坚定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奋力实现新时代成都“三步走”战略目标,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世界文化名城,迈向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府新区时对新总规提出的‘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的重要指示,我们进一步征求专家意见,认为应把战略定位中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城市调整为美丽宜居公园城市,更符合成都的城市特质。”此次市两会上,也将对这些新修改的内容进行审议。
按照规划,成都明确了“三步走”发展目标。到2020年,高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国家中心城市;2035年,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全面建成泛欧泛亚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本世纪中叶,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天府,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本次修编,强化了‘五中心一枢纽’国家中心城市核心支撑功能。”
市域空间结构变身
新的中心城区范围扩大为11+2
据介绍,规划优化了市域空间结构,构建了市域“一心两翼三轴多中心”的网络化空间结构,实现从“两山夹一城”到“一山连两翼”。“一心,即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总面积约1275平方公里,是目前全球规划最大的城市森林公园。规划把龙泉山由生态屏障提升为世界级品质城市绿心和国际化城市会客厅。两翼包括中心城区和东部城市新区。其中中心城区范围扩大至所有11个市辖区以及高新区和天府新区直管区(11+2),总面积3677平方公里,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1388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360万人,构筑‘双核、双轴、多点’的空间结构,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功能核心区。”
其中,东部城市新区借鉴雄安新区规划经验,建设水城相融、蓝绿互映的生态宜居之城,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300平方公里、总人口265万人。重点依托天府国际机场建设国际空港新城,打造支撑中国内陆开放的新枢纽、引领航空枢纽经济的新极核、汇聚全球创新人才的新家园。“三轴”分别是南北城市中轴,东西城市轴线,龙泉山东侧新城发展轴。多中心,即在市域范围内形成28个国家中心城市功能中心。
记者了解到,本次修编遵循城市发展规律,实施差异化区域发展战略,构建“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差异化发展的五大功能区。
打造政府最优质资产
全域增绿建设“公园城市”
成都规划构建市域“两山、两网、两环、六片”的生态安全格局。“两山是龙门山和龙泉山;两网是岷江水网和沱江水网;两环是环城生态区和二绕生态环;六片是都彭、崇温、邛蒲、龙青、天府、金简六个重要的生态绿隔区。”
按照“生态投资是政府最优质资产”的理念,成都规划实施生态保护和建设。以天府绿道串联生态区、公园、小游园、微绿地,构建五级绿化体系,建设公园城市。高标准打造天府绿道,建设展现天府文化、体现国际水准的天府绿道,描绘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的蜀川画卷。加快实施全域“一轴两山三环七带”区域级绿道。以区域级绿道为骨架,城市级绿道和社区级绿道相互衔接,形成串联城乡公共开敞空间、丰富居民健康绿色活动的天府绿道体系。规划区域级绿道1920公里、城区级绿道5380公里、社区级绿道9630公里,总计16930公里,是目前全国规划最长的绿道系统,也是城市最优质的生态资产。
增加城市公园、小游园和微绿地。加快建设城市公园,其中中心城区和东部城市新区规划建设102座城市公园。
构建具有成都特色的
新经济产业体系
成都规划构建创新驱动、集约高效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大力夯实实体经济,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打造产业生态圈,建设66个主导产业明确、专业分工合理、差异发展鲜明的产业功能区,推进高质量发展,提升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比较优势。
培育创新生态链,以五城区、高新区和天府科学城为载体,完善“基础研究和科技研发-创新孵化-应用转化”全链条创新体系,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构建具有成都特色的新经济产业体系,重点发展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等六大新经济形态,推动新经济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
城乡融合发展
塑造新型城乡形态
记者了解到,成都规划构建四级城乡体系,建立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促进城乡功能融合发展。结合产业功能区、风景名胜区、轨道交通线网及重要交通节点,重点建设景区型、园区型、农业型3种类型97个特色镇,植入文化、旅游、创新、农业科技等功能。改造提升传统村落,结合资源本底打造功能型林盘(聚落)与生态型林盘(聚落)。
规划塑造新型城乡形态,通过打造不同主题类型的城乡统筹示范线、示范片,全域塑造“产田相融、城田相融、城乡一体化”的城乡形态,重现“岷江水润、茂林修竹、美田弥望、蜀风雅韵”的锦绣画卷。创新城乡融合机制,提高城乡一体化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规划、资源配置、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治理五个一体化。
深入挖掘天府文化
历史城区从13.6扩大到24.66平方公里
规划全面保护历史文化,构建系统完善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全面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镇(村)、历史文化街区等11个类别的历史文化资源,并形成“一环、两轴、四线、六片”的展示体系。实现全域历史文化遗产应保尽保和突出展示。
重点保护成都历史城区,扩大成都历史城区范围,将历史城区范围由13.6平方公里扩大到24.66平方公里;增加历史文化街区及风貌区的数量和范围,历史文化街区和风貌区占历史城区的面积比例由7.2%增加到28.98%。
深入挖掘“创新创造、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善公益”的天府文化内涵。打造“双核两带十九片”文化创意集群和200条文创特色街区,建设国际性文创产业生态圈。
高水平建设文创名城、旅游名城、赛事名城,高标准打造国际美食之都、音乐之都、会展之都,提升城市文化全球影响力。
将天府锦城建设成为体现“老成都、蜀都味、国际范”的天府文化传承展示区、文商旅融合发展创新区和老城中优转型示范区。
29条观山视域廊道
再现“窗含西岭千秋雪”
记者了解到,规划依托成都深厚的文化底蕴,塑造“蜀风雅韵、大气秀丽、国际时尚”的城市风貌。构筑“三轴、四心、多片”的整体景观格局。“‘三轴’即3大景观骨架,包括东西城市景观轴、城市中轴线景观轴、东部城市新区景观轴;‘四心’是4个重要的景观核心,包括老城中心、天府新区中心、空港新城城市中心、简州新城城市中心;‘多片’是展示天府文化形象、体现时代特征的重点景观区域。”据说明人介绍,规划成都未来形成“透风见绿、簇群错落”的城市空间秩序,对城市高度进行管控。营造中轴、门户、老城、中心四类城市标志性天际线。构筑29条观山视域廊道,再现“窗含西岭千秋雪”盛景。
编辑:liqing
相关阅读
海南首个园林式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开园
三亚市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坐落在三亚市荔枝沟路殡葬服务中心内、烈士纪念园旁,于2022年3月开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亚市人民政府投资建设【详细】
江苏扬州:今年实施五大攻坚行动提升城市绿化
城市道路绿化增绿行动。利用今年春季绿化黄金季节,针对城市道路绿化达标率、林荫路覆盖率等指标,全面开展道路绿化增绿提绿补绿,重点对87条道路的行道树“有绿无荫、有景少荫”、绿化品种单一等问题进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错落有致、层次清晰的道路绿化景观【详细】
北京昌平新城东区将打造滨水商业消费新地标
昌平新城东区位于昌平区南邵镇,规划建设用地面积11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2万,围绕打造首都北部消费新地标编织街区控规已获批。未来,昌平新城东区将打造成为京北体验消费示范区、山水宜居典范城区、高水平综合服务承载区和智慧产研创新园区【详细】
南宁园博园举办“礼乐园博·南宁花朝盛典”
活动期间,南宁园博园还举办了汉服新秀大赛、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礼、国风婚礼妆照展示、明制婚礼仪式典礼、六艺游园、书画体验、国风集市等精彩纷呈的活动,同时邀请众多知名国风模特参与表演展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