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冶注释》: 现代设计语言尽显古风古韵

2018-04-27 09:03:22    作者:李明远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浏览次数:

《园冶注释》: 现代设计语言尽显古风古韵

▲护封与封面衔接处有一朵运用烫透明工艺的梅花,由米黄色封面与白色护封拼接而成。

《园冶注释》: 现代设计语言尽显古风古韵

▲栏杆式样展示。

《园冶注释》: 现代设计语言尽显古风古韵

▲两行竖排标题文字叠字效果凸显设计创新。

《园冶注释》: 现代设计语言尽显古风古韵

▲《园冶》三卷的隔页营造出苏州园林的意境美。

《园冶注释》: 现代设计语言尽显古风古韵

▲在全书前部插入了阮大铖《冶叙》的影印拉页。 张悟静 摄

  作为现存中国古代唯一一部造园专著,明代造园家计成撰写的《园冶》在中国园林史上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相关研究著作中,由我国造园学创始人陈植创作的《园冶注释》,以中国营造学社校录内容为底本,成就了研读经典的经典。今年2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年10月出版的《园冶注释》荣获“世界最美的书”银奖,吸引了世界注目。

  这一获奖作品并非横空出世,它的前身是建工社1985年排印的第二版。与以前简单的200多页小册子相比,《园冶注释》(第二版)(重排本)增大开本、增多页码,利用现代设计语言的诸多细节尽显古风古韵。

   “好内容才能配得上好设计”

  重排《园冶注释》的想法源自建工社建筑与城乡规划中心编辑张建对中心图书的一次梳理。“2014年整理本中心图书时,这本内容艰深的造园理论书籍意外地进入我的视野。”张建发现,《园冶注释》(第二版)自1985年出版以来,平均每年重印量在5000册左右。

  通过深入挖掘,张建了解到,能够持续加印,与该书内容的经典性和唯一性有很多内在联系。而旧版无论从菲林片质量,还是版面、图片的精美度,都已经无法满足读者需求。因此,在重排本2015年8月发稿时,图文呈现效果的升级就成为重要的关注点。

  2016年上半年,经过重重努力,在专家帮助下,建工社拿到了来自日本的《园冶》明刻本影印文件。于是,明刻本《园冶》的影印本及《园冶注释》(第二版)(重排本)的出版工作同时开展起来。

  拿到设计老旧的《园冶注释》时,本就喜欢古籍、但从未做过古籍图书设计的建工社图书出版中心美编张悟静感到,自己碰到了好题材,一定要在旧版基础上取得质的飞跃。在初期工作中,张悟静投入近5个月时间在每天定量修图、修字上,影印本中一些效果不佳的图片要精修,不同于今日用法的字要造字,这一工作看似“很不起眼”,却是奠定图文内容质量提升的基础。特别是直接引用影印本中的图片,让重排本图片质量大幅度提升。

  在重排文字时,张建与张悟静达成共识:仍然沿用竖版繁体直排方式排版。“我希望把它做出明清时期古书的感觉,追求‘雅’的品质,但又要和古籍的装帧设计有所区分。内页的留白、直排等内在精神遵照中国传统,但锁线、胶装等表现形式则借鉴西方现代手段。”张悟静说。

  张建非常认同张悟静的设计理念。她说:“一本书有好的内容,才配得上好的设计。这本书在我们心目中有足够好的内容,因此,我希望通过‘古书新作’,让读者既能感受到本书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又能在阅读体验、纸张触感等方面,获得现代设计带来的美感。”

  “细节处理非常到位”

  《园冶注释》(第二版)(重排本)在征服国际评委前,首先征服了“中国最美的书”的国内评委,他们对于该书评语的最后一句是“细节处理非常到位”,而这也是《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在采访中感触最深的。

   “我们要在书的定价范围内做方案,不需要过度设计,也不需要拿钱砸出来的工艺品。”正如张悟静所说,重排本中的设计细节为本书增加了阅读价值,其中很少来自于繁复工艺,更多来自于设计师在图文内容与选材上下的功夫。

  设计细节从函套开始就有所体现。张悟静介绍说,在函套左上角粘贴的书签,既是对传统古籍元素的应用,也正符合书中反复出现的长方形风窗和栏杆等图式。书签上书名字体取自明刻本,让人感觉回到木刻时代。

  全书护封包住封面三分之二。在护封与封面衔接处的上方中心,有一朵运用烫透明工艺的梅花,这朵梅花正是源自书中的梅花式风窗图式。而这朵梅花的图案由米黄色封面与白色护封拼接而成,也正暗合园林中运用拼接形成图案的技术。“封面选择的米黄色纸张,与树皮有相似的自然纹理,看上去好像是梅花开在树里。”张悟静说。

  在设计封面时,张悟静刻意让封面与护封,短于内文纸张,这就在封面视觉效果上,给读者以更具有学术性、书卷气的感觉。同时,在封面上形成一个长方形效果,呼应了书中各种长方形图式。书脊上露出的侧面锁线部分也有这样的效果。“希望通过这些内外呼应,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对图书装帧设计有种不意外的感觉。”张悟静所说的“不意外”,也就是图文内容与装帧设计的和谐统一。

  张建向记者介绍了张悟静渗透于内文中的设计细节。书中标题部分,一级、二级标题都采用了影印本中的木刻字字体,下面的小标题则采用电脑排字,给人以富于变化的节奏感。内文版面布局中,文字类别比较多,涉及原文、释文和注释三个层次。释文紧跟原文,不仅排版上低于原文,还增加了下划线进行区分。注释在释文之后,则不加竖线,字号略小。排版既保持了高低错落的节奏感,也方便读者阅读。

  在张建看来,张悟静对于本书贡献还在于拉页、隔页的加入。在全书前部,插入了阮大铖《冶叙》的影印拉页。张建介绍说,明刻本《园冶》中,阮大铖为全书撰写的《冶叙》就是用书法体篆刻的,不同于计成正文的老宋字体,相当出彩。张悟静将这一素材挖掘出来做成拉页,增加了对于书法的赏析。《园冶》三卷的隔页,则分别运用了苏州园林摄影图片,这与全书的明代造园主题非常契合,也通过双色印刷营造了苏州园林的意境美。同时,隔页纸张正反两面的手感也富于变化。

  “好书需要一个打磨过程”

   “我的所有想法,责编几乎全部同意了。”“在风格上,我和设计师从没有争得面红耳赤过。”在分别采访张悟静与张建时,两人都表达了双方在设计理念上的一致性。

  即便如此,责任编辑与设计师还是要就书中细节进行反复沟通。张建举例说,在明刻本《园冶》中,一些图式因为零件复杂,会有图文搭配的零件拆解,比如在体现锦葵式栏杆时,明刻本就图文相配、分步骤向读者做解析,如何在零件图案基础上完成整个图案。在重排本图文排版时,要考虑到释文与注释多层次文字之间的关系,张建与张悟静进行了多次反复试验,最终选择了不同于明刻本的方式,选择图片放在一个页面上,文字统一放在另一边的排版方式。

  在张悟静看来,一些古籍理论图书中的突破创新点,也需要设计师及时与责任编辑沟通。例如,在书中第25页 “《园冶注释》校勘记”两行竖排标题文字出现了叠字效果。利用现代手段,在不影响读者识别文字的前提下做出叠字效果,这在古代木刻版图书中是不能做到的。“我当时做这个突破时,心里也没底。因为一般人接受不了两行字有重叠。”张悟静表示,在充分沟通后,责任编辑给予的理解让他坚定了创新思路。在一些标题和内文中,张悟静尝试做了油墨点的效果。这种体现年代感的现代设计小创新,也经过了与责编的充分沟通。

  “好书需要一个打磨过程,做这样一本书,需要责编和美编具有同样的耐心。正是因为我们共同觉得这本书值得花精力,尽可能在装帧设计阶段以这本书为重,精力花到位了,又经过一番创意,才取得了最终的成功。”张建总结说。

编辑:liq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