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内生,让乡村诗情画意

2018-07-05 09:06:29    作者:陈华文     来源:中国环境报     浏览次数:

书评:内生,让乡村诗情画意

书名:《“内生模式”美丽乡村建设》
著者:叶云、袁心平、李一霏等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12月
 

  《“内生模式”美丽乡村建设》一书,以生态、人文、美学的三重维度,从理论到实践,针对美丽乡村建设提出了新观点和新方法,这对于正酣的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知识借鉴。

  本书第一作者叶云教授目前在湖北大学艺术学院任职,兼任武汉科技大学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心顾问,长期专注于乡村建设与景观规划等领域的研究。近年来,他和研究团队成员袁心平、李一霏等青年学者,围绕乡村建设的“美丽”问题,深入湖北鄂州村落,开展调查、研究、设计和各种专业实践。《“内生模式”美丽乡村建设》一书,就是他们头顶露水、脚踩泥土、在乡村的田间地头取得的创新性理论成果。

  书中,作者在基于“政府主导、村民主体”的“内生模式”美丽乡村建设理论引领下,围绕“见山,见水,见乡愁”的建设目标和“一村一品、一村一景”建设要求,以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乡村建设实践为案例,提出了包括村落规划、居民改造、景观设计、生态建设、村落形象推广的一揽子“美丽”构想与蓝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中国乡村建设的“美丽”之道。

  在叶云教授看来,美丽乡村规划与建设视域中的“内生”,除了自然资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诸多综合要素之外,更多地与历史、人文、艺术多了几分关联。若更直接地讲,美丽乡村的规划与建设,除了政府力量之外,农民的主动介入、主动作为是内生性的力量。要把村民组织起来,产生“内生活力”,让其自主地建设自己的家园。

  在美丽乡村规划与建设的实践之中,有一些现象值得警惕。例如,我国徽州地区青瓦白墙的乡土建筑,古朴、简洁、雅致,具有浓郁的“中国风”。于是,遥隔上千公里外的某些省份,在乡村房屋、景观的规划与建设中,无视本土的乡土文化与风格的传承,进行全盘复制。这样势必形成3方面的后果:一是盲目建设斩断了本土的文脉传承,“乡愁”被连根拔起后荡然无存;二是推倒重来的理念耗费着人力和钱财,无视原有的资源再次利用;三是大张旗鼓的建设活生生地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保护面临考验。本书中,之所以倡导“内生模式”,其实是对当前乡村规划与建设的“对症下药”。

  书中以鄂州万秀村建设为例,提出了“水之韵、鸟之家、竹之锦、枫之语、荷之梦”的营造目标。这凸显出生态优先的思想,且适用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农业生产方式。每一地的乡村规划与建设,只有也只能从内部寻找“灵感”,方能真正找到“美丽”之道。

  乡村如何围绕现有的民居,在修缮或改造中体现出美丽之品位?书中,一张张的民居原景图、设计方案图和修缮后的实景图进行对比,无形中交出了令人信服的答案。例如,为了民居更加牢固和美观,适当增加半开敞的木廊、院落中种植造型独特的树木、墙面角落摆放几口陶缸或者马灯等等,在增加了乡土气、怀乡气的同时,还平添了想象和诗意。乡村原来民居中的旧砖瓦、旧物件,只要在乡村规划和建设中合理利用,瞬间就会“变废为宝”。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呼唤整体之美,才是美丽乡村的方向。树立科学的建设理念,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为先导,彰显传统与乡土文化的基因,在“内生模式”和“一盘棋”的思想格局下,中国乡村才会真正如诗如画。

编辑:liq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今年北京美丽乡村建设将增绿4200亩

  7月25日,北京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绿化工作推进会在大兴召开。会议明确,2018年北京将完成美丽乡村绿化美化建设4200亩,通过拆违还绿、留白建绿、见空插绿,实现以绿挤乱、以绿治脏、以绿净村、以绿美村。全市13【详细】

美丽乡村建设要规划先行统筹安排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结合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和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推广浙江好的经验做法,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详细】

安徽省发布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编制要求

  近日,(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关于做好2018年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要求今年全省817个省级中心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原则上7月底前完成。规划基本要求应纳入村规民约,在村内展示规划成果,确保让村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