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暴雨来袭 海绵城市该如何打造?

2018-07-20 17:01:39    作者:张田勘     来源:光明网     浏览次数:

  连日来,全国多地普降大到暴雨,给公众生活和防汛工作提出严峻挑战。7月15日至18日,北京经历了入汛以来最强降雨过程,降雨持续约58小时,全市平均降雨量103.1毫米,密云区、怀柔区、房山区等8个城区的10个乡镇和59个村不同程度受灾。

  此次的强降雨过程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应对暴雨来袭。这显然不是北京一个城市需要应对的问题,也是全国各城市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城市暴雨看海、出行不便的问题,国务院于2015年10月16日发布了《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这是对全国所有城市防雨防涝的指导性意见。同时,国家批复首批16个海绵城市试点,2016年4月,又有14个城市进入中央财政支持的海绵城市建设试点范围。2017年底,北京市发布海绵城市建设意见,提出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到2020年北京城市建成20%以上的海绵城市目标要求。

  建设海绵城市蕴含了顺应自然,借助自然之力来排水和吸纳水的自然哲学观。要实现这一点就不只是在暴雨之时能排水,还要能滞水、蓄水和吸纳水。现在,排水已经不是大问题,问题在于蓄水和吸纳水。蓄水需要空间,城市周边的湖泊、河流、草地、湿地甚至空地,都是蓄水和吸纳水的宝地。

  然而,随着城市化的急速发展,我们的城市已经寸土寸金,早就没有空地可留,更少有湿地和草地。城市本该具有的蓄水功能现在所剩无几,一旦出现强降雨,形成积水导致城市看海似乎成了一种必然。

  城市蓄水和吸纳水的空间积重难返,是全国性的问题。这就为城市设计和扩展提出了新思路:在未来的城市扩建时,需要留出蓄水和吸纳水的空间,同时,也要对已经没有空间蓄水的城市索要空间。

  雨水是宝贵的,如果能让雨水被土壤吸收和涵养,并且为人们所利用,才能真正体现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基于这个理念,海绵城市应运而生,一些国家提出了英雄所见略同的设计和做法。例如:美国提出绿色基础设施和绿色雨水基础设施;澳大利亚提出水敏感城市;日本也实行雨水贮存渗透计划等。所有的方案和理念都贯穿一个核心:对雨水的重新吸收和利用。具体体现为,建设雨水渗透池、雨水花园、绿色屋顶(屋顶花园)、透水地面、植被浅沟,同时建造可控的雨水滞蓄池、调洪池、雨水湿地,为社区添加雨水回收装置等。

  在现有城市空间已被固化,并且湿地和空地几乎为零的情况下,对城市中的道路、停车场、绿化带和住宅区进行绿化,是获得蓄水空间的重要做法。而这些地点,占据了城市土地使用面积的40%-60%,是实现海绵城市的重要空间。如果改变现行路面不透水的设计思路,就可以使城市也变成一个能自由呼吸的有机体,自由吸水纳水。

  基于此,我们就可以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可使用砾石与正常土壤相混合,或者采用透水性混凝土、多孔沥青等透水性的铺路材料,改造城市地面。具体来说,若采用75%的火山石、25%的壤土构成的工程土壤,其孔隙率能达到45.3%,不仅可以大量地吸纳水和蓄水,而且,通过透水地面渗透和吸纳的雨水,所含的铜、锌及汽车机油的含量也能明显低于传统的沥青路面排水。而且,可透水地面还可以减低地表温度,减少城市热岛效应。此外,屋顶花园、社区雨水回收装置等,如果能在一个城市实现哪怕一半,也可以既实现海绵城市的目标,又可以弥补缺水地区城市的一部分用水。

编辑:liq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襄阳市出台海绵城市建设规划

让雨水自然渗透、就地消纳,城市不再出现内涝。记者昨从襄阳市规划局获悉,《襄阳市中心城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获市政府批复。【详细】

老城新生:武汉“海绵经验”或全球推广

  近日,欧盟地平线2020计划的绿色生长项目组来到武汉,计划将武汉市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活动作为【详细】

观察:国家级海绵城市“延迟交卷”为哪般?

  2015年,住建部、财政部等部委联合开评了首批国家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按照申报要求, 试点海绵城市建设周期为两年。但3年过去了,本该去年就验收的项目到目前为止还在紧锣密鼓地建设,这是为什么?【详细】

上海浦东:大力推广海绵城市道路核心技术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浦东新区第九届学术年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