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厕所规划建设应有情怀
今年暑期热映的印度电影《厕所英雄》是一部“有味道”的影片。嬉笑怒骂中尽显世事人情,笑与泪中体现改变世界的决心。
这部电影之所以在我国广受好评,不仅是其立意的新颖及电影本身所展示的情节吸引人,可能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面对这件看似事小,实则关乎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厕所大事,印度和我们有诸多相似之处,电影能引起我们强烈的共鸣。
厕所虽小,却是全世界通用的嗅觉语言和视觉语言,一个国家的厕所状况体现的是其先进程度及人文关怀精神,正缘于此,我国在解决了人民的温饱后,开始关注厕所问题。
从2015年厕所革命提出到现在,已过去三年时间,这三年里,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无论是景区还是服务区,都积极行动,发文件、编规划、定目标、投资金,下大力气整治和改善由来已久的厕所难题。各地各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出台了不同的整改措施,有的地方着重增加数量,有的地方致力完善配套,有的地方展示文化特色等。这些措施和方法有效地解决了之前如厕难,厕所数量少、环境脏乱差的普遍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游客和民众如厕的方便程度和舒适性,让广大民众在出游时体会到“方便”这件事,确实变得方便了很多。
尽管厕所革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有不少现象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其中一个问题是我们的厕所建设热火朝天,却缺少了些许“人情味”,典型的现象莫过于很多地方注重了硬件达标,却忽略了厕所是为具体的“人”服务的这一最基础的目的。
因此,要继续推进厕所革命,展现文明风采,需全域前行,重建更重管,本着“科学规划、人性管理、便捷服务、科技创新、共享利用”的基本理念,按照“实用重于美观、人性重于形象”的思路,建设有“人情味”的厕所。
以同理心考虑需求同理心是厕所规划和建设实施的“良心”,厕所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方便地使用,而不是面子和政绩工程。很多景区和服务区设置有“第三卫生间”,这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充分体现,是特别值得肯定的,但是个别景区或服务区为了应付检查,只布局了这个设施,却根本不去考虑设施的功能:婴儿台的搁板和边上的扶手紧紧靠在一起,搁板根本放不下来,导致婴儿台形同虚设;儿童的洗手台只比大人的矮几厘米,于是大人不方便用,儿童无法使用;烘手机固定在垃圾桶上面,手根本够不着,烘手机变成了摆设……此类问题的出现反映出厕所改造过程中不重视合理设计和具体实施,只重视“面子”而不顾“里子”。
《城市跟踪者》的演讲者何志森认为,设计师应有“同理心”,这其实是种情怀,我们要“观察生活”“观察他人的需求”,这是设计师应具备的能力。同样,这也是厕所规划和设计者应该具备的常识和设计基础。厕所是为人服务的,其规划设计和实施应服从于需要,满足真正使用厕所的个体的需求,而不是只给上级或检查部门看的面子工程。
让设施表达人性化关怀
经过3年建设,我国很多地方已经解决了厕所结构性不足的问题,目前出现的问题则集中在管理和服务方面。
维护好厕所革命的成果,“三分在建,七分在管”,实事求是地说,不管多高大上的厕所,打算在里面慢慢悠悠坐下来享受的到底是少数人,对大多数人来说,厕所的首要功能还是解决生理问题,因此,实用干净才是第一需求。目前我们仍处在厕所革命的“初级阶段”,首先要满足的仍然是大多数民众的基本生理的需求,在此过程中,重管理、重服务,让厕所更人性化比厕所的外表美观重要得多。
厕所人性化的设施看似是细枝末节,却是实用的“人情”。比如,冬天洗手池的热水让人能更舒适的解决洗手问题;带有轮椅扶手的便池放在刚进门的地方让人上厕所时更无障碍;保证马桶有足够的冲水力让厕所随时保持干净,减少上厕所的尴尬,也减轻保洁人员的工作负担,这比没有WIFI更让人易于接受。厕所门口提供的免费厕纸更能让人如厕方便,没有后顾之忧。有人担心,免费的厕纸会被人们大量的带回家中,毕竟,有些地方曾经有过前车之鉴,但如同刚开始出现的共享单车被个别人骑回家一样,后期由于充足的供应,随时随地可供取用的便利性完全阻止了个别人的不道德行为。
大家都赞扬日本的厕所,因为他们有很多人性化的设计,我们的厕所革命与国际文明接轨是件非常值得肯定的事情,有些地方不仅借鉴了国际优秀的厕所设计理念,而且更创新。比如,服务区厕所门口的洗手池水龙头一高一低错落分布,冷热水相间供应。仔细观察发现一些过路的司机及其他民众用较高的水龙头在洗脸和洗头,非常方便,跟他们交流时他们都非常赞同这一人性化的设计,看他们洗得清清爽爽,瞬间觉得舒心,这种贴心的考虑更显人情,人性化的设计和设施比厕所外观更关键。
让信息体现人情
厕所革命不仅是一场公共服务的革命,也是一场社会观念革命和文化素养革命,更是一场科技革命。
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新型终端技术等新型科技的使用,让厕所的人情味有了实现的可能。很多地方推出了厕所数字地图、APP等信息化创新手段,解决“找厕难”“如厕难”等问题。比如,成都市锦江区实施的共享厕所,通过APP,游客或市民可以方便地找到就近向有民众开放的企事业单位或商家店铺的自有厕所,体现了社会责任,也体现了一个城市的“人情”。
科技是要服务于人的,现代服务业的共享性、体验性趋势越来越明显,一个共享方便、体验良好、舒适、卫生和环保的厕所需要多种科学技术的参与和集成,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情况,并不需要一刀切的万用标准。但有个别地区目前陷入了一个误区,觉得厕所就得建设得豪华,要把最新的科技和信息化技术利用起来,不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也不考虑当地使用厕所的民众的具体需求,做没人使用的APP,或者在信号很弱的地方贴上二维码,出发点当然是好的,实用性却不足。事实上,从信息化的过程来看,在有些地方,放置标志明显指示清楚的指示牌比二维码和APP更管用;从技术情况来看,不管是相对简单的生态旱厕还是A级的智能厕所,增强厕所科技含量,使之能达到节能、节水、环保的要求即达到了厕所革命的目的。有条件的地区,实现智能化管理,比如,在厕所外面的电子显示屏显示空位,让使用者如厕时不会着急,人多时不会难堪,方便时干净整洁,这是科技和信息化的“人情味”;没条件的地区,有简洁明了的标志,有通俗易懂的符号,又何尝不是传统信息“人情味”的体现?
“物质文明看厨房,精神文明看茅房”。世界厕所组织发起人认为,厕所是人类文明的尺度,这是厕所革命的意义。业内人士表示,厕所革命的管理与养护不仅要加强硬件服务设施的管养结合,更要着力推动厕所科学规划、合理设置和人性化服务,这是厕所革命的方法。
一座城市的文明指数、一个国家的文明高度要再上一层楼,和厕所这件小事息息相关。网络大数据分析显示,经过3年厕所革命,游客对厕所的满意度从2015年的70%已经上升为2017年的超过80%。在此基础上,如果多一些人性化的设计,设身处地地从个体的需求出发,以人为本,让厕所散发出浓浓的“人情味”,那么厕所革命将更加成功。
编辑:liq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