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间规划应注入人文理念

2018-11-13 09:38:08    作者:李永辉 张继海     来源:深圳特区报     浏览次数:

  提 要

  在以创新立城、以科技誉市的深圳,更应在城市规划中凸显“人”的核心要素,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城市创新之中。从市民的生活需要和精神需求出发、从个体的直观感受与体验出发,进一步突出“宜居”理念与“体型环境”的教化作用,利用城市更新的契机,在产业转型升级中探索城市升级路径。

  近20年,中国城市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虽然高楼大厦不断涌现,但从居民角度而言,宜居程度却未必有所提升。“城市病”集中爆发,譬如空间利用不恰当、城市布局不合理、交通拥堵、垃圾处理难题等等。可见,“城市学”到了不得不重视的时候,而在飞速的城市化发展进程中注入人文理念,是城市空间规划的关键所在。

  A.

  城市空间与人的行为互塑

  城市空间与人的行为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美国城市文化学者雅各布斯从街道宽度、居住密度与建筑高度的角度分析论证,解释了她为什么不喜欢功能单一、毫无生气的区域规划方式,而是混合规划功能的拥趸;一些城市规划学和建筑学专家也格外强调空间对市民的塑造作用。城市不只是衣食住行的场所,而且是人与外界交流、对话、思考的场域。在物理角度的楼宇建设之外,还有重要的人文情感贯穿其中。除了居住功能外,城市还承担着“以文教化”的功能,传播知识与思想,促进交流与融通。这种功能几乎体现在每一个领域和场所:从一个大都市,到一个小社区,居民的文化认知、身份认同与区域空间相互映照,彼此互动,互为因果。

  中国工程院院士关肇邺提出“体型环境的教化作用”,认为在城市中进行建筑不仅是盖房盖楼,而是创造一种“体型环境”(physical environment),作为非语言、文字、图片的传播符号,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沟通与行为方式。

  城市空间,尤其是公共空间的布局,不仅可以形成城市景观,也是城市个性中最明显的一环。优美的空间景观,给人艺术感染和享受;而特色鲜明的空间景观,为人们营造出城市特色与风格,增添城市的魅力;富有历史内涵的公共空间,能够唤起人们的记忆,凝聚人们对城市的认同感。

  有学者指出,城市公共空间往往具有“橱窗”功能,体现城市形象与特色。有些公共空间的独特布置,更是可能成为城市景点,与人文故事、城市气质结合起来,成为城市标示。比如埃菲尔铁塔之于巴黎、红场之于莫斯科。国内的一些城市也意识到了标志性建筑对于市民认同感建构的积极作用,主动塑造全新景观。

  除了大型地标和特色景观,周围的生活公共空间同样非常重要。有学者指出,城市公共空间与社会生活相互依赖:前者是后者的容器,后者是前者的内容。公共开敞空间是人们户外活动和休憩的场所,也是人们进行精神体验和情感交流的场所。场所的设计、观感与呈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因此,也有学者提出了“人造空间、空间塑人”的核心观点。城市公共空间干净整洁、环境美好,让人有“诗意栖居”的感觉。反之,如果城市乌烟瘴气、垃圾遍地,在这里活动的市民,尤其是青少年,很容易变得颓废消极。

  情境主义理论也支持了这一观点。城市的公共空间,何尝不是一种“情境”呢?按照德波和多里斯等人的理论,情境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的行为。优美的情境能让人心情舒畅、心态阳光,因而积极进取、热爱生活;糟糕的环境则容易让人心灰意冷、垂头丧气。

  B.

  城市空间拓展的多元路径

  国内城市化的进程在空间拓展层面反映最为明显。今日的北上广深,比20年前的城市版图扩大了2-3倍。一些省会城市或二线城市,如成都、南京、武汉、长沙等,版图也显著扩张。北京是典型的“同心圆”发展模式,从“三环”扩至“六环”;广州的城市化过程则带有明显的卫星城模式,先后将番禺、增城、南沙、花都等卫星城纳入版图之内;深圳情况比较特殊,从几个边陲小镇开始建设,多中心的格局从一开始就非常明显。但不管哪种方式,这种快速扩张都应该注意“以人为本”的观念底色,注重空间与人的互动关系。

  哈佛大学教授爱德华·格莱泽(Gleaser)在其著作《城市的胜利》中提出“新城市主义”,强调城市化是一个“把空间变得美好”的过程,高密度、强协作的城市建构,可以提升我们的居住环境与居住质量,同时也让此前城市规划中不成熟、不完善的部分得以纠正,让其更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格莱泽指出,城市扩张也是城市重生的过程,是不可轻易放弃的机会,要提前将更好的“情境”注入城市底色之中。面对着早期缺乏规划的旧住宅、旧社区,在有必要的时段进行“重启”。对一些比较低效、肮脏的部分,必须果断舍弃。

  绿化带、街心公园、购物圈、剧院、图书馆、停车场、运动场、文化装置及各种功能区等必要设施,不仅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的基本消费,还可以满足人们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这与雅各布斯“人作为城市本质”的理念是相通的。在美好生活需求日益提升的今天,人们需要多样化的生活配套,感受多元化的人文文化。当前,深圳的空间拓展与城市更新并驾齐驱,如格莱泽所提倡,提前设置“情境”、书写适合深圳气质的建筑语言,对深圳的内在精神塑造与外在形象提升大有裨益。

  局域性的城市空间扩散,是推动大尺度城市化空间发育从集聚向扩散演进过程的最基本动力来源。正是这种扩散和集聚的因果关系及其发展,才导致城市体系空间发育从初始走向成熟。这说明,城市空间扩展是一个动态过程,与城市化发展及城市体系的有机发育是不可分割的。城市的升级,来自于每一个更小的行政单位的升级——比如区、镇与街道。

  C.

  城市空间拓展的深圳探索

  城市升级的努力,深圳多个基层社区进行了不少探索。近日,笔者集中调研了深圳光明区的区域拓展情况。光明区是深圳新一轮城市拓展中的重点,有较强的研究价值。地理上,光明属于传统意义的“关外”,地处深圳西北一带,毗邻东莞;经济上以第一、第二产业为主;历史上曾经是光明农场所在地,产权不清晰,遗留问题比较多。规划的混乱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光明区发展的掣肘,不仅限制了人才的引进与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形成了不少安全隐患与治安盲点。

  玉塘地区一度集中了光明区的各项问题:规划混乱、大量违建、卫生条件恶劣、治安形势令人担忧、存在着安全隐患。地方政府与相关部门下定决心进行了整改,重塑了公共空间,获得了当地群众一片叫好之声。而且,如露天剧场等的设置旨在保护传统文化项目,对于凝聚当地民间感情大有裨益。公共卫生间、残障人士通道、共享单车停放场等微小设计,都充满了人性化。按照“城市塑造市民”的理论,居住人文环境的提升也意味着精神文明的进步。不仅如此,在玉塘外围大力建设深圳大外环高速公路项目的同时,规划部门也着力提升区域交通“内循环”能力,大力提升公交车的密度,降低当地民众的出行成本。当优秀的内循环与外部的“七横十三纵”结合起来,将带动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充满活力又宜居的玉塘将成为珠三角版图上非常有竞争力的一个点。

  另一个案例是光明多个社区的地下排水管网改善。在粗放型城市发展理念上,下水道往往是人们所忽视的部分,难怪网友们总是引用法国作家雨果的话而发出感慨:“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光明在国内率先引入低影响开发理念,全面建设低影响开发雨水综合利用示范工程,积极开展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率先创建覆盖海绵城市项目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维护和绩效评估等建设周期的24项“全标准”技术体系。专家认为,海绵城市等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与新城开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意识超前,效果显著,走在全国前列。

  D.

  结语:以人为本的未来之城

  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雅各布斯指出,宏大的城市设计规划固然重要,但不能忽略“城市的主人是市民,而不是建筑或其他”这一根本要义。人的生活与居住体验始终居于首位,地方政府在公共治理层面需要更多专业性、科学性与人文精神。目前,不少城市开始注重在现代城市学理念的指导下开展空间规划,这是一个可喜的进步。

  从工业社会向后现代社会转变的时代进程中,对城市功能的发展与升级提出新的要求。人的生活方式及家庭组织方式发生变化,人与自我、他人、社会的沟通呈现新的样态;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深圳经济快速增长,产业升级箭在弦上。升级不仅仅是交通设施、商业配套、公共服务的规划,也是城市景观与文化共识的缔结、打造与互动过程。在以创新立城、以科技誉市的深圳,更应在城市规划中凸显“人”的核心要素,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城市创新之中。从市民的生活需要和精神需求出发、从个体的直观感受与体验出发,进一步突出“宜居”理念与体型环境的教化作用,利用城市更新的契机,在产业转型升级中探索城市升级路径。

  (作者单位:李永辉,光明区改革办 张继海,深圳大学经济学院)

编辑:liq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