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建筑活化 杭州力推城市房屋有机更新

2018-11-19 09:45:03    作者:王丽 等     来源:浙江在线     浏览次数:

  杭州所巷社区锦园27幢90号,5个多月前这幢居民楼以38天的速度,完成了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改造。

  凤凰山脚下的馒头山,如今成了许多文艺青年爱去的“打卡地”,谁又能知道,多年之前这里曾是杭城里脏乱破旧的那个“被遗忘的角落”?

  城东彭埠茶亭片城中村改造,有着200多年历史的罗家老宅不仅没有被拆掉,反而得到了保护修缮,变身成艺术馆。

  ……

  每一座城市,都会有拔地而起的簇簇新的高楼,也会有被雨打风吹去的日渐衰败的角落。

  杭州,一座非常“念旧”的城市,正试图用自己的方式让二者协调发展:把城市作为一个“有机体”和“生命体”,用“有机更新”的方式,让城市告别危房、让旧房提升品质。

  而千年古城的历史积淀和杭州的人情味,让这个“更新”,从大刀阔斧,变得愈加精雕细琢。

  告别危房旧房变身

  居民迎来“民生之变”

  杭州朝晖九区24幢,这个曾经多次见诸报端、被评定为D级危房的多层小楼,以全新的面貌回来了。

  朝晖九区24幢建于上世纪70年代,砖混结构住宅楼,5层楼,2个单元,共65套房。这65套房都是小户型,大多是三四十平方米的小房子。2016年11月,这幢房子被鉴定为D级危房,倾斜率达25‰,意味着房子不能住人了,随时有倒塌的危险。

  下城区启动紧急避险预案,为24幢量身定制了拆复建方案。

  今年6月,蜕变后的朝晖九区24幢交付使用,如今拿到房子的居民有些已经入住,有些正在进行装修。

  “在拆复建过程中,考虑到房子位于低洼积水区域,我们通过技术手段做了架空。挖开原基础后,还针对地下水丰富问题,重新组织地勘,多次讨论决定以埋设钢护筒的方案进行桩基施工。”下城区住建局危改办负责人方仁杰介绍。不仅如此,在不改变面积的基础上还将房屋格局做了优化,将卫生间做进房间内,让老百姓的生活更加便利。

  下城朝晖九区24幢如是,上城区馒头山亦如是。

  通过2015年的综合改造,馒头山区块480栋建筑以及道路、绿化、水电管线的同步整治,昔日“脏乱差”华丽转身为富有南宋韵味的风情小镇。

  杭州城里,那些曾经晦暗的老旧角落就这样一点一点被重新擦亮。

  其实,在对待危房上,杭州还针对房屋信息缺失,安全隐患难以及时发现的问题,在排查和信息采集的基础上建立房屋“全生命周期”信息数据库和管理平台,利用“物联网+”技术,通过为房屋安装结构变形数据采集仪和传感器,实现了房屋安全状态的智能预测预警。

  住保房管部门的数据显示,从2012年以来,杭城里共有1355幢C、D级危房得到治理,400余幢未达到危房标准的房屋得到监控、3600万平方米老旧住房得以改善,最重要的是曾经居住在危房旧房里的人们,生活不再与从前一样了。他们的生活变得舒心畅快。

  从“保下来”到“活起来”

  一处处老宅蝶变新生

  城市不断发展变化,但文化街区和历史遗迹,是杭州的“DNA”和“独特韵味”,要永久保存。

  在杭州,城市每“更新”一处,值得保留的风土人情、历史遗迹,都是优先考虑保护的因素。就像拥有200多年历史的彭埠罗家老宅,在城东彭埠茶亭片城中村改造中蝶变新生。

  秉承着“修旧如旧”的理念,修缮后的罗家老宅保留着它的原汁原味:两进院落。高大的围墙,中式石库门入口,小青瓦屋面,硬山顶,不仅吸收了徽派建筑的庄重和大气,又展现了江南民居的典雅风格。

  历史建筑的活化利用其实是最好的保护。重生的罗家老宅也找到了一条全新又符合其气质的路子,变身为一座艺术馆。画展、艺术联展、黑白木刻版画制作体验……曾经日渐残败的老宅,重又焕发光彩。

  从“保下来”到“活起来”,被住建部列入全国首批十个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城市之一的杭州,正在通过不懈的努力、创新老宅保护的新方式,将文脉保护、民生改善与城市有机更新发展做到了完美结合,在全面修缮历史建筑的同时,结合建筑风貌特色、文化底蕴及周边环境,引入文化创意、旅游休闲、传统医药等多元产业,实现生态、业态、文态和形态“四态融合”。

  馒头山的巨变、罗家老宅的重生、老旧住宅的加梯成功,还有老旧住宅从“改造为主”到“改管结合”模式的全新尝试,杭州,正在用“绣花”功夫,精细地实现着城市的修补和有机更新,让更多的百姓,居者乐其屋。

  (中国风景园林网摘编)

编辑:liq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以五大发展理念指导系统推进城市更新

  19日,《城镇创新发展报告(2018)》(下称《报告》)在北京发布。《报告》认为,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城市更新面临配套政策、机制和模式不健全等挑战,各地应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