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生态园林城市 百姓尽享绿色福祉

2018-12-04 10:25:06         来源:贵阳日报     浏览次数:

  冬日的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落,晨雾笼罩下的观山湖公园便开始热闹起来。园外是车水马龙的道路,人声鼎沸;园内则是一波碧池,满目诗情。

贵阳:打造生态园林城市 百姓尽享绿色福祉

▲市民在观山湖公园晨练 李鸿 摄

  出则繁华,入则自然。这是散落在观山湖区大大小小179个公园和遍布全城的绿化景观赋予人们的享受。徜徉在素有“现代都市·滨湖花城”美誉的观山湖城区,既有标志性的大公园,更有散落全城的社区公园、城市公园;既有精心规划设计的人造园林,也有保留原始风貌的自然山体;既有高大上的绿化景观,也有分布城区64千米的绿化带、225余万平方米的公共绿地……它们共同构成了山中有城、城中有山、绿带环绕、森林围绕、林在城中、城在林中、人在景中的观山湖区城市生态体系。

  岁月如斯,沧桑巨变。置身城中,很难想象,这片绿意葱茏、生机勃发的土地,曾经是无人问津的荒山野岭。历经十八载岁月的变迁与沉淀,持续的城市绿化建设使全区山林、公园与城市公共绿地形成整体统一的城市“绿肺”,守护着“生态观山湖”馈赠给辖区百姓宜业宜居的绿色福祉,也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观山湖区一张亮丽的城市品牌,为全区快速发展积蓄了深厚的生态优势。

  从大处着眼:拿出“宝地”建城市“会客厅”

  A

  今年55岁的罗相英在观山湖区居住了30年,是新区建设发展的见证者。

  “1988年刚嫁到这里的时候,这里是连片的荒山、水田、茅草屋,哪里有公园逛哟?”回想起过去的旧时光,罗阿姨打开了话匣子,据她回忆,当时离她家比较近的只有黔灵山公园、白云公园、塔山公园,“每次带儿子去逛公园都要花上1个多小时的车程。”

  改变始于2000年,建设新区的号角正式吹响。建设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的园林式、生态型、信息化、数字化的城市新区,成为新区建设的目标。

  在建设发展过程中,观山湖区始终以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先行区为抓手,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按照系统性、均衡性的原则,该区合理规划城市绿化工程,着力把新区建设成为功能齐全、环境优美、适宜居住的生态园林新城。

  观山湖公园便是建设生态园林新城的“大手笔”。“以前那里还是两个‘水塘塘’,想都没想到,短短几年竟然变成了高大上的公园!”谈起观山湖公园的变化,罗相英用“翻天覆地”来形容。据了解,该公园占地5500余亩,其中森林面积4160亩、生态湿地水体面积约700亩,园内植物种类达675种,吸引了白鹭、灰鹭、野鸭等78种鸟类在此栖息。

  打开观山湖区地图,不难发现,公园处于城市核心,紧邻贵阳市行政中心和几大楼盘,是人口聚集度高、商业价值大的重要地块。这样一块“宝地”用来建湿地公园,有力彰显了观山湖区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先行区的决心。

  “算经济账是‘亏本’的,算生态账却是十分划算的。”据观山湖区公园管理处有关负责人介绍,从2005年启动建设以来,该区陆续投入大量财力、人力用于公园建设,并于2010年12月31日建成并对市民开放,“现在公园已经成为观山湖区的城市‘会客厅’了,到这里逛一逛成为外来游客的必经之旅。”

  自公园对市民开放以后,周末到公园走一走成为罗相英和家人的生活习惯,曾经逛公园等同于短途旅游的经历已经远离,“现在倒是换别人来我们这里逛公园了,尤其是周末和节假日公园里面热闹得很。”罗相英言语间满是对当下生活的满足。

  据统计,除观山湖公园以外,该区还有百花湖森林示范公园、贵阳喀斯特公园、东林公园、小湾河湿地公园、阅山湖湿地公园等多个大型公园,可满足市民亲山、近水、休闲、观光等多样化需求。

  B

  从近处着手:城中小景变为家门口“花园”

  见到杨靖时,他正陪伴父母在恒大新世界文体公园中散步。置身公园中,景观错落有致、色彩层次分明、文体设施随处可见,不远处则是在树木掩映下明亮整齐的居民小区,这样一处闹中取静的“花园”,的确不失为茶余饭后散步的绝佳去处。

  杨靖是一名“老贵阳”,2013年初搬到观山湖区新世界社区入住。“当初选择在这里安家主要是看中小区绿化好,想给父母改善一下居住环境,但没想到后来还规划建设了社区公园,给本就不错的小区环境‘锦上添花’了。”杨靖介绍说。

  据他回忆,“刚搬过来的时候,这个公园还只是一片空地,长满了杂乱的野草。”

  2016年,在贵阳市“千园之城”建设工作中,观山湖区正式将该地块划为社区公园建设用地并于当年年底建成投用。

  “公园以原始山体为依托,将生态和自然融入其中,既修建了园林步道、休闲凉亭供市民游览,又设置了羽毛球场、足球场、极限运动场和儿童游乐场供市民锻炼,是一个集运动休闲观光为一体的体育公园。”新世界社区城管部相关负责人说,“除此之外,社区内还有碧潭苑社区公园、翰临镜社区公园、龙玥苑社区公园等10余个公园,是名副其实的花园社区。”

  “以前没有社区公园的时候,散步就是围着小区道路走,看的风景也仅限于绿化景观,现在住在公园中,天天看美景,爸妈都经常说搬过来住真是太正确了!”谈起社区公园给生活带来的变化,杨靖如是说道。

  在推进“一河百山千园”工作中,观山湖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以大生态战略为指引,按照“一园一特”“多园多彩”的要求科学规划设计,采取EPC模式、PPP模式和企业全额出资等多种模式筹集资金,并多次召开公园建设专题会,及时解决公园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难题,同时强化氛围营造,引导广大市民支持、参与公园建设管理,有序推进辖区公园建设。据统计,计划到今年底,全区将累计建成各类公园182个,让市民真正体验到“开门见绿,就近见园”,畅享“绿色福利”。

  C

  从广处铺展:城市小区所到之处皆绿意

  家住观山社区景怡苑小区的王女士已年近半百,1992年参加工作来到这里时,她还处于20岁出头的花样年华。“我和老公结婚后住在单位职工宿舍,位于现在的金阳南路与金清大道交界处那一带,”据王女士回忆,“当时,新区还处于未开发状态,连基本的衣食住行都不能完全满足,哪还敢奢望什么绿化环境。”

  新区启动建设后,王女士家门口以前归属于金华农场的大片苹果园和荒山,建起了宽阔的大道和住宅区,大道旁又修建了方便市民休闲的绿化小广场,路两边种上了行道树和宽达几十米的绿化带,“十多年过去,以前的小树都长成郁郁葱葱的大树了,陪女儿骑自行车穿梭在自行车道上,感觉就像在游森林公园一样。”王女士说。

  据观山湖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管理处有关负责人介绍,新区建设初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同步实施,密植的树木、花草为后阶段的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大量的绿化资源。

  历经12年努力,至2012年,新区城市绿化系统绿带纵横交错,城区主次干道、绿化广场、公园景观、社区、住宅小区均融入城市绿化系统中,形成了一路一景的园林景观体系。其中,中心广场、小区绿化建设遵循生态园林形式,绿化林木采用阵列式与自然式相结合,达到连续、美化效果。绿化带建设则采用组团式、色块式相结合的设计手法,并配以新颖的艺术绿化造型,达到处处有景的艺术效果。

  观山湖区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全面启动全国生态文明城市先行区建设,城市绿化的发展进程也得以快速推进。通过实施城区道路绿化、立体绿化和小区绿化,推进城市公园、湿地公园建设,全区公共绿地面积从2012年的170万平方米增加到2018年的225余万平方米,平均每年新增绿地面积近10万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3.26%,森林覆盖率达45.06%,当初的“荒山野岭”上一座生态园林新城已然崛起。

  “持续的城市绿化建设,使山林、公园与城市公共绿地形成整体统一的城市‘绿肺’,改善了城市空气质量、创造了优美的空间环境、提高了居住条件水平,也为城市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优势。”观山湖区生态文明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说,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观山湖区亮丽的城市品牌,在激发和拉动相关业态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助推观山湖区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改善双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编辑:杨赓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