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记忆”老照片展 10万人体味乡愁
青苔、石板路、斑驳老墙的故乡记忆;大运河上摇橹号子的故道遗址……那些承载着时光的记忆,让人看得见历史,留得住乡愁。大年初四,人头攒动的通州运河文化庙会上,首次展出的“通州记忆”展让不少游客特别是“老通州”们驻足良久,回味绵长。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此次的老照片展开展四天以来,已有超过10万人次驻足观展。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首次“通州记忆”老照片展展出的150余幅历史老照片中,有通州古城早已消逝不见的代表建筑,也有存留至今但已发生变化的历史遗存。
整个展览的照片是按照年代先后进行排序,分为1860年到1900年,1900年至1949年、1949年至1960年、古城新貌四个部分。其中,第一时间段的老照片有通州塔、永通桥等;第二时间段的老照片有潞河书院组图、张家湾城门、20世纪20年代通惠河大通桥漕运码头遗址、通州旧城南门等;第三时间段的老照片有新中国成立后通州城区老照片、反映当时农业生产和水利灌溉等内容的图像资料;展览第四部分“古城新貌”则包含了通州的大运河现貌,正在建设中的商务中心等照片。展览内容涉及通州建筑、水利、民俗、宗教、教育等多个方面。不少游客不由自主地拿手机拍下这些难得的记忆。
本次展览的执行人王威向北青报记者透露,自从大年初一开展以来,平均每天都能接待2万余人次的市民驻足观展。“展览举办四天时间,目前已经有超过10万人次前来参观。”
看点
忆乡愁:似又听见船工号子声
北青报记者在现场看到,老照片的时间轴将不少老通州人瞬间拉回到儿时的场景。年过八旬的常奶奶在观展中面对着一张旧时“漕运码头”的老照片告诉北青报记者,她从小就在通州运河边长大,小时候出行都需要坐船往返,一毛钱一趟,看到这张运河照片感觉特别亲切,照片里的场景都是自己记忆里儿时通州的样子。“小时候有时候坐船还能时不时听到船工唱起的号子声……听说现在要保护大运河文化带,要修复运河沿岸古码头、恢复北运河古道,希望不久的将来能再次看到摇橹运河上的场景。”
忆母校:背诵60年前送母校诗句
73岁的管振义老人指着“潞河书院”的照片说,1958年他曾在潞河中学上了半年初中。潞河中学历史悠久,非常有名,无论建筑规模还是师资都是非常好的,那时上潞河中学也非常难,天津、河北的学生都争着考。 “虽然我只在潞河中学上了半年初中,但给我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当时上课的场景仍记忆犹新。我中学毕业的作文就写的是我的母校潞河中学,‘红楼钟声悠耳边,潞河湖边话凯旋。桃林本是莺儿语,看时春气唤不还’……虽然过去60年了,还能想起当时给母校写的四句诗。”
忆古塔:想起古塔上那棵老榆树
“通州塔是通州的地标建筑,我拍了近十年。未来这儿将打造‘三庙一塔’景区,希望我能够继续用我的镜头记录下通州塔的未来。”脖子上挂着单反相机、今年57岁的任恒昌对着1860年时的通州塔告诉北青报记者,他是一名摄影爱好者,在过去的十年中,他拍摄了很多照片来记录通州的变化。“我自己就是通州人,通州塔一直都是通州的标志性建筑,从小我们就在塔下玩耍。当时塔上还长着一棵榆树,塔周围都住着居民,还有一些存储冰块的冰窖。现在老榆树从塔上移下来了,周边的环境也变了。”
对话
潞河书院等旧照首次公开展览
对话人:通州区文化委主任王立生
北青报:通州运河庙会中首次增加“通州记忆”展初衷何在?
王立生:通州运河庙会已经举办了五年,特别是今年市级机关入驻了副中心,在筹备庙会时就特别注重文化的味道,因此重点增加了“通州记忆”老照片展等内容。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展览给大家留下一个记忆的符号,唤起市民的乡愁,通过让市民们回味过去,增加对这座城市的城市记忆。《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6年-2035年)》中提出要打造人文城市,建设高品质的城市副中心。这个展览可谓是“三味展览”,即要突出年味儿、通州味儿和大运河的文化味儿。
北青报:“通州记忆”老照片展从何时开始筹备?这些珍贵的照片是怎样筹集来的?
王立生:从2018年下半年就开始筹备“通州记忆”老照片展,这些老照片来之不易,其中照片时间跨度从1860年到上世纪60年代,达上百年之久。是从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以及民间搜集而来的。最终从三四百张照片中选定其中的一百余幅展出,其中很多老照片都是首次公开展出,比如 1860年西方记者拍摄的通州塔照片、抗日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和李德全女士举办婚礼的照片,以及潞河书院的旧照等有意义的照片。
同时,展览还设有30多张反映城市副中心新貌的照片。旧的老照片可以勾起大家的乡愁记忆,新照片也能够让大家充分感受到通州百余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展现出新通州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建设城市副中心的历史担当。
北青报:今年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通州还有哪些举措?
王立生:目前,通州不可移动的文物有236处,下一步将认真保护好这些老祖宗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加大修缮保护的力度,让珍贵的文化遗产代代相传。未来还将积极挖掘大运河背后的故事,创造出更多以运河文化为基础的文化作品,比如运河文化丛书,以及反映运河文化的音乐剧、歌舞剧等。
编辑:杨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