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慢脚步细品苏州园林意境

2019-02-13 09:39:49    作者:唐骅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浏览次数:

        早知苏州园林闻名遐迩,一直未亲身体验其中的乐趣。时值2018年岁末冬至,京城一片萧瑟,我来到江南,走进一处神往已久的别样世界。

        说起来,有关苏州园林的基本知识早已了然于胸。这次前去,就想按图索骥,感受一点别样的情怀。

        苏州古典园林始于春秋,成熟于宋代,于明清达到鼎盛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目前,苏州园林保存完好的有60余处,对外开放的有19处。此次虽只看了几处,但感触颇多。

        中国古代哲学观把自然和人看作统一的整体。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师法自然始终是历代文人的不懈追求。

        苏州园林讲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具体体现。历代造园者在咫尺空间内精心布局,点石成金。在模拟自然山水的过程中,抒发借景抒情、借物言志的人文情怀,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经世不朽的名作。

        从造园手法看,作为住宅与园林的混合体,高堂华屋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堆土造亭,挖池建榭也是基本的步骤。但是更多的精细之处是把山石、花卉、茂林、修竹巧妙地搭配起来,形成赏心悦目的视觉效果。

        正如叶圣陶在《苏州园林》一文中所说:“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成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里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苏州园林在造园过程中有一系列的基本手法,如借景、对景、框景、隔景等。这些手法可以产生不同的审美效果。

        “隔则深,畅则浅”是造园的基本原则,可以让有限的空间产生丰富的层次感。

        山石、修竹、粉墙不仅可以阻断人的视线,也可以为游人平添几分乐趣。以狮子林为例,那千奇百怪的太湖石让人生出无尽想象。其布局更如迷宫一般,不仅延缓了游客的逗留时间,使其静下心来,慢慢欣赏,还可以使园内呈现步移景异、曲径通幽的效果。白居易所说“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在这里触目皆是。

        说起框景,这里也是随处可见。那游廊的粉墙上开有许多花窗,其形状有梅花,有石榴,还有一些吉祥符号。隔窗望去,宛如一幅幅清新亮丽的图画,毫无闭塞之感。

        至于借景,应该是造园时就考虑的问题。作为尺度较小的家宅别院,苏州园林的背景大多为园内自身的亭台楼阁、假山古树。即使延伸到园外,其建筑的色彩和风格也十分统一。我特别注意到,苏州市在城市规划中注意维持苏州园林的整体性,园林周围见不到破坏天际线的高大建筑。

        如果进一步探究苏州园林的特点,我觉得用一个“真”字即可概括。徜徉于园林之中,常常见到门楣上刻有“真趣”“真意”等字样。

        我理解“真”的意思,首先就是师法自然。造园者努力再现真实的自然景观,而尽量减少人为的加工和干预。

        西方园林在造园中,强调人的意志和秩序。如大面积草坪、修建过的绿篱、喷泉以及对称式的布局等。而中国园林对自然则采取较为柔顺的态度,更强调自然的肌理和形态。如对太湖石的标准讲究“漏瘦皱透”,对跌水讲究蜿蜒自然,对古树讲究盘根错节,倚势而植。注重园林中非对称的布局和天然的情趣。

        另一方面,“真”是指真性情,指返璞归真,追求自由的意志和人生的乐趣。

        晋陶渊明在《饮酒》诗中写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不难看出,陶渊明所描述的生活环境和心理状态,所谓“真意”,正是历代文人梦寐以求的理想,也是苏州园林造园者追求的最高境界。造园者通常把建筑、山石、植物、水体和楹联字画巧妙结合在一起,创造一种特殊的意境,体现着古代文人对自然的感悟和对宇宙人生的思考。

        网师园里的“殿春簃”是一处匠心独运的景致。三扇后窗外分别栽种着芭蕉、竹子和蜡梅,象征夏秋冬3个季节。而门匾上的“殿春”二字指春末开花的芍药花(也称殿春花),合在一起,暗含四季。可谓自然与人文的巧妙结合。大厅两侧的对联:“巢安翡翠春云暖,窗护芭蕉夜雨凉”则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了对自然万物的关爱。

        还有一个好去处是留园的“闻木樨香轩”。此轩临水而建,是著名的赏秋之所。周围遍植桂花(木樨),取晦堂禅师启发黄庭坚闻桂香而悟禅道的故事。言禅道如同木樨花香,虽不可见,但上下四方无不弥漫,所以无隐。在此闻桂赏月,别有一种超脱旷达、娴静悠远的心灵感悟。

        “与谁同坐轩”是拙政园内一处平淡无奇的扇形轩,却因苏轼著名词句“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而名声大噪,还有人演绎出什么思夫不归的怨妇故事。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苏轼词中“心怀高远,孤芳自赏”的心境与现实中很多人的心理状态高度契合。“人性通古今”,此言不妄也。

        人们常说,形象大于思想。同一对象,在不同人眼中,所领悟的东西大不相同。赏园何尝不是如此。

        走马观花,苏州园林无非都是些亭台楼榭、假山古木、曲水山花。仔细看,则看出许多不同的门道。有的精巧细致,有的开阔疏朗,有的古朴隽永。及至配上诗文字画,那些亭轩小筑,更是别有一番韵味和风采。

        欣赏苏州园林,最佳的心态应该是放慢脚步,细细品味。心怀名利场,一身烟火气是很难领略其中的精妙之处和审美价值的。

        时至今日,苏州园林这一古老的瑰宝默默矗立在那里,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脉和中国人的精神特质,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激发我们为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感到由衷的自豪。

编辑:杨赓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建筑师童明:江南园林的基础已经不复存在

  《东南园墅》是我国第一代建筑学家童寯横跨50年时间完成的一部英文著作。1983年,他在临终之际,在病榻上亲手校订完稿。【详细】

苏州古典园林保护管理20周年成果展开展

  让古老园林绽放青春华彩,让凝固建筑传播中国影响。为纪念苏州古典园林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周年,由中共苏州市委市级机关工作委员会、中共苏州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和苏州市园林绿化管理局共同主办的【详细】

环秀山庄——精妙之园

小蚂哥郑重建议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有机会都要到环秀山庄看看,这期我们就聊聊环秀山庄为什么值得一看【详细】

沧浪亭——内外皆园

其实早就想写沧浪亭了,但一直所限于所学,手上的资料也不够丰富,迟迟不能下笔。沧浪亭中的文化积淀,背景故事,楹联任何一块拿出来都够写本书了。不过肩负着着普及景观,提升大众审美的责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