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级城市群轮廓显 大湾区规划让港澳融入国家发展

2019-02-19 11:11:24    作者:冯芸清 王玉凤 董鑫     来源:第一财经     浏览次数:

  一个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轮廓正在浮现。

  这是一个覆盖香港、澳门以及珠三角九城市,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超7000万人,经济总量超10万亿元的经济区。昨天,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下称《纲要》),目标是到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粤港澳合作更加深入广泛,区域内生发展动力进一步提升,发展活力充沛、创新能力突出、产业结构优化、要素流动顺畅、生态环境优美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框架基本形成。

  广东省社科院区域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丁力对第一财经记者称,从整个规划来看,里面有个非常清晰的逻辑:支持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包括三地融合以及在融合基础上共建合作平台、完成几项重大任务,如建成国家创新高地、建设优质生活圈、为‘一带一路’提供支持等。”

  区域发展新时代

  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地区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特点,规模经济效应开始显现,基础设施密度和网络化程度全面提升,创新要素快速集聚,新的主导产业快速发展,要推动这些地区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4.930, 0.01, 0.20%)。

  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区域发展战略逐步清晰,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区域战略中唯一一个涉及到不同体制的区域,协调难度相对较大。但同时该区域也是极具活力和创新力的区域,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必将为我国区域的协同发展探索出宝贵的经验财富,毫无疑问,市场将在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建设中起主导作用。

  国新未来科学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徐光瑞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称,从宏观角度来看,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的发布,意味着我国对内三大区域发展战略的正式形成,即北部的京津冀协同发展、中部的长江经济带发展和南部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对外的“一带一路”建设共同形成我国的四大区域发展战略。此次《纲要》与《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不仅是所在区域各地区未来发展的重要指引,其中的大都市圈和重要城市群也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支撑力量。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新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曹钟雄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称,未来对于粤港澳等区域一体化而言,一是要建立协同创新的机制,在政府层面,需要加强对创新科技的规划和资源的统筹力度;二是要建立共识,不能单纯地单打独斗,要以湾区为中心和大局。此外,在企业层面,也需要突破目前很多制约创新要素流动以及相关科研的体制机制,真正做到协同创新。

  对于此次《纲要》,广东省社科院国际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邓江年认为亮点突出。主要表现在:作为一个整体规划,在解决多个城市之间的障碍方面做出了一系列的制度安排;突出科技引领作用,把大湾区的发展路径由要素驱动转为创新驱动;重视港澳的作用,融入国家发展的战略大局,着力解决目前存在的产业合作等方面的问题,充分发挥港澳的优势,提高国际综合竞争力。

  今年1月,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张晓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国家的发展已迈入新时代,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在这个新时代、新阶段,港澳仍然有其特殊的地位,仍然有许多不可替代的优势,仍然可以大有作为。

  张晓明举例称,在金融方面,香港作为全球最大离岸人民币中心,未来可以继续助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内地金融开放与改革需要继续借鉴香港经验、与香港合作,“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就是很好的先例,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的互联互通,推动内地资本市场与香港接轨、协同发展。

  内部分工协作明确

  粤港澳大湾区未来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城市为区域发展核心引擎,内部有分工也有协作。

  《纲要》提出,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继续发挥比较优势做优做强,增强对周边区域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纲要》还明确了这四大中心城市的定位与发展方向:

  香港。巩固和提升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强化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及风险管理中心功能,推动金融、商贸、物流、专业服务等向高端高增值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创新及科技事业,培育新兴产业,建设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国际大都会。

  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打造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

  广州。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引领作用,全面增强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培育提升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着力建设国际大都市。

  深圳。发挥作为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引领作用,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努力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

  广东省政府参事、广东省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陈鸿宇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称,多核、多圈、叠合、共生,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常态,港澳广深四大城市共同构成网络化的空间格局,每个城市本身现有的优势、发挥的功能就是互补的态势,并非中央政府凭空通过行政手段来强硬划分。

  “既然是内生的优势和未来的发展所确定的,那么就有条件有底气去实现这个定位。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中央提的是极点带动和轴带支撑,四个层面是个整体,最终会形成网络化的城市体系,所以城与城、城与乡之间都要融合。”陈鸿宇说。

  不过,与此前普遍称“广深港澳”有所不同的是,《纲要》将四个城市的先后顺序做了调整——“港澳广深”。

  丁力表示,支持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是大湾区最重要的政治使命,因此港澳的重要性超过广深。这一点在《纲要》里也有体现,比如把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对接起来,二者结合起来走向国际市场,这里面服务业具有更强的主导性。

  “广东应该有这样一种担当与胸怀——港澳之痛就是大湾区发展之重。港澳的长期繁荣稳定是第一位的,然后才是区域的合作与发展,如果单从区域的层面,四大城市很难分出高下。”丁力说。

编辑:杨赓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