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生态城 打造智慧城市试点样板
近日,天津生态城确定了《智慧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将在“1+3+N”的框架体系下,到2020年将天津生态城建设成为全国智慧城市的试点样板。
打破“数据壁垒”是目前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智慧大脑”的核心。在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中,水、电、气、交通、公安、医疗、教育、房屋、环保、人口等数据,分别被不同的部门所掌握和占有,难以充分整合和共享,从而影响了智慧城市的建设。
对此,天津生态城建立了统一的通信基础网络、公共数据中心、视频监控平台等,努力打破智慧城市建设中难以消除的“数据壁垒”与信息孤岛,实现城市信息的共建共享与综合应用。在此基础上,生态城将现有数据再次进行优化整合,建立智慧城市运营中心,实现对城市运行的实时感知、智慧分析和应急调度。
智慧城市运营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后,可同时运行42个管理系统,汇集11大类业务数亿条数据,实时监控城市动态,实现城市管理的实时调度。作为智慧城市运行管理的“大脑”,智慧城市运营中心可实时接入生态城各单位的业务系统和运行数据,包括市政、市容、交通、安全、能源、环境等,通过各部门数据联动,建立区域事件监测体系,监控事件发展,监督事件处置,实现生态城范围内事件综合态势一张图。
健全用户移动应用平台,完善居民服务APP。在生态城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居民移动应用平台将着重发挥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以现代识别技术、移动终端APP作为通联载体,将居民与智慧设施、智慧系统连接起来,实现用户对所有智慧系统的统一登录。二是用区内统一的居民服务APP覆盖智慧公交、智慧停车、友善绿人(老人孩子有更充裕的时间过街)、电子居民中心、图书借阅、社区服务、垃圾积分兑换等多种智慧应用,实现对所有智慧应用的统一使用。
清晨上班,不用再急匆匆地赶公交,可以一边吃早餐一边通过居民APP关注公交车到站信息,然后从容出门准时踏上智能无人公交车;也不用为道路拥堵而担心,通过电梯里的显示屏就可以了解路况信息,提前规划出行线路;下班回家,在路上动动手指就可以操控家里的智能家居;想宅在家里,下楼就可以通过无人售货车购买生活用品;周末去图书馆,机器人推荐热门书籍;生病了,家庭医生远程诊疗,提供治疗方案;家里所需的水、电、气、热,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就能完成缴费……医、食、住、行、乐,这些场景的智慧体验已经不再停留在想象层面,按照《方案》,“智慧”场景和“智慧”应用将随处可见。
按照《方案》,天津生态城还将与华为、太极、神州数码、国网天津电力公司、深兰科技、海量大数据、浪潮集团、阿里巴巴、京东等企业进行深度合作,推动智能产业发展,为产业赋能。在“1+3+N”整体构架下,天津生态城在不断完善智慧城市基础支撑的同时,借鉴生态城市建设经验,逐步探索建立生态城智慧城市指标体系,计划于2020年形成成熟的可以复制推广的智慧城市建设标准,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依据和参考。
编辑:杨赓
相关阅读
城市如何与自然共舞?
多年来持续关注生态环境保护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林科院教授杨忠岐,过去一年来一直在山地林间开展调研,利用自己多年来做森林研究的专业背景和大量下基层调研收集上来的一手数据提出具体建议,希望生态建设为老百姓【详细】
厦门:为高颜值生态花园之城“护绿添彩”
春回大地,万物勃发。我市园林绿化部门牢固树立【详细】
青岛将建成生态智慧型城市地标性区域
20日,总投资1000亿元的青岛海洋活力区在西海岸新区奠基,其中首开区项目总投资120亿元。活力区重点培育海洋科技、海洋信息、海洋商贸、海洋金融、海洋资源等总部服务型新兴经济产业,引进各类企业总部100家以上,【详细】
智慧城市建设要注重人本、个性、安全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城镇化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不论城镇化发展的年增长率还是城镇人口总量,我国都已经居于世界前列,城市承载越来越多的人口,城市管理愈加重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