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理念的中外碰撞

2019-04-03 10:08:58         来源:扬子晚报     浏览次数:

  主讲嘉宾

  主讲人:方益萍

  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城市研究与规划系

  方益萍,来自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城市研究与规划系老师。出国已十多年,先在美国待了一些年,又在荷兰待了四年,最后又回到美国。方益萍老师自述在中国接受了最原始的教育,之后又接触了许多外国文化,她特别想谈谈自己在规划界经历过的中美或中荷在规划理念上不同的地方。          

  精彩观点

  中美两国的城市经济发展体制十分不同,美国的城市建设开发完全由市场来指挥,如果市场没有投资意愿,即使政府扩大城市增长边界,新的用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会是空置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市场在任何时候都希望进行更多的开发。对开发商而言,有开发就能挣钱,但对一些社会组织来说情况就不一样了。

  我在研究中国城市发展时注意到城市人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因素。人口和用地有一定的联系,所以每个城市都会预测未来有多少人口。但如果从规划的文件上去看一些人口和城市,你会发现,中国的城市人口预测精确度非常低。

  在出国学习的过程中,我感悟最深的还是Equity——公平。尤其最近几年, Equity是一个被频繁讨论的问题。

  城市扩张用地其实需要多方的磨合

  我就职于波特兰州立大学规划系,平时会举办一些关于中国的讲座。我在这一职位上的工作以中国的城市化研究为主,我想谈一谈中国城市规划领域里具争论的几个问题,以及自己的一些反思,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示。

  波特兰的大都市区有大约三百万人口,除了区内最大的核心波特兰市外还包括其余25个小城市。政府希望这二十多个城市间能协调发展,共同保护周围的绿地。地图上的绿地分为浅绿色和深绿色两种:深绿色的是预留农田,也就是说在未来五十年以内,这个地方一直是农田;至于浅绿色的地方,如果未来五十年内要扩大城市增长边界的话,这些地方就会被用作城市建设用地。之所以要确定这五十年的发展过程,是为了使将来的城市发展具有一定的确定性。如果深绿色农田的土地所有者知道他未来五十年都要种粮食,就会有足够的信心去投资,如此一来这二十多个城市就能相对协调地保护农田,配合城市开发用地。

  如果现存的用地能够满足未来二十年的需求,就再等六年,但若实行六年的计划后发现用地不够,就会在各个方面、各个组织进行协调,决定将来在哪些地方扩张用地。但扩张用地其实需要多方的磨合,比如在这块地方,你可以看到线状的建筑很少,而且已经被划在城市增长边界以内,但这些建筑在2015年被划进用地后,当地人并不是很愿意进入用地,他们在讨论要不要退出城市增长边界。

  许多从国内来的访问学者经常问:能不能去看一看城市增长边界?有没有打桩?那个桩是什么样子的?其实城市增长边界目前主要还是依靠图纸进行控制,能够在现场看见的是比较极致的一种增长边界的状况,即城市的建设用地在一边,农田在另一边。但这一体系能否在中国使用仍存在很大的问题。

  城市人口是决定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

  上海城市增长边界的变化图很能说明问题,我们可以看到, 2000年到2010年,上海的城市用地扩张速度非常快。

  中美两国的城市经济发展体制十分不同,美国的城市建设开发完全由市场来指挥,如果市场没有投资意愿,即使政府扩大城市增长边界,新的用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会是空置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市场在任何时候都希望进行更多的开发。对开发商而言,有开发就能挣钱,但对一些社会组织来说情况就不一样了。例如美国1975年成立的一个叫作“俄勒冈1000个朋友”的组织,其主要目的是保护农田、保护森林。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政府要协调市场和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

  我在研究中国城市发展时注意到城市人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因素。人口和用地有一定的联系,所以每个城市都会预测未来有多少人口。但如果从规划的文件上去看一些人口和城市,你会发现,中国的城市人口预测精确度非常低。

  我们系里有一个俄勒冈人口研究中心,它每年都要按年龄和性别分类估算州和县一级的人口,并将这一总人口预测值提供给州、市政府和一些组织部门用来划拨经费、提供资金制定规划,规划应与人口紧密相连。俄勒冈人口研究中心进行人口估计的方式与中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他们统计常住人口及居住超过六个月的人口,使用各级政府的统计数据以及人口估算中的数据。

  人口的变化基本上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然增长,一种是机械增长。自然增长指生的人口减去死的人口;机械增长指流动人口,即后来搬过来的人口。俄勒冈人口研究中心在进行估计时,以人口的出生登记、死亡登记作为自然增长的变化根据。至于机械增长的根据,则通过对学生注册、雇佣人口、劳动力人口,缴纳的所得税以及驾照注册等数据进行回归研究,以预测流动人口的数量变化。波特兰在最近十年,基本保持着每年4%的人口增长,较之美国是一个人口增长速度非常快的城市。但令我惊讶的是,他们人口预测的误差非常小。

  2004年预测的2010年人口是384万, 2010年的真实人口是383万,误差只有0.33%。所以我询问了他们的研究方法——利用2010年和200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根据出生、死亡来预测其人口的变化。

  城市发展的公平更多的应是机会的公平

  在出国学习的过程中,我感悟最深的还是Equity——公平。尤其最近几年, Equity是一个被频繁讨论的问题。

  关于贫富不均这一现象,根据我在荷兰和美国的生活经历,我发现大家对于“人为什么会变穷,为什么有人是穷人”这一问题的认识非常不同。一部分人说:“哎呀,人不努力就会穷,如果他努力了他就富有了”。还有人认为:“人变穷是因为运气不好,可能是社会制度的某些原因导致他无法接触好的机会。”不同国家的人之所以会对这一问题有不同的想法,主要是因为国家政策的不同。

  荷兰人认为穷更多地是一个运气问题,因此荷兰政府会制定一些高税收的政策,政府可以重新分配税收,因此穷人会得到更高的福利。低收入国家认为不努力的人不应该多得,所以实行低税收政策。与美国相比,荷兰的社会福利更高。在荷兰每个人都有医疗保险,但在美国,医疗保险还是一个每届政府不停争论的问题。因此在公平这一问题上,更多的应是机会的公平,不是给所有人平等的东西,而是保证每个人都能平等地享受各种各样的权利。

  这是一个心理学的研究,我认为杨六琴老师应该很熟悉。她提到人和动物一样,都会厌恶不平等,尤其是当自己不利的时候。为什么这个小孩会哭?因为别的小孩有糖果但他没有,他会厌恶不平等。

  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把十颗糖分给两个小朋友,其中一个小朋友在自己拿到八块,对方拿到两块时,拒绝了这种分配方式,也就是说在对自己有利的情况下他也会选择拒绝。这一现象并不常见。

  心理学家们在不同的国家进行了相同的实验,他们发现在加拿大和美国存在这一现象。这说明厌恶不平等的观念并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发展的,也就是说在后天的教育或环境的影响下,人会产生这种即便是在自己有利的情况下也会拒绝不平等的观念,因此我认为通过社会教育来改善这一现象是有希望的。在教育的过程中,什么样的教育方式能使所有人都得到公平的机会。

  至于种族问题,这可能与美国的历史有关。美国存在很多种族歧视的现象,虽然如今已经消除了部分种族偏见,但由于历史的沉淀,这种偏见其实仍然存在。

  我在波特兰待了很久,看到无家可归的人和开着豪车、住着别墅的人共同存在。我认为,社会的不公平存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

  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当今不平等现象很多是由政策所导致的。虽然政策早已根深蒂固,但我仍希望能通过教育让那些得意的人意识到这样的政策是不公平的,是不应该持续的。如此一来,未来社会才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社会还需要更多的人站出来,从头开始,一点一滴地改变这种现象。

编辑:杨赓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何兴华:人居实践视野中的小城镇规划新思维

  2018年11月25日下午,2018规划年会专题会议十二【详细】

共建世界级城市群 推动大湾区一体化发展

今年3月刚当选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的林建岳,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着浓厚的感情。【详细】

城市规划师:乡村的美好取决于用什么方式去发现

城市规划师:乡村的美好取决于用什么方式去发现

一间五平米见方的办公室里,除了办公桌、电脑和装满建筑设计书籍的书架,最引人注目的是大大小小的绿色植物。11月的成都阴冷潮湿,这些绿植让城市规划师王洋洋的办公室有了温度和活力,正如他的田园梦在慢慢生长。【详细】

未来的规划师怎么借力城市大脑

从“三通一平”(通水、通电、通路、土地平整)到围绕路、水、电、暖、气等的“十通一平”,过去这些年,城市基础设施总架构经历了不少物质型跨越,而现在,要迎来第一个非物质基础设施,这就是城市大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