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秋林:新时代人居环境建设的挑战与风景园林的使命
3月23日上午,第九届园冶高峰论坛分论坛“城市设计与人居环境国际论坛”召开。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副教授廖秋林发表演讲时提出,风景园林从业者在新形势下,要不断升级目标理念,抓住规划体制的结构性转型机遇,重塑空间理念,保护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保证空间正义。
▲廖秋林在城市设计与人居环境国际论坛演讲
新时代人居环境建设的挑战
风景园林行业正面临着新挑战。第一个挑战是目标理念的不断升级。如今的城市和人居环境建设中,开始强调自然保护、生态空间保护。还出现了“美好生活城市”“宜居城市”等概念。以前城市满足基本生活生产等功能要求就行了,但现在对美好生活的理解不一样了。上世纪90年代,中国很多风景园林工作者到新加坡考察,新加坡到现在都是中国学习的榜样。
这几年,住建部还提出了打造“高品质城市”。另外,乡村振兴、智慧城市等新话题,都是对新人居环境的理解,希望人居环境越做越好。高品质城市、宜居城市、生态、自然,都跟风景园林密切相关,应该怎么去做?
第二个挑战是规划体制的结构性转型,从去年开始,实行“多规合一”,确立国土空间体系规划,新成立了自然资源部,把住建部管理城市规划的职能转到了自然资源部,实现了权力转换。风景名胜区管理则划归了林业部门。前段时间,专门召开会议进行关于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历史回顾,提出很多问题。城乡规划学科2011年升为一级学科,但是七年后,这个学科面临着新的规划体制的严峻挑战。如何应对新形势下的规划体制,避免话语权的失语和专业实践的边缘化,也是一个严重挑战。
事实上,风景园林作为人居环境的一个重要分支,回头看看风景园林行业从业者的工作,他们一直从事着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在风景园林专业学科领域里,最擅长的还是尊重自然,认识自然和社会之间的密切关系。
新形势之下,在人居环境建设里,尤其最有代表性的规划领域里,首先还是保护自然,第二是妙造自然,第三是创造美好生活。特别是一直强调集真善美于一体的人居环境里,更要(让自然)起到引领新时代人居环境建设的作用。原来规划体制是为人服务的,所有的城市都是满足人类的各种功能,自然是处于压制的状态,(现在需要改变)。
风景园林领域里,从功能到审美,到所有的道德伦理关系,都对自然是很尊重的。美国的人居建设,从西雅图到华盛顿、纽约,从西海岸到东海岸,每个城市除了市中心以外,外面都是绿色住区。搞城乡规划的都知道,它有三个典型模式。一个叫奥姆斯特德,19世纪末的美国或者英国,都是这种模式。20世纪中期提出的马里兰绿带城,可以通过最短距离接触自然。另外就是雷德伯恩体系,也是和自然结合在一起,在满足社区交往关系之外有绿色空间体系。在西方国家的城市里面,最基本的建设都运用这三大模式。但中国还不是这样的。
▲西方城市绿色住区三大模式
人居环境建设跟风景园林离不开关系,特别是处理城市住区和人的关系时,风景园林占非常重要的位置。美国城市的住区里,留了大量绿色空间。这种是不是美好居住生活的典型代表呢?值得我们思考。围绕三个模式规划、设计住区布局,外国可以实现,为什么中国不能实现呢?中国人口多、城市人口密度大,就是理由吗?值得深思。
风景园林从业者的新使命
从国外的情况可以看出,中国的风景园林从业者还有很多事情去做。保护自然也好,创造美好生活、人居环境也好,引领人居环境建设也好,都有具体的任务值得去做。
首先,价值观转变。原来的城市规划,基本价值观是人类中心主义,但是根据国家形势变化,特别是把权力交给自然资源部以后,说明以后的人居环境建设目标,不再是满足人类功能基本需求了,而是转为自然生态主义中心的价值观。中国这些年的城市规划里一般做法是在绿地占30%,城市建设用地占70%。而雄安新区的绿地占70%,城市建设用地占30%。为什么发生了这么重大的变化?就是因为国家这几年一直提倡生态文明建设,要先保护好一个区域里的自然环境。它标志着中国规划价值观的重要转变,不再是以人为中心,而是倡导新的价值观,即自然中心主义。
第二,重塑空间理念,也就是空间正义。中国城市建设里,这方面的问题非常重要。过去总是把土地买下来,拆迁户安排到城里,造成什么结果呢?穷人永远为富人打工。你没有土地,就什么都没有了。规划过程中忽视了空间公平和公正,导致一些百姓流离失所,造成新的社会问题。当今的人居环境建设,深层的社会关系如何处理?也是当下值得做的事情。
另外,积极参与国土空间架构体系构建。国土空间规划里,基本不认可城乡规划、风景园林或建筑学的老一套。进行新的国土空间规划,按传统模式去做的风景园林、城乡规划工作者会面临失业。不能在规划体系制订时早点参与,是不行的。
要探索自然城市、自然生态空间的保护体系。雄安新区就是这样。保护自然生态空间方面,还要做很多基础研究工作。城市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模式也值得探讨。城市发展与自然处在什么状态下才是正常水平?值得研究还有绿色基础设施。城市里的森林、绿地、湿地、自然保留地,如何组成核心体系,又如何发挥好生态作用?也没有标准答案。还有绿色美好生活的宜居住区。园林的概念是不断变化的。以前大家吃饱就行了,现在不行了,希望生活更美好一些。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样也会影响到风景园林从业者的工作。
湖南资兴市的规划实践探索
这是这几年在湖南做的项目,位于县级工业城市资兴市。做这个项目时,首先考虑的是城市发展以后,景观变化对生物造成什么影响?在这个基础之上制订生态网络规划,作为绿色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有湿地资源保护规划。湿地也是绿色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发展中,如何为这些重要的资源留下空间,为后来的城市发展奠定基础,需要作出相关的讨论。水系怎么连,湿地怎么连,才能构成合理的湿地资源系统?由此又作了绿道系统规划。
资兴市隶属于湖南郴州市,在国家大动脉京广铁路边,处于五岭地区,主要是丘陵、山地,城市和周边市县连成了城市走廊。东边有个著名的东江湖,是很大的低温水库,水质非常好。水一直流到湘江,到洞庭湖,最后到长江。
解决城市景观发展以后,是不是要保护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的、遗传的、生态系统的,以及景观水源多样性。要弄懂一个问题,景观变化以后,对植物、动物的遗传多样性有没有影响,影响有多大?调整连通以后,景观格局发生了变化,有水体,有大量的湿地。
▲资兴市景观格局情景对生物遗传多样性影响
对比景观水平景观指数,斑块密度2018年达到6.7,说明景观破碎化越来越严重,原来很好的城乡发展破碎化了。最大斑块指数,从27下降到了24。
我们以大白鹭进行遗传多样性的模拟,设置了500个样本,随机布点在水体旁边。看2003的Fis统计量,近交系数是1.5左右。但是规划的2017年参数已经上升很多,对它的近交影响因子造成很大影响。以后近交系数还会越来越高。Mantel r模拟值,2003年是0.15的水平,200个时代后,变化很大。这说明景观会影响到物种的遗传传播。在这个基础上,还做了东江湖国家湿地公园芦苇遗传多样性影响的模拟,系数是0.15左右,也往上走了,景观对遗传多样性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从土地利用类型以及现状出发,计算景观类型,以生态、湿地资源的原地,划分出10个踏脚石板块。也计算了它的阻力值,最终制定了生态网络规划。在这个基础上重新调整,形成了“三纵三横”的规划布局,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性起到了很大作用。
▲资兴市生态网络规划
城市湿地资源保护规划。湿地资源在当地占非常重要位置,东江有大量的城市湿地、湖泊。融入了城市的排水、管网,构成本体,从而模拟不同状态下连通性对湿地水温水质的影响。有三个对比方案,T1是加入沟通连通,T3是加入低影响设计。低影响设计下,连通水系以后,流量高峰时进流量有明显下降,这个方案对水正流量的影响比较大的。流径的空间也发生变化,水温水质的需氧量影响也是最好的。对污染物的影响设计,也是最优的方案。受低影响设计,加上连通性以后,对城市湿地里面的水质都造成重大影响。以东江湖和这两条河流构成总体保护区域,规划就出来了。保护管控也非常重要,东江湖这一片大的水系占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资兴市城市湿地资源保护规划
还做了一个绿道系统,除满足城市户外出行需求之外,游客到了夏天或者其他季节,可以大量进入东江,一方面能改善城市的生活,另外也和上级绿网绿道体系联通。在人居建设环境中,既要保护自然,也要考虑人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资兴市城市绿道系统规划
梧州苍海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
前面的案例是保护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同时满足人对美好生活需求的规划,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如何保证空间正义?梧州苍海湿地公园规划有超前理念,保留了大量水体。这里有一条河,湖、山、水如何成为一体?而且上面流下来的水质有问题,富营养化的水质条件,会对整个苍海湖造成重大水质风险。所以打算上面建湿地公园,把上游水质处理以后,再流到苍海里。
核心区域做了相关湿地,把片区的水进行了处理,最终留下这个地方。在这里建的城市湿地公园,主要处理两条河流下来的水。当地还有差不多一万农村居民居住。按常规建设的方法,是拆迁把人赶到城里面去。但那里的人不向往城市生活,不愿意走。所以总体规划是利用相关设施,保证他们发展的用地再往前发展,同时把自然的体系和山、水保互好。这是不是一个城市?它不是村庄,也不是城市,但是发挥了城市生态功能作用。
▲梧州苍海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
做城市规划设计项目,如何将保护自然充分落实,是一个重要问题。除了体制变革和要求,需要前瞻性看待规划问题。在体制改革过程中,如何适应新的规划体制,并在其中发挥风景园林的作用,值得从业者深思。
保护自然,不是推翻以前的城市发展目标,而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树立保护自然、以自然为中心的基本价值观。当然,这个过程会非常漫长,需要顶层设计,以及从国家到地方的良好贯彻。相信中国的人居环境建设,经过反复磨合以后会越来越好。
廖秋林,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持、参与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主持、参与广西南宁青秀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湖北鄂州中央生态公园设计、湖南西毛里湖生态恢复规划等项目。
编辑:liqing
相关阅读
江苏扬州:今年实施五大攻坚行动提升城市绿化
城市道路绿化增绿行动。利用今年春季绿化黄金季节,针对城市道路绿化达标率、林荫路覆盖率等指标,全面开展道路绿化增绿提绿补绿,重点对87条道路的行道树“有绿无荫、有景少荫”、绿化品种单一等问题进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错落有致、层次清晰的道路绿化景观【详细】
北京昌平新城东区将打造滨水商业消费新地标
昌平新城东区位于昌平区南邵镇,规划建设用地面积11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2万,围绕打造首都北部消费新地标编织街区控规已获批。未来,昌平新城东区将打造成为京北体验消费示范区、山水宜居典范城区、高水平综合服务承载区和智慧产研创新园区【详细】
南宁园博园举办“礼乐园博·南宁花朝盛典”
活动期间,南宁园博园还举办了汉服新秀大赛、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礼、国风婚礼妆照展示、明制婚礼仪式典礼、六艺游园、书画体验、国风集市等精彩纷呈的活动,同时邀请众多知名国风模特参与表演展示【详细】
成都首届“最美公园”评选结果出炉
据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最美公园”评选范围包括23个区(市)县已建成开放的1514个公园,包括综合公园、口袋公园,还有郊野公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