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时代建筑业迎来转型升级新动能
在“互联网+”时代,各种基于互联网数字技术的商业模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实现了人与人的实时连接。而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不再局限于连接人与人,而是将人与物、物与物连接在一起,并推动万物互联迈向万物智能的“智能+”时代。
“智能+”逐渐与各大产业进行深度融合,为传统行业带来新技术、新模式、新动能的同时,也将倒逼传统行业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商业模式变革,大力改造提升传统行业。“智能+建筑”是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引擎,是实体经济的重要载体。
“智能+建筑”发展趋势分析
借助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建筑”将给建筑业带来一场新的革命。
BIM与物联网融合构筑建筑信息模型。BIM的推广应用为建筑界带来数字革命,为建筑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共享标准信息提供了关键的技术平台,实现了信息的收集、传递、反馈以及三维动态的可视化管理。而物联网作为构建智慧建筑的神经传导系统信息的承载体,通过局域网和互联网让所有物体实现互联互通,全面激活建筑的感知能力并获取实时动态信息。BIM与物联网的深度融合构建完整的建筑信息模型,将为建筑的智慧提供核心的基础支撑。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赋予建筑分析和学习能力。行业正在探索大数据技术从建筑规划、设计、建造到运营的全生命周期的应用。特别是建筑全生命周期内的数据应用及其标准,各类业务从产生、传输、共享、应用并形成完整的数据信息链,建立统一的数据应用模型,实现建筑从规划到运营的全业务和全过程的大数据应用体系。
随着人工智能应用的不断成熟及云计算和大数据等信息基础设施的完善,应用“决策”和“自学习”成为一种可靠能力,支撑着建筑向智慧的深度发展。
“智能+建筑”增强用户体验和应用场景。“智能+建筑”将注重以人为本、以技术创新为手段拓展智慧应用。用“智能+”的思维,进行管理和服务模式的创新,将智慧融入到建筑管理、服务、生活、办公等场景。更加强调将人、建筑、信息融合,提供定制化服务、提高用户智慧体验,为人们提供绿色、健康、舒适、安全和便利的居住与工作环境。
智能分析决策和自我进化能力。“智能+”时代的建筑大数据,不是数据的叠加和集合,更多的是数据有效的集成和数据价值的挖掘。以数据融合驱动业务流程的整合、软硬件资源的整合,使建筑具有智慧大脑并具有基本分析与决策能力。
随着人工智能应用的不断成熟,云计算和大数据等信息基础设施的完善,应用“决策”和“自学习”、“自进化”成为一种可靠能力,并支撑建筑向智慧的深度发展。
“智能+”时代,建筑将加速向智慧建筑发展,基于数据的传递和共享,智慧建筑的智慧化不再局限于运维、管理方面的智能化,而是发展为面向设计、建造、运营、管理和服务全面的智慧化。
智慧建筑是行业的热门话题,目前没有公认的定义,但有一些当今智能建筑不具备的特征。首先,它综合运用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BIM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其次,智慧建筑具备“类生命体”的特征,拥有建筑大脑、智能分析、智能决策、自学习、自适应和交互等能力,是建筑发展的高级阶段。再其次,智慧建筑是面向设计、建造、运维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化,面向管理、运营、服务多维度的智慧化。最后,它是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引擎,通过对建筑业全价值链的渗透与融合,驱动建筑产品升级、全产业链共生和可持续发展。
“智能+建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解决用户体验是关键。对于“智能+建筑”,更多的是看终端用户享受服务的便利度,用户的需求是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如果建筑忽略了“人”的因素,精心设计的智慧化功能并没有抓住用户最真实的需求和痛点,“建筑”与“人”还没有形成共同体,难以感受到建筑的“智能+”功能。
运维和管理与技术发展脱节。“智能+建筑”涉及到信息、控制、网络技术等多个领域。随着BIM的推广应用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化系统与信息化系统融合应用在运维管理阶段具有巨大的需求。但是目前整个BIM的应用都集中在前期的设计、施工阶段,在运维阶段系统融合技术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产学研各参与方共同解决。
标准及规范与技术发展脱节。既有建筑在后期进行升级改造时,一方面由于系统的复杂性且缺少相应可遵循的改造标准,很难有效地进行升级改造,用户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另一方面,建筑正在加快向“智能+建筑”发展,原有智能建筑的规范或标准跟不上最新技术的发展,企业凭借各自的理解进行建设,“智能+”水平参差不齐,不利于行业的发展和突破。
高端人才培养与技术发展脱节。“智能+建筑”具有技术要求高、实用性强的特点,是实现建筑向科技跨越的立足点,急需一批高素质、强能力、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而目前高校开设的课程所培养的人才还无法完全适应“智能+建筑”建设和发展的要求,并且随着新一代信息的发展,掌握新技术、新知识的专业技术人才以及掌握信息、控制、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尤其短缺,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智慧建筑产业领军人才将极度缺乏。
“智能+建筑”时代建筑行业发展建议
出台政策扶持“智能+建筑”发展。“智能+建筑”是技术密集型产业,需要各项高科技产品的持续投入,大量的研发投入需要持续不断的资金支持,这是基础薄弱的中小企业发展的障碍。通过各项扶持计划、技术创新基金、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等,进一步激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组建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新一代信息技术催生建筑技术新标准和规范。针对“智能+建筑”巨大的市场前景,需要制定符合建筑向新科技发展的标准和规范,对智能+建筑”信息基础设施、智能化系统、数据共享等提出要求,既能兼容原有的智能化系统,又能充分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智能+建筑”的水平。同时通过对数据的共享、挖掘实现系统间的高效协同。针对智慧建筑新业态,站到产业的高度,推进制定“智能+建筑”标准和规范,规范产业行为,整体提高建筑的智慧化水平,实现产业的良性发展。
建立“智能+建筑”产业人才体系。“智能+建筑”涉及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等多个技术领域。不仅需要楼宇自控、综合布线、安全防范等各类专业人才,还需要BIM、IT、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和智慧运维的人才。因此需要形成设计、研发、生产、装配和运维的多层次人才的结构、人才培养和用人机制,建立智慧建筑产业人才体系。
行业共生发展培育智慧建筑市场。随着智慧建筑概念的普及,智能家居企业、IT企业、互联网企业纷纷加入到智慧建筑产业。科技进步的当下,智慧建筑不再是孤立式的出现,作为智慧城市内的共生单元,智慧建筑行业产业链的延伸将发挥出更强的共生效应,培育壮大智慧建筑市场。
编辑:崔京荣
相关阅读
江苏扬州:今年实施五大攻坚行动提升城市绿化
城市道路绿化增绿行动。利用今年春季绿化黄金季节,针对城市道路绿化达标率、林荫路覆盖率等指标,全面开展道路绿化增绿提绿补绿,重点对87条道路的行道树“有绿无荫、有景少荫”、绿化品种单一等问题进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错落有致、层次清晰的道路绿化景观【详细】
北京昌平新城东区将打造滨水商业消费新地标
昌平新城东区位于昌平区南邵镇,规划建设用地面积11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2万,围绕打造首都北部消费新地标编织街区控规已获批。未来,昌平新城东区将打造成为京北体验消费示范区、山水宜居典范城区、高水平综合服务承载区和智慧产研创新园区【详细】
南宁园博园举办“礼乐园博·南宁花朝盛典”
活动期间,南宁园博园还举办了汉服新秀大赛、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礼、国风婚礼妆照展示、明制婚礼仪式典礼、六艺游园、书画体验、国风集市等精彩纷呈的活动,同时邀请众多知名国风模特参与表演展示【详细】
成都首届“最美公园”评选结果出炉
据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最美公园”评选范围包括23个区(市)县已建成开放的1514个公园,包括综合公园、口袋公园,还有郊野公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