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康乾南巡促成南北景观文化交流融合
明清时期江南士绅文化发达,经济繁庶,同时因优越的自然环境,城市文化生活非常丰富,名胜景观遍布整个地区。清圣祖康熙皇帝和清高宗乾隆皇帝先后各进行了六次大规模南巡,从康熙帝1684年第一次南巡到乾隆帝1784年最后一次南巡,前后延续了一个世纪。为迎接帝王南巡,江浙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景观营缮活动。江浙二省的景观体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种改变包括物质景观的营建和修缮,以及因景观游赏带来的景观文化的变迁。而江浙地区景观的建造和游赏,促使江南文化元素获得最佳的外扩时机,并对京城宫苑产生重要影响,形成南北景观文化的呼应。
康乾南巡,地方官员模仿京城样式进行各种建筑营造
南巡行宫分布,以扬州为界,扬州以北初期多以临时行营为驻跸之地;扬州以南,因名胜寺庙比较多,南巡初期多以名胜官署为驻跸之所,此后皆陆续就原驻跸地兴建行宫。地方官员在进行行宫营缮时,尽可能模仿京城宫苑机构与建筑设置,营建政务与休闲场所。杭州、苏州、江宁三座省会城市,除城内织造府行宫外,都选择在城外风景名胜地西湖孤山、灵岩山、栖霞山营建行宫,形成城内政务性行宫与城外休闲性行宫并举的状况。
《杭州府志·图说》(民国)载乾隆南巡杭州织造府行宫,有“行宫头门、花牌楼、茶房、东西宫门,宫门内大楼九间,头宫门、二宫门、前殿、二殿、前寝宫、后寝宫。头宫门外,东西朝房各十间,东西牌楼各一座,朝房旁有军机房、东西膳房,二宫门一院恭奉龙牌”;西湖孤山行宫有“临湖牌楼,东西朝房,头宫门、垂花门、奏事殿、楠木寝宫、后照房、东西茶膳房、藏经堂、东西垂花门、望湖楼、戏台、听戏殿、卷棚寝宫、后照房、箭厅、阿哥所五进,又西为花园,有四照亭、竹凉处、绿云径、瞰碧楼、贮月泉、鹫香庭、领要阁、玉兰堂御题八景,又有曲尺楼平台诸胜”等建筑与景观。大致可见,行宫建筑体系完备,缩小版的“外朝”、“内廷”、生活服务类、休闲游赏建筑与景观一应俱全。
此外,江浙地方官商为迎銮,有意营造与宫廷有关的景观,尤以扬州为代表,扬州的许多代表性景观都是盐政官员与盐商在南巡过程中修建,许多景观都附上“宫廷”或“帝王”的元素。李斗《扬州画舫录》卷13载扬州瘦西湖莲性寺“在关帝庙旁,本名法海寺”,后于此“建白塔,仿京师万岁山塔式”,乃仿琼华岛白塔而建。地方传说是乾隆帝南巡于此,认为风景很像西苑琼岛春荫,只是缺一座白塔,盐商就连夜用盐包堆出白塔,后仿建真塔于此。康熙帝曾为劝谕农桑,令内廷供奉绘“耕织图”二十三幅,并有康熙皇帝御制耕织图诗序。扬州商民即在扬城草河北岸仿耕织图造“杏花村舍”,《南巡盛典·名胜》称其“艺嘉谷,树条桑,井陌蚕房,恍如图绘”。
南巡后,地方官员以景观营造的方式记载帝王南巡事迹。这类事迹一般包括帝王在地方上的圣谕、帝王为地方百姓所做的事情,以及帝王的临幸过程。同治《苏州府志》卷7载虎丘万岁楼“轩基当正中之位,俯瞰千人石”,“规制钜丽,东西各树红门”,在江南以“白墙黛瓦”为建筑主色调的整体景观形象下,融入了“红门”这样的京城景观元素。相信南巡各类迎銮建筑的营建,多会考虑礼制的要求,在色彩与建筑规制上,一定程度采用京城和宫廷建筑的特点,并与江南原有景观文化有机结合。
皇帝热爱南方景观,又在京建造“江南”式园林
康熙帝第五次南巡,在扬州高旻寺行宫跟身边人说过这样一段话:“朕每至南方,览景物雅趣、川泽秀丽者,靡不赏玩移时也。虽身居九五而乐佳山水之情,与众何异,但不至旷日持久,有累居民耳。所以一日而过者,亦恐后人借口实而不知所以然也。”(乾隆《江都县志》卷17《寺观》)康熙帝和乾隆帝都是有文人性情的政治家,他们热爱江浙地区的山川园林,南巡中也确实花了很多时间在景观游赏上。南巡处于清王朝走向盛世的阶段,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及帝王对于山川风物的钟爱,使京城展开了大规模的宫苑园林建设。而南巡中在江浙地区的游赏心得也被运用于京城宫苑的修建中,尤以乾隆时期为代表。
乾隆帝南巡景观游赏,带有景观考察的意味,若有非常称意的景观,则让人绘之以图。《养吉斋丛录》卷18载乾隆四十五年南巡,登嘉兴烟雨楼,画其风景,并仿米芾“写烟雨楼图”三卷,一藏避暑山庄,一藏嘉兴,一藏大内懋勤殿。乾隆帝很喜欢倪瓒狮子林图,曾三仿其图,一藏苏州狮子林,一藏圆明园,一藏承德避暑山庄。乾隆帝这些“绘之以图”,并分藏京师诸宫殿的方式,应确实出于对江南景观文化的喜爱,此后便仿造图样,分别在数处行宫建造“江南”式园林。江南元素在皇家宫苑中的仿写主要在圆明园长春园、清漪园、静明园、西苑及承德避暑山庄、天津蓟县盘山行宫,其中长春园和清漪园是在乾隆南巡之后才开始大规模建设,因此对江南园林景观多有仿建。
圆明园狮子林专门令苏州工匠堆塑,乾隆三十七年御制狮子林八景诗,“最忆倪家狮子林,涉园黄氏幻为今。因教规写阊城趣,为便寻常御苑临。不可移来惟古树,遄由飞去是遐心。峰姿池影都无二,呼出艰逄懒瓒吟。”乾隆帝认为长春园狮子林与苏州狮子林非常相似,除了古树无法仿照外,“竹石丘壑皆肖其景为之”。
苏州寒山千尺雪,瀛台、盘山及避暑山庄各有仿造,绘图四,分藏四处,乾隆帝每至一地并看四幅图,千尺雪景观的仿造主要是满足他对千尺雪意象的寄托之情,不求形尽似,意到即可。
康熙帝称金山“历览诸胜,江山之奇未有逾此者”,并御书“江天一览”,多处宫苑借助山、水对金山“江天”意象有所模仿,如避暑山庄、西苑琼华岛部分景致,香山静明园因山高,峡雪琴音也略仿金山,因自然环境的差异,对金山的模仿很难形似,大多是意仿。
乾隆皇帝爱喝茶,很喜欢无锡惠山茶制,并在京城多处进行模仿,如玉泉山静明园竹垆山房,乾隆帝称惠山泉与玉泉山天下第一泉,“二泉固当兄事”。在瀛台千尺雪,乾隆帝有诗“小拟吴中雪,兼陈惠上茶”,将江南景观与闲情雅致的生活方式浓缩在一起。
除此之外,无锡惠山寄畅园、浙江海宁安澜园、杭州小有天园、浙江嘉兴烟雨楼都是重要的仿写对象,另有长春园如园仿南京瞻园、颐和园“西湖”与黄埠墩意境仿杭州西湖与无锡黄埠墩,等等。大致可见,京城宫苑尤其是长春园、清漪园景观的营建与构造中,受到了江南园林景观的诸多启发,这与南巡中的景观游赏是分不开的。
景观互仿,最终带来南北景观文化的呼应
景观仿写带来南北景观文化的呼应,乾隆帝有意识地在诗文中多次表达南北景观的这种亲密关系,如“二泉固当兄事”“内苑吴山本一家”“苏燕非二地”等语。而这种呼应,其实从南巡时就开始了,南巡期间很多令康熙帝和乾隆帝心动的江浙景观都曾经过两位皇帝命名取意,然后再在京城宫苑仿写,仍用此名此意,并借此写出许多诗文来。
这么大规模的景观仿建,乾隆帝多次为自己辩解。如仿安澜园,乾隆帝称是因为“缱念塘工”,“固非游情泉石之为,而实蒿目桑麻之计”(《日下旧闻考》卷82),仿小有天园,则称“吾之意不在千里外之湖光山色应接目前,而在两浙间之吏治民依来往胸中矣”(《日下旧闻考》卷83),以此赋予景观仿写行为政治与道德上的合理性。
因地域环境差异,多数景观仿造难求形似,只是取其意象,当然意象的模仿也未必到位,常常只是乾隆帝的一种寄情而已。甚至有仿建失败的案例,清漪园大报恩延寿寺原想仿浙江六和塔建,但工未成而颓,后改建佛楼,究竟是因为地基、风水,还是工程的原因,一直众说纷纭。然而,京城宫苑在对江南景观文化元素的仿建过程中,江浙地区的营建经验及技艺被大规模运用到皇家园林中。事实上,无论是南巡中的行宫营建与维护,还是京城宫苑的建造与管理,往往由相似背景的人员在负责具体的实施过程,即这些官员多数来自于内务府系统,他们对皇帝和皇族的喜好和需求有着一致的了解,他们也常常在各宫苑中流动。
康熙南巡中承担重要迎銮事务及南巡景观营缮的织造官曹寅和李煦都属于内务府系统,相信他们在南巡迎銮中积累的营建经验及人力资源,也会随着江南元素在京城宫苑中的扩展,被他们推荐到仍由内务府主导的京城宫苑的营建事务中。因南巡迎銮而崛起的以江春为代表的扬州大盐商们,曾被帝王赏赐各类职衔,比如奉宸苑卿,奉宸苑即内务府掌管皇家苑囿的部门,这些盐商不仅在扬州及江浙各地营建各类迎銮景观,带动江浙各地工艺、戏曲臻至极盛,他们及江浙地区的各类艺人也在京城宫苑营缮及各类活动中大显身手,直至嘉庆年间,京城宫苑装修中还大规模采用扬州技艺。
大致可见,康乾南巡中,南方景观营建对京城的参照主要体现在规制、功用、标准与色彩等方面,也有少量园林式仿建,婉秀的江浙因此多了一些庄严;京城宫苑对江浙景观的仿写主要体现在意象与形态方面,为森严的宫苑增添了一些诗意。而二者在景观文化上的呼应,有助于同一文化主题在不同地域的呈现,丰富了地域景观文化的内涵,亦有助于南北景观元素的交流与融合。
编辑:崔京荣
相关阅读
江苏扬州:今年实施五大攻坚行动提升城市绿化
城市道路绿化增绿行动。利用今年春季绿化黄金季节,针对城市道路绿化达标率、林荫路覆盖率等指标,全面开展道路绿化增绿提绿补绿,重点对87条道路的行道树“有绿无荫、有景少荫”、绿化品种单一等问题进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错落有致、层次清晰的道路绿化景观【详细】
北京昌平新城东区将打造滨水商业消费新地标
昌平新城东区位于昌平区南邵镇,规划建设用地面积11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2万,围绕打造首都北部消费新地标编织街区控规已获批。未来,昌平新城东区将打造成为京北体验消费示范区、山水宜居典范城区、高水平综合服务承载区和智慧产研创新园区【详细】
南宁园博园举办“礼乐园博·南宁花朝盛典”
活动期间,南宁园博园还举办了汉服新秀大赛、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礼、国风婚礼妆照展示、明制婚礼仪式典礼、六艺游园、书画体验、国风集市等精彩纷呈的活动,同时邀请众多知名国风模特参与表演展示【详细】
成都首届“最美公园”评选结果出炉
据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最美公园”评选范围包括23个区(市)县已建成开放的1514个公园,包括综合公园、口袋公园,还有郊野公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