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铁:特色小镇不是人为造出来的
近两天,有媒体向我询问全国的特色小镇搞得怎么样了?那么多部门选择了那么多试点是否有成功的?他们列举了国家体育总局、农业部等有关部门的试点名单,问我是否可以找几个好的试点作实地调查。我只能根据我的判断来回答,如果是已经成功的特色小镇,无论是否被选做试点,都是有目共睹的案例。如果是按照这些部门列举的条件进行所谓的精心培育,估计成功的不多。
什么是特色小镇?其实从浙江和江苏以及广东的经验中可以看出,基本上具备以下几方面的条件:一是必须有一定规模的特色产业集聚;二是一定不是在城市主城区,它们或者是城市边缘区域的小镇,或者是城市远郊区的镇,当然也并不局限于行政建制镇或者是集镇;三是这些产业的产品,不管是服务业的还是工业的,都具有一定的附加价值。如果不产生附加价值,这些与产业相关的要素集聚就不存在经济的合理性。
从第一个条件可以看出,所谓的特色产业的集聚,要具备规模效益,然后才可能形成人口和资金等要素的集聚。从这一点看,许多行政指令下培育的特色小镇,可能在这个环节上,就会出现问题。例如,这个小镇所依赖的特色产业仅仅是一家企业,还是有无数家企业。如果一家企业也必须达到一定的经营规模,否则特色从何而来?因为没有带动性的产业链条,也无法吸引更多的同行或者要素集中到小镇来。
拿体育总局所设想的体育小镇来说,除了滑雪产业可以带动人口和要素规模之外,其他的体育项目如何能够带动人口和要素到小镇经营或者置业?总不能说跑马拉松的人,装备就是裤衩和背心以及一双鞋袜,每年也就举办一两次,这样就可以形成小镇的产业发展特色。再比如,没有人会因为打篮球、踢足球或者打乒乓球就会到小镇集聚。
因此,仅从体育特点本身,无法带动一个小镇的产业的形成。如果是体育服装的发展,相关的装备制造,似乎并不是完全与体育有关,而且也具备了投资者选择投资所在地区的随机性因素。另外看,很多大镇都有门类齐全的产业,当然不一定成规模,也不一定水平很高,因为不具备特色或者只是具备特色的雏形,如果被行政纳入特色小镇的范畴,也就十分勉强。
第二个条件就是涉及小镇为产业聚集创造的低成本环境。为什么特色小镇无论是服务业的还是工业的,一定不能选择城市的主城区呢?因为那里的人口密度高推动了房价和地价的上涨,对于创业者的集聚产生了一定的成本约束。只有城市近郊区,可以为低成本的特色服务业要素的小镇创造集聚条件,毕竟距离城市近,基础设施相比于城市差一点,但是比远郊区强很多,交通和信息都很方便。由于房价、租金和管理的成本低,当地政府提供了较好的服务,体制成本也很低。
对于工业特色小镇或者是以工业为依托的专业市场的特色小镇,选择远郊区,不仅仅回避了地价和房价的问题,同时也避开了由于车流量的增加和工业环境的噪音等环境因素对城市居民的影响,外来劳动力赖以生存的低成本环境和相对低廉的配套基础设施,也是有利于企业生存发展最有利的初始条件。
成本对于特色来说尤为重要。过多地强调生态、绿色、环境优美等,并不会成为小镇发展的助力,反而可能会抬高小镇的成本。虽然所有的企业和创业者都希望有较好的生存发展环境,但是小镇的初始形成期,人们更在乎的是创业是否能够成功,企业的经营是否能够有利润。如果政府设置了更高的门槛作为特色小镇的必要条件,或者是人为地建设一些可供参观的特色小镇,虽然不见得提高企业的成本,但是投入的资金和可持续来源还是得回到出让土地的收入,仍然会抬高未来的发展成本。
第三个条件是,特色小镇的产业一定要有较高的附加价值,还要有一定的规模效益。我注意到许多地方以农产品为龙头,选择了所谓的葡萄小镇、小龙虾小镇等。看起来这些小镇的农产品确实具有特色,也会形成单一的产业链条。问题是由于附加价值低,产品具有强烈的季节性,或者是需要保鲜期实现快速地进入城市市场,很难会在当地形成要素聚集的小镇效应。
农产品的特点就是附加价值低,如果不达到一定的规模,很难形成大规模交易的集中场所。在消费地,因为全国各种农产品可以集中到城市的某一地点之后向城市的各个角落进行疏散。但是在生产地,或者是镇域范围,或者是县域范围的农产品,仅从产量和规模上,就无法支撑大规模交易场所的存在。而且,这些产品的附加价值很少,即使有一定的规模也难以形成交易的利润。而支撑小镇的人口聚集和各种产业要素的集聚,与农产品相关的,一定是超大范围的同类农产品交易或者集中加工的产业,才有可能在某一个空间内形成特色的产业链条的聚集。
在交通如此发达的今天,除了在消费地可以形成农产品的集中交易空间,或者是某些相对特殊的产品因历史原因形成全国的和大区域的交易地点之外,一般的农产品,或者是某一地点的农产品,交易规模和产生的附加价值很难支撑一个有数千人以上就业规模的特色小镇。即使政府支持了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作为启动小镇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但是市场却不会去做出这种选择。毕竟所有的要素和人是跟着就业和盈利去选择发展空间的。
特色小镇在浙江或者长三角以及珠三角的经验已经表明,这是市场培育的结果,是创业者根据市场规律选择的低成本的发展空间,之后才是形成特色的过程,才会有人根据共同的规律来选择共同的产业发展空间。
随着成本的上升,在小镇里也会逐步实现产业的替代,高附加价值的留下,低附加价值的去寻求更低廉成本的发展空间。政府只是要根据结果来选择支持的政策,提供必要的帮助,改善公共服务水平,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而不是越俎代庖,为了争取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人为地硬性塑造所谓的“特色小镇”,这样做反而会由于政府的主观行为和行政动机,导致投入的浪费,毕竟支持特色小镇发展的资金有限。
如果我们尊重市场规律,是否可以在很多城市边缘地区或者远郊区,创造出比较好的政策环境,下放权限,在管理上不那么苛刻,在包容和允许的政策中,让市场自动选择特色小镇的发展空间。
(作者为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首席经济学家 )
编辑:liqing
相关阅读
江苏扬州:今年实施五大攻坚行动提升城市绿化
城市道路绿化增绿行动。利用今年春季绿化黄金季节,针对城市道路绿化达标率、林荫路覆盖率等指标,全面开展道路绿化增绿提绿补绿,重点对87条道路的行道树“有绿无荫、有景少荫”、绿化品种单一等问题进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错落有致、层次清晰的道路绿化景观【详细】
北京昌平新城东区将打造滨水商业消费新地标
昌平新城东区位于昌平区南邵镇,规划建设用地面积11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2万,围绕打造首都北部消费新地标编织街区控规已获批。未来,昌平新城东区将打造成为京北体验消费示范区、山水宜居典范城区、高水平综合服务承载区和智慧产研创新园区【详细】
南宁园博园举办“礼乐园博·南宁花朝盛典”
活动期间,南宁园博园还举办了汉服新秀大赛、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礼、国风婚礼妆照展示、明制婚礼仪式典礼、六艺游园、书画体验、国风集市等精彩纷呈的活动,同时邀请众多知名国风模特参与表演展示【详细】
成都首届“最美公园”评选结果出炉
据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最美公园”评选范围包括23个区(市)县已建成开放的1514个公园,包括综合公园、口袋公园,还有郊野公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