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绿道更具人本关怀 应该这样设计

2019-08-30 11:03:29    作者:刘志敏     来源: 新华社客户端     浏览次数:

  绿道作为城市规划的物质载体,其建设的根本是要切实做到以人为本。

让绿道更具人本关怀

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西区生态城新建的公园绿地(张国俊 / 摄)

  如今,绿道已成为建设美丽宜居城市的重要一环。然而,笔者实地调研发现,在绿道建设热潮中,也涌现出了不少问题,影响了绿道作为公共产品的效能。

  主要表现为:绿道选线错位,没有树立用户思维,步行可达性差,常与使用者形成“最后一公里”的断层;绿道设计生硬,过度城市园林化,服务设施点位布局不合理,市民体验感不佳;绿道日常管护不到位,如路面铺装透水性能退化,偏远地段服务设施频繁损坏,绿道空间被其他功能占用,景观质量不高,部分节点环境卫生脏乱差等;绿道后台服务保障有待加强,尤其是驿站辐射范围之外的路段服务缺失严重。

  种种问题,都可归结为没有真正从人的需求出发,“重规模轻体验、重道路轻廊道,重建设轻管护,重工程轻服务”。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从人本主义出发,进一步做优、做细、做实绿道的选线、设计、建设及管护工作。准确把握绿道的要领,才能建设好美丽宜居的城市。

  选线的讲究

  绿道的选线,应尽量靠近主要居住区或交通枢纽节点来布局,尽力打造“与居民零距离的绿道”。因为,绿道的首要功能不是交通运输,也不是提供常见的公园绿地,而是打造适宜市民休闲游憩的线性生态人文复合廊道空间。

  应以“指状渗透”的景观理念与手法灵活设置出入口,增加绿道与市民日常生活工作区域的接触链接点,便于市民就近使用。

  要基于绿道场地空间结构特点,形成丰富的毛细级别微循环体系,利于市民根据个人时间与偏好自主选定游憩线路,从而提升绿道作为公共产品的普适性,尽可能惠及更多的人群。

  走线时应尽可能有机串联区域内具备突出生态、文化价值的特色物质空间,避免绿道碎片化、孤岛化,以提高区域内特色空间的居民使用效率及游憩体验质量。

  要尽可能顺应绿道场地的文化生态组成肌理,在原有肌理被过往城市化运动破坏的地段,可组织生态修复,接续场地地脉文脉,使绿道线型整体走向呈高度自然状态。要坚决避免传统城建工作中裁弯取直的市政工程式走线方式,否则会降低绿道空间的游憩感官意趣。

  把细节做到极致

  在设计上,应当从市民实际使用的便利性、安全性、经济性与舒适性出发,鼓励大众参与、协同设计,广泛征求绿道周边社区居民及本外地游客的意见建议,尊重人的体验与话语权。

  应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撑下收集足量的基础数据,基于人体工程学理论做好绿道的路面、灯光照明、台阶坡道、道路铺装、休闲座椅、遮阴避雨、环卫设施、应急场地、交通接驳、驿站等十个方面的设计,要真正从使用细节上体贴、关怀、愉悦绿道使用者的生理心理需求。

  绿道工程竣工投入使用后,可搭建绿道更新设计网上互动平台,使绿道设计在实际使用中能够持续优化更新,常游常新常进化,确保绿道工程在自我更新中不断地提升活力。

  此外,还必须要有人本化的建设措施,以保障设计方案的人性化落地。

  一是要注重建设材料与工艺的环保康养性能,如强化绿道道路铺装材料的透水性与舒适性,提高雨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助力海绵城市建设,同时沿途生态化栽植降霾降噪、除尘驱虫植物,打造高负氧离子、康养舒适的小气候。

  二是建设工程的感官体验效果要有极强的“自然原态感”,虽由人作,宛自天开。通过仿生建筑及生态景观(包括声音景观)施工工艺手法,在绿道空间内实现“自然再造”,避免以大量几何线条与几何形状为特征的过度城市公园化,让充满生机意趣的郊野大自然环境在绿道中触手可及,提升市民对绿道环境的亲近感。

  三是让市民参与,共同打造绿道的亮点空间。可在绿道的历史文化节点空间布置市民的画作、摄影作品,激发市民的感情共鸣。

  全面加强管护

  绿道建成后,还需要细致全面的管护,才能保证绿道成为城市里充满人文关怀的幸福廊道。

  具体包括:建立无死角的绿道监控管理体系;建立共管共享制度,从社会中招募公司与个人志愿者,设置好利益回报机制,低成本地为绿道提供专业的工程设施修复养护与咨询服务;建立响应服务体系,包括应急管理、医疗救护、信息交互等,确保市民在游憩过程中能够及时得到扶助支持;建立绿道线上社区,吸引市民加入,为绿道的高水平运营积极建言,并实时发布绿道的各类节事活动,让更多的市民了解绿道、爱护绿道,提升市民对城市的归属感乃至幸福感。

  绿道作为城市规划的物质载体,其建设的根本是要切实做到以人为本,顺应自然肌理,把好山好水好乡愁融入城市结构中,使城市内部的水系、湿地、公园、绿廊、历史街区等特色价值空间与城市外围的山水林田湖,共同构成完整的生态文化网络,全面提升城市市民及外来访客的获得感。

  (作者系北京工业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兼职教授、沈阳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硕士生导师)

编辑:王月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江苏扬州:今年实施五大攻坚行动提升城市绿化

江苏扬州:今年实施五大攻坚行动提升城市绿化

城市道路绿化增绿行动。利用今年春季绿化黄金季节,针对城市道路绿化达标率、林荫路覆盖率等指标,全面开展道路绿化增绿提绿补绿,重点对87条道路的行道树“有绿无荫、有景少荫”、绿化品种单一等问题进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错落有致、层次清晰的道路绿化景观【详细】

北京昌平新城东区将打造滨水商业消费新地标

北京昌平新城东区将打造滨水商业消费新地标

昌平新城东区位于昌平区南邵镇,规划建设用地面积11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2万,围绕打造首都北部消费新地标编织街区控规已获批。未来,昌平新城东区将打造成为京北体验消费示范区、山水宜居典范城区、高水平综合服务承载区和智慧产研创新园区【详细】

南宁园博园举办“礼乐园博·南宁花朝盛典”

南宁园博园举办“礼乐园博·南宁花朝盛典”

活动期间,南宁园博园还举办了汉服新秀大赛、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礼、国风婚礼妆照展示、明制婚礼仪式典礼、六艺游园、书画体验、国风集市等精彩纷呈的活动,同时邀请众多知名国风模特参与表演展示【详细】

成都首届“最美公园”评选结果出炉

成都首届“最美公园”评选结果出炉

据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最美公园”评选范围包括23个区(市)县已建成开放的1514个公园,包括综合公园、口袋公园,还有郊野公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