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空间重构开启首都发展新航程

2019-09-12 09:34:25    作者:陆小成     来源:中国城市报     浏览次数:

  当前,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疏解非首都功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要做好减量发展的大文章,以减量发展破解特大城市病难题,以空间重构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空间重构是对一定地域空间如城市空间或城市群空间进行资源要素的再分配、再整合、再构造,优化空间尺度的资源配置,重构全新的空间单元,实现区域空间的高质量发展。从内容上看,首都空间重构是首都城市地域空间的重构,避免人口、产业等要素资源的过度膨胀和集聚,实现核心区地域空间上的关系重构或再生产,重构更加理性、生态、高效的城市空间关系。从过程上看,首都减量发展在空间重构过程中实际上是一定空间区域如核心区资源要素减量,而其他周边区域如发展新区的适度增量发展过程,实现首都空间资源的去地域化和再地域化不断联结、相互循环,促进区域空间的资源优化与协同发展。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要从市域、区域、跨域等三个维度推进空间重构,开启新时代首都发展新航程。

  市域层面要推进

  首都各区增减互动

  基于市域层面的首都空间重构,首先要做好自身资源的优化配置与空间关系整合,重点是要加强中心城区特别是核心区与发展新区之间的空间重组与互动。核心区是减量发展的重点区域,应以构建优良政务环境为第一职责,解决了核心区问题,也就能更好地服务好中央,确保政务安全,真正有效解决特大城市病。北京特大城市病问题的本质是功能太多,在空间上主要表现为中心城区特别是核心区功能过度集聚引发的。核心区集聚太多的企业单位和就业人口,过强的经济功能和过高的就业密度影响服务保障首都功能的发挥。

  一是加强核心区减量疏解,高质量做好服务保障。核心区要处理好服务与发展的关系,主动降低GDP总量和增速。核心区除了服务中央的必须发展的生活性服务业,其他与服务中央功能不太直接关联的企业和机构应禁止进入,即使是高精尖产业也应限制进入。在北京新一轮总规调整的“一主、一副、两轴、多点”格局下,要将强化核心区的中央政务服务功能,强化政治、文化、国际交往、科技创新四大首都中心功能在中心城区以及城市副中心的集聚发展,适度弱化核心区的经济功能和产业发展,引导科技创新带动下的高新技术产业及创新服务业、国际交往带来的国际会议交流等产业、由文化功能延伸的文创产业在发展新区集聚。

  二是引导发展新区增量承接,高质量做强首都经济。要以增减互动,推进首都空间重构,将新企业、新机构等资源要素引导到发展新区集聚,发展新区作为北京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空间,让庞大的人力资本和创新动能在远郊区释放。从空间上考察,北京远郊区远离核心区,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能有效保障和支撑北京特别是核心区更好地服务中央。发展新区是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做强首都经济、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前沿阵地,做好增量承接,能有效避免高层次、高科技人才严重流失,避免城市衰退。

  区域层面要推进

  京津冀协同发展

  基于区域层面的空间重构,是以首都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区域空间要素流动、相互嵌入、利益整合的空间再生产过程。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作为新时代的国家发展战略,其核心是跳出北京看北京,打破一亩三分地的传统思维,从更大的空间尺度思考资源优化配置与空间重构问题。由首都北京空间拓展到京津冀城市群,核心是京津冀三地作为更大尺度的空间整体,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重构京津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京津冀区域层面的空间重构,本质上是通过京津冀大空间尺度的资源要素重组、经济干预、政策调节,激活区域的创新创业活力,实现利益整合与协同发展,推动城市群空间的关系调整,重构区域社会空间。

  一是加强行政区关系整合,推进区域一体化治理。要通过中央层面的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进一步整合京津冀三地的行政关系,寻求三地的行政资源整合与政策协同,从制度和政策层面保障京津冀城市群的空间重构,塑造符合京津冀协同发展格局的新型经济社会关系,确保京津冀城市群空间重构过程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二是加强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弥补协同发展短板。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的重要障碍是三地公共服务资源和水平的较大差距,阻碍了空间资源的流动与再配置。首都空间重构包括公共服务资源的空间重构,要以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缩短跨区域的公共服务差距,来推进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打破中心城区或核心区的“抽水机”悖论。

  三是整合地铁高铁优势,构建公交化的首都轨道网。现代轨道网是城市群发展的动脉,是经济要素流动的枢纽。,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核心是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国家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郊铁路、城市地铁将构成京津冀之间的四层轨道交通网络。建议在京津冀三地现有高铁、城际轨道、地铁系统基础上,规划和建设集公交化通勤、高铁化速度、同站化换乘、随到随走等优势于一身的现代首都轨道网。

  跨域层面要推进

  世界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基于跨区域层面的空间重构,首都高质量发展要从全国乃至全球城市群演化规律进行考察。北京以及京津冀城市群被赋予打造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的历史使命,要从世界级城市群的战略高度,推进首都跨域空间重构与高质量发展。2019年8月26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指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要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重点要在经济、生态、国际合作等领域加强空间重构。

  一是打破行政区壁垒,重构城市群产业分工体系。京津冀构建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树立融合、协同与利益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客观经济规律调整完善区域政策体系,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构建世界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要摈弃各种新区的盲目发展和同质化竞争,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引导要素向城市群和中心城市集中与自由流动;要打破行政壁垒,减少对资源要素流动的阻碍,深化合作,建立长效工作机制;要基于整体性思维、顶层设计、全局战略,按照产业链关系重构京津冀三地产业发展体系,完善激励机制,优化各区域发展主体的利益关系,强调城市群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层次性,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向多形式、宽领域、深层次提升,推动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合理、高质量发展的世界级城市群空间布局。

  二是加强跨域污染防控,重构美丽首都空间。生态建设是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底色。推动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要加强跨区域的污染联防联控与生态共治,协同推进跨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既要加强三地的污染治理与绿地建设,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切实增加生态环境容量,扩大生态环境空间;也要重视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加快转变传统发展方式,向循环经济要效益,向绿色经济要质量,向低碳发展要生产力。

  三是整合全球资源要素,创新引领全球化进程。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要顺应世界级城市群全球化发展潮流,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等重大发展机遇,与城市群外各类资源要素加强整合与空间重构,加强与发达国家、地区、先进科技园区、全球发达城市群的密切合作与经贸往来,打造全球创新枢纽和国际交流合作平台;要积极开展在经济、贸易、旅游、教育、科技、文化及人才等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共推国际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共同打造区域投资贸易平台等,提升全球科技创新引领力,打造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全球影响力的高质量发展区域。
 

编辑:王月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江苏扬州:今年实施五大攻坚行动提升城市绿化

江苏扬州:今年实施五大攻坚行动提升城市绿化

城市道路绿化增绿行动。利用今年春季绿化黄金季节,针对城市道路绿化达标率、林荫路覆盖率等指标,全面开展道路绿化增绿提绿补绿,重点对87条道路的行道树“有绿无荫、有景少荫”、绿化品种单一等问题进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错落有致、层次清晰的道路绿化景观【详细】

北京昌平新城东区将打造滨水商业消费新地标

北京昌平新城东区将打造滨水商业消费新地标

昌平新城东区位于昌平区南邵镇,规划建设用地面积11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2万,围绕打造首都北部消费新地标编织街区控规已获批。未来,昌平新城东区将打造成为京北体验消费示范区、山水宜居典范城区、高水平综合服务承载区和智慧产研创新园区【详细】

南宁园博园举办“礼乐园博·南宁花朝盛典”

南宁园博园举办“礼乐园博·南宁花朝盛典”

活动期间,南宁园博园还举办了汉服新秀大赛、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礼、国风婚礼妆照展示、明制婚礼仪式典礼、六艺游园、书画体验、国风集市等精彩纷呈的活动,同时邀请众多知名国风模特参与表演展示【详细】

成都首届“最美公园”评选结果出炉

成都首届“最美公园”评选结果出炉

据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最美公园”评选范围包括23个区(市)县已建成开放的1514个公园,包括综合公园、口袋公园,还有郊野公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