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乡村振兴的“有”和“无”?
近日和地方干部一起交流乡村振兴,他们和笔者说起一件事。某地领导问一位乡村振兴服务队的同志,乡村振兴要怎么做?这位同志答不上来,领导就发话了:“我告诉你乡村振兴怎么做。乡村振兴就是美丽宜居乡村打造,就是把猪圈等乱七八糟的东西给拆掉,让村民把房前屋后整理清楚。”
听了这话,笔者不免感到,新农村建设以来,尽管已取得令人欣喜的成就,但还有一些领导干部的思维方式没有改变,仍然是“物思维”“硬件思维”,只在“有”上求,没有“无”的概念,一直在末节上求,没有在本质上求突破。
由此,笔者就想到,乡村振兴中的“有”和“无”如何来理解?
产业振兴指向的是乡村经济振兴,但乡村经济问题不只是乡村本身造成的问题。乡村经济长期成为工业和城市的依附,如果我们按照过去发展工业和城市经济的办法,不断追求“有”,比如货币、规模、GDP,乡村就永远无法摆脱依附地位,农民外出务工的现象也将日益显著,直到乡村剩下的大都是老弱妇孺。这就引发了被许多乡村领导干部忽视的乡村经济振兴中的“无”。举个例子,在许多没有产业支撑的乡村,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向经济发达的城市工业区转移就业。固然,这部分劳动力的工资很多被寄回在乡村的家人,反哺乡村经济。但相比一些已经发展起实业的乡村来说,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不仅失去的是发展乡村实业的核心生产要素,更失去了乡村本该具有的完整社会结构,将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引发一系列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乡村互助系统这个“无”,使乡村生活生产成本急剧增加,许多农民外出,一些乡村出现衰败。所以,重构乡村的互助系统,进而获得自主发展的权利,这是乡村经济发展的命门,是重建乡村经济主体性的必由之路。
文化振兴中的“有”是很显然的,大广场、大礼堂、广场舞、各种宣传海报和展板在各地搞得红红火火,现在又多了各种节庆活动。但这真的意味着乡村文化蓬勃发展吗?花巨资搞的文化工程、节庆活动,是否将文化繁荣充分渗透和有序绵延,而不是一阵风、一场雨?那么,如何来把握乡村文化振兴中的“无”?很显然,传承和发展从乡村这个根系延展出来的主干文化是根本,这种文化是经过以亿年计形成的自然地貌和以百千年计形成的文化样貌融合而成的,是在时间这条轴上,自然与人、人与人、人与自己交相作用而成的关系的总和,地方性、独特性、丰富性是其特点。这种文化的根源、灵魂和特色的缺失,就是目前一些地方乡村文化振兴的“无”。唯有对乡村文化主体性的深刻认知,才能把握乡村文化振兴的方向,其“有”也才能呈现出生命的活力来。
人才振兴和文化振兴的根本点都在于对在地化知识的把握。一些乡村有人无才,原因在于我们的乡村教育沿用的知识体系在地化这点做得不够,自然就难以培养出适应地方需要的在地化人才。笔者在调研中了解到,许多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工作中,都出现过眼高手低、难以服众的窘况。乡村教育体系只有充分尊重在地化知识,乡村振兴的引领者和建设者才能因地制宜、施治得法。所以,乡村人才培养的知识基础是根本性的问题。以工业和城市取向为主的知识系统培养出来的各类人才,是我们看到的“有”,在地化知识系统是“无”。乡村人才振兴要以在地化知识为主导,才有可能培养出更多适应地方需要的“有”用人才来。
生态振兴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种呼应。但到了今天,在少数干部的概念里,生态仍然只是绿色,而无视农林业对化肥、农药、除草剂的过量使用,甚至把几百万亩的桉树林也说成是生态的。“因为在地图上,桉树林是绿色的。”笔者给地方做规划,把化肥农药除草剂的零使用写到了生态宜居这个环节里。有干部就提意见说:“这生态宜居和农药化肥零使用有什么关系?不应该把它们写在一块。”可见,在乡村生态振兴这个领域,仅“有”“绿色”多么狭隘。系统深刻科学的绿色发展理念的缺失,就是一些地方存在的乡村生态振兴的“无”。只有准确把握科学的绿色发展理念,才是生态意识的真正觉醒。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副秘书长。)
编辑:liqing
相关阅读
江苏扬州:今年实施五大攻坚行动提升城市绿化
城市道路绿化增绿行动。利用今年春季绿化黄金季节,针对城市道路绿化达标率、林荫路覆盖率等指标,全面开展道路绿化增绿提绿补绿,重点对87条道路的行道树“有绿无荫、有景少荫”、绿化品种单一等问题进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错落有致、层次清晰的道路绿化景观【详细】
北京昌平新城东区将打造滨水商业消费新地标
昌平新城东区位于昌平区南邵镇,规划建设用地面积11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2万,围绕打造首都北部消费新地标编织街区控规已获批。未来,昌平新城东区将打造成为京北体验消费示范区、山水宜居典范城区、高水平综合服务承载区和智慧产研创新园区【详细】
南宁园博园举办“礼乐园博·南宁花朝盛典”
活动期间,南宁园博园还举办了汉服新秀大赛、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礼、国风婚礼妆照展示、明制婚礼仪式典礼、六艺游园、书画体验、国风集市等精彩纷呈的活动,同时邀请众多知名国风模特参与表演展示【详细】
成都首届“最美公园”评选结果出炉
据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最美公园”评选范围包括23个区(市)县已建成开放的1514个公园,包括综合公园、口袋公园,还有郊野公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