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所·文脉——关于太行生态文明馆的设计思考

2019-11-22 13:12:00    作者:王新焱     来源:中国风景园林网     浏览次数:

  太行生态文明馆是邢台园博园里最主要的建筑,仅邻园博园最大的湖面,体量为园博园中普通建筑的3倍左右。太行生态文明馆的主题是和经典有关的,秉承河北建筑设计研究院对河北地域建筑的研究和探索,经典的构图元素加上现代的建筑手法,在以古典建筑为主的园区里面做一个大体量建筑,把它称为景观的一部分呈现出来。削弱它的体量,同时通过斜线和三角标志出了它的一些纪念性,包括它作为主展馆的特性。

场所·文脉——关于太行生态文明馆的设计思考

太行生态文明馆鸟瞰图

  1 太行生态文明馆场所特质

  太行生态文明馆位于整个园博园的轴线东侧,紧邻园博园最大的湖面,是园博园里最主要的建筑。因为是在一个大公园里做建筑,太行生态文明馆的建筑设计和普通的建筑设计是有一定的区别的。在城市里做设计的时候,建筑是主角的身份,在园博会里建筑则是园林的配景。定位好配景的身份,设计合宜的建筑,使园博园更有助于园林主题的展示。

  邢台园博园的建筑设计是以苏州园林为主要风格,大部分建筑是仿古的建筑,多层建筑,体量较小,组合形态为建筑群和中式建筑标准的布局。太行生态文明馆作为主展馆整个建筑面积为1.7万㎡,是一个体量非常大的建筑,为园博园中普通建筑的3倍左右。从肌理分析图上看如何把它做的不突兀,不把它变成一个巨大的体量堆砌在园林中,给园林产生不利的影响是设计的难题(图1)。

场所·文脉——关于太行生态文明馆的设计思考

图1 园博园建筑肌理

  在分析过园区主要游线和太行生态文明馆基地的位置后,如何吸引园区内的人流,让别人注意到它并进入主展馆,也是一个设计的难点。虽然它有特别大的体量,但不能通过大体量吸引人流(图2)。

场所·文脉——关于太行生态文明馆的设计思考

图2 园区主要游线

  第三个设计的难点是通过这个园路可以看出,只有太行生态文明馆的场地是呈半岛状态在湖边的,其他的地方湖岸都比较薄,园路离湖岸都比较近,所以整个建筑和水的关系成了设计的一个重点。这么大体量的建筑如何和水产生互动,其实是两层关系:一是在湖岸这边的人看到我们的建筑是怎样的建筑,二是游人来到我们场地建筑之后,如何通过观赏我们的建筑,感知到核心景区的水面,这也是重要的人和场所的互动设计。

  2 太行生态文明馆文脉属性

  2.1 太行山的自然特质

  从文脉上讲我们设计的主题叫太行生态文明馆,在一个苏式的园林里太行文化有一个什么样的呈现和表达,需要有一定的挖掘,这在建筑设计中是有所体现的。前期的分析得出,太行山和其他的山是有一个区别的。它是划分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一个天然的分界线,所以它从形态上来讲和其他的山有所区别,太行山比较平直和舒展。在河北华北平原这边呈现出一个断崖式的形态,而连接黄土高原的一边则是缓坡。所以它没有特别尖锐的山峰,都是连绵起伏、平直舒展的山峦。 中国的水是自西向东流,太行山脉里的水会冲刷出这些峡谷,峡谷里面有险峻峭壁的自然景观,同时也有太行八陉,就是通过山水冲刷出来的峡谷来沟通太行山。这也是太行山最重要的地貌特征,也就是说它平直舒展的天际线和峻峭的峡谷断面形成了它的地缘特点。这也是整个河北地区人审美的一个特点,可能并不是特别险峻的山脉,就像整个河北的审美情趣一样,需要的并不是非常夸张的装饰,而是平实朴素,平直大气的审美意向。

  2.2 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太行山所处的华北平原正好跨越了400mm的降水量线,这是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经常交汇的一个点。从这个角度来讲太行山也是两种文化相互学习和交融的地
方,所以太行山文化里面有一种文化交融的概念在里面。因此太行生态文明馆的建筑设计也要能表现出这样的意向。

  3 太行文明生态馆功能

  太行生态文明馆功能上是一个展馆,里面集合了主展厅、会议厅、多功能厅、媒体中心,整个园区的管理用房、办公室、还有面积很大的花卉展厅。同时在这个
场地里面还集合了一个湖区码头,以及一个沿湖的景观步道,功能具有综合性。

  4 解决总体策略和方案生成

  太行生态文明馆的主题是和经典有关的,秉承河北建筑设计研究院对河北地域建筑的研究和探索,经典的构图元素加上现代的建筑手法,因地制宜的赋予河北建
筑新的诠释。

  首先在场地上确定一个方形和圆形的基本构图(图3),这个方形也是对整个园区中其他场地的一个致敬和呼应,因为所有的中式建筑大部分是以矩形的构图或
者是长方形的构图完成的,同时方形的形态在结构形式也是最合理的一种。第二在这个场地里面做了一个弧线和矩形,产生一个包绕的关系,也形成水面和地面之间
的交叉,弧线有最大的延展面,所以将弧线面向水面,也是希望场地和水的关系能更加亲切,所以确定了这两个形态。

场所·文脉——关于太行生态文明馆的设计思考

图3 建筑基本构图

  在此形态上进行了一些变化,再往下是刚才提到的太行山地貌的特征,它有一个缓坡的倾斜,还有陡峭的岩壁划分了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所以把矩形做了切削,把其中一侧压到地面的高度,形成一个缓坡。另一侧以陡峭岩壁的形态出现,模拟太行山的山势。同时也应对了一个场地的需求,这个坡正好是面向湖面的(图4)。就这个建筑来讲,将来如果做成一个上人屋面的话,上人屋面正好和大的水面和景观有一个非常良好的互动。从一个简单的斜面来讲,不论是处理建筑功能还是整个环境的体量都可能过于单调,所以我们做了一些小小的变化,将这个矩形的一个角向上做了一个拉伸,沿对角线方向就会出现一个折面,丰富了建筑造型(图5)。同时沿湖面的这个锐角的角度也比较大,形成一定的标志性和纪念性。前面讲到的就是如何把人吸引过来,以及作为一个主展馆它的标识性是如何产生的。

场所·文脉——关于太行生态文明馆的设计思考

图4 体块切削

场所·文脉——关于太行生态文明馆的设计思考

图5 体块抬升

  测算这个矩形,如果是按照这个尺度来做的话,整个展馆做下来可能要做到20多m,将近30m,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体量。对核心的景观和湖面都会产生非常大的压迫。所以设计了一个下沉广场,以一个开放式的螺旋曲线连接到主体的园路。让主要建筑物有一层的空间是在地下的(图6),从正负零的方向来看建筑往下降低了6m,减少了体量的压迫感。因为整个建筑是做在采空区上的,给这个地基施加越多的重量,对基础和对地下的结构是越不利的。所以通过这个下沉广场,挖出
的土,挖走了多少重量,压上来的这个建筑几乎和它持平,不给采空区多余的负载。

场所·文脉——关于太行生态文明馆的设计思考

图6 下沉广场

  当然,园区还需要一个建筑和水的互动,这个互动并不是说从形态上做一个简单的互动,而是希望游人在进入这个园区时能有一个时刻在水边漫步的体验。所以我们设计了一个中心的庭院,这个庭院同样模拟了太行山这种被水冲刷出来的峡谷的状态。同时这个曲面是一个玻璃的内庭院,游人走到这里面通过场馆里面的参观,他是层层向上的,刚到下沉广场的时候是看不见水面的,通过一层的展区循环往上走,走到二层的时候通过玻璃面就能感知湖面了。再走到建筑最顶层的时候就可以达到湖区最高的制高点,园区景观豁然开朗,能看到整个场地,整个开场的水景(图7)。

场所·文脉——关于太行生态文明馆的设计思考

图7 屋顶观景平台

  下沉广场加上台壁,翘起的这个部分作为主入口,建筑走完了之后在屋顶又做了一个平台,也就是参观完最后一个展厅来到平台上可以俯瞰整个园区和整个湖面的景观,同时在斜的坡面上拾阶而下走到滨水湖景栈道上体验湖景的空间。也就是说它用一个完美的体量,应对了前面所有的关于场所和文脉的问题。

  从细节上说,外部幕墙附以凹凸线性变化的材质抽象表达太行山山峰凛冽、激越雄浑的风貌特征(图8),我们选择了一种横向线条的装饰混凝土板,因为整个建造和设计周期的时间,还是有一些遗憾的,木墙比较简单,只是将装饰板挂在上面。因为是园林博览会,所以我们设想把木墙的细节做一些处理,木墙上留一些天然缝隙,通过时间,通过下雨、刮风会有一些草籽留到里面,然后这个木墙上会自然生长出一些绿色的植物,这可以和建筑的绿色屋面形成一个呼应,就像太行山脚下的一块石头,上面长了青苔,给人一种自然的感觉,把整个场馆包裹起来。

场所·文脉——关于太行生态文明馆的设计思考

图8 外部幕墙

  5 设计总结

  太行生态文明馆是一个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建筑,它作为园区景观的一部分呈现出来,而非一个建筑。虽然它在园里面占据了最大的体量,但是通过种种手段它的体量被削减了。同时通过斜线和三角标志出了它的一些纪念性,包括它作为主展馆的标志性(图9)。

场所·文脉——关于太行生态文明馆的设计思考

图9 总平面图
 

  王新焱:大连理工大学建筑学硕士、河北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建筑师。2017年参与设计的中山博物馆在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评选中荣获优秀建筑工程设计一等奖,2018年参与设计的石家庄大剧院荣获河北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一等奖。

编辑:liq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江苏扬州:今年实施五大攻坚行动提升城市绿化

江苏扬州:今年实施五大攻坚行动提升城市绿化

城市道路绿化增绿行动。利用今年春季绿化黄金季节,针对城市道路绿化达标率、林荫路覆盖率等指标,全面开展道路绿化增绿提绿补绿,重点对87条道路的行道树“有绿无荫、有景少荫”、绿化品种单一等问题进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错落有致、层次清晰的道路绿化景观【详细】

北京昌平新城东区将打造滨水商业消费新地标

北京昌平新城东区将打造滨水商业消费新地标

昌平新城东区位于昌平区南邵镇,规划建设用地面积11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2万,围绕打造首都北部消费新地标编织街区控规已获批。未来,昌平新城东区将打造成为京北体验消费示范区、山水宜居典范城区、高水平综合服务承载区和智慧产研创新园区【详细】

南宁园博园举办“礼乐园博·南宁花朝盛典”

南宁园博园举办“礼乐园博·南宁花朝盛典”

活动期间,南宁园博园还举办了汉服新秀大赛、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礼、国风婚礼妆照展示、明制婚礼仪式典礼、六艺游园、书画体验、国风集市等精彩纷呈的活动,同时邀请众多知名国风模特参与表演展示【详细】

成都首届“最美公园”评选结果出炉

成都首届“最美公园”评选结果出炉

据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最美公园”评选范围包括23个区(市)县已建成开放的1514个公园,包括综合公园、口袋公园,还有郊野公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