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全面定调 展示文化生态价值
12月5日,《北京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和《北京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五年行动计划(2018年-2022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正式发布,文件明确了至2025年、2035年和2050年三个阶段对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中长期目标,并通过构建大运河文化带发展格局、抓好文化遗产保护、开展沿线环境整治、推进河道水系治理、梳理运河历史文脉、推进文化项目建设、提升旅游休闲功能、促进跨域交流合作、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为北京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定调。
关键词1:旅游
推出大运河旅游品牌
在业内人士看来,大运河文化带的历史渊源与文化价值均与河道密不可分,也正是因为这条河道,让大运河一度展现出辉煌的生命力。而此次《规划》和《行动计划》中,开发重点游船通航河道也是重点领域之一,包括提升南长河旅游品质,确保通惠河部分河段、潮白河部分河段、北运河通州段实现游船通航,以游船线路串联展示大运河文化生态价值。
今年10月3日,京杭大运河(通州城市段)正式开通旅游航运,途经通州奥体公园、运河文化广场、大运河森林公园、运河商务区,可饱览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旖旎风光。北京市发改委二级巡视员王颖捷介绍说,已率先通航的北运河北关闸至甘棠闸段全长11.4公里,其余29公里将于2021年6月前实现通航。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认为,游船通航对大运河的文化保护传承有重要意义,“首先,只有达到能够有游船通航的标准,大运河的水系才算真正贯通,尤其是北京段的大运河水系才算真正贯通。所以通航意味着硬件环境的改善。其次,游船可以增加游客更多的体验和参与感,对于传播弘扬大运河文化有非常直接的积极作用”。
对于大运河的旅游开发潜力,此次规划提出要挖掘旅游休闲资源,打造大运河旅游精品,依托大运河文化内涵,丰富旅游内容,提升服务品质,推出大运河旅游品牌,提高大运河文化旅游的影响力。
关键词2:文化
保护和整治重要点段历史风貌
按照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北京近年来在加强全国文化中心功能建设的路上不断前行,大运河文化带也是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重要支点。
为了更好地支撑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进一步彰显大运河文化带承载的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创新文化,截至目前,相关政府部门已历时两年多完成了万寿寺周边腾退搬迁,下一步将加强万寿寺保护修缮,全面对社会开放,更好展现古都文化风采;此外,南锣鼓巷雨儿胡同修缮整治提升任务基本完成,胡同肌理和历史风貌得到有效保护,重新恢复了四合院的传统规制格局,院落房屋修旧如旧,彰显出四合院的京味文化魅力;而在传承弘扬中华文化方面,还将发挥各类学术团体、研究机构的作用,充分挖掘大运河文化内涵,大运河文化价值更加彰显,大运河文化品牌逐步树立。
据《规划》及《行动计划》显示,大运河文化带将全面保护大运河沿线历史文化遗址遗迹,实施重要点段历史风貌保护和整治。讲好大运河历史文化故事,挖掘大运河承载的历史文化精髓,增强大运河文化的社会认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持续优化沿线公共文化设施布局,满足市民不断提升的文化需求。
据北京市文旅局副局长王粤透露,市文旅局也正积极为大运河文化带作品搭建演出平台,推动与大运河文化带相关的主题剧目优先进入展演活动。其中在2019年6月,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北京市剧院运营服务平台推出“一城三带舞台艺术作品展演”板块,公开征集与大运河文化带相关的主题剧目,有北京交响乐团策划创排的交响乐《京杭大运河》、北京物资学院原创舞剧《运》等剧目参演。下一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将创造更多机会,鼓励这些作品多演出、常演出,全面展示与大运河主题相关的舞台艺术创作成果。
与此同时,大运河沿线的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加快建设,截至今年9月底,实验区文化企业注册数达到3.48万家,引进了央视频等一批重点文化企业落户,今年1-9月,实验区规模以上文化产业单位收入占全市文化产业收入的比重达到9.4%,辐射带动了沿线文化产业发展,创新文化持续焕发生机。
关键词3:生态
塑造运河生态景观
此次《规划》及《行动计划》对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提出了“四个运河”重点任务,其中包括“塑造运河生态景观,建设美丽运河”,并提出改善大运河生态环境,全面提升大运河水系水质,实现沿线污水全处理,河道水体全面还清,水环境监测全覆盖,水生态环境根本性改善。构建大运河生态文化景观廊道,根据不同河段景观特色,系统绿化大运河两岸,增彩延绿,提高重要河段和节点景观水平,营造步道、文道、绿道融合连通的文化景观廊道。
据悉,为了增强民生福祉,近年来北京市相关政府部门围绕改善水环境质量,提升两岸景观进行诸多布局。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名杰表示,现阶段大运河生态环境整治取得明显进展。“北运河通州段11.4公里游船通航完成第一阶段目标,北运河河道治理、两岸景观提升等工作顺利推进。对大运河有水段实现监测全覆盖,2017年以来,全面监测大运河文化带涉及的26个断面,并完成沿线污染溯源工作,北京段大运河水质得到明显改善。”
“下一步,北京市水务局将持续推进温榆河综合治理工程和北运河(通州段)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工作,确保城市副中心防洪安全,改善城市副中心水生态环境,并为实现北运河(通州段)全线游船通航奠定基础。同时,推动通州区加快通惠河水环境综合治理二期工程建设工作,推动朝阳区、通州区等加快实施萧太后河综合治理及景观提升工程、坝河综合治理及景观提升工程、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等河道整治项目。此外,还会加快编制潮白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规划,推动潮白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建设工作,并加快北运河甘棠及榆林庄船闸的建设工作。”北京市水务局规划科技处副处长朱铭捷如是说。
关键词4:协同
加快京津冀联动效应
现阶段,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也在实现京津冀联动效应。过去数年间,在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方面,京津冀三省市联合组织推出了“京津冀运河文化展”,签订了《北运河开发建设合作框架协议》,为携手开展北运河综合治理、推动北运河游船通航创造条件。
此次《规划》及《行动计划》指出,将依托大运河沿线省市历史文脉一体的优势,扩大沿线省市文化交流合作,共同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积极争取国家支持,与天津、河北共同挖掘北运河历史文化,按照统一标准,加强大运河水环境保护,整体塑造大运河沿线风貌,推动实现游船通航。
颖捷表示,“全国各省市都有自己的特色作法,我们要齐心协力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进一步擦亮国家文化符号”。
编辑:liqing
相关阅读
江苏扬州:今年实施五大攻坚行动提升城市绿化
城市道路绿化增绿行动。利用今年春季绿化黄金季节,针对城市道路绿化达标率、林荫路覆盖率等指标,全面开展道路绿化增绿提绿补绿,重点对87条道路的行道树“有绿无荫、有景少荫”、绿化品种单一等问题进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错落有致、层次清晰的道路绿化景观【详细】
北京昌平新城东区将打造滨水商业消费新地标
昌平新城东区位于昌平区南邵镇,规划建设用地面积11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2万,围绕打造首都北部消费新地标编织街区控规已获批。未来,昌平新城东区将打造成为京北体验消费示范区、山水宜居典范城区、高水平综合服务承载区和智慧产研创新园区【详细】
南宁园博园举办“礼乐园博·南宁花朝盛典”
活动期间,南宁园博园还举办了汉服新秀大赛、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礼、国风婚礼妆照展示、明制婚礼仪式典礼、六艺游园、书画体验、国风集市等精彩纷呈的活动,同时邀请众多知名国风模特参与表演展示【详细】
成都首届“最美公园”评选结果出炉
据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最美公园”评选范围包括23个区(市)县已建成开放的1514个公园,包括综合公园、口袋公园,还有郊野公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