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视角揭示世界级城市群中的成都使命——东西牵手“沪成河” 成渝“双核”同联动
据麦肯锡预测,到2025年,全球600强城市将贡献全球GDP的60%。在最新的城市竞争格局下,世界级城市群对全球资源的支配和控制能力正在不断加强,全球价值链高端要素不断向世界级城市群聚集。区域综合实力的竞争,正越来越体现在城市群能级的竞争上。
中国经济的发展是世界经济发展格局变化与中国改革开放释放出来的巨大活力相结合的产物。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区域协调发展亦提出了新的要求。12月16日,第24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指出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
作为对接世界经济的大舞台,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三大城市群已经成长为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巨擘,是中国最具国际性和代表性的城市群。如何从这些城市群的发展路径中探索出属于成渝城市群的更多智慧?而作为成渝城市群的“双核”之一,成都在成渝城市群建设中又要如何发挥作用,推动城市群向世界级跃升?
另一方面,基于地缘位置的城市群建设虽然是城市发展规律、新一轮城市化带来的客观结果,但打破地缘限制、城市之间跨地域创新合作却不为另一种区域合作的思路。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成员、上海财经大学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学良就建议道,在成渝城市群的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成都的龙头作用,促进沪蓉之间的新型城市合作。
具体而言,他建议道,首先要加强走廊和经济带发展,打造上海与成都东西联动的“沪成河”。
其次,可借鉴上海与大连的对口合作模式,唱响沪蓉联动的“双城记”。
据了解,成都与上海在历史文化、商业文明、自贸试验区建设、枢纽经济、资源禀赋、城市功能与发展水平方面有很多共同特征,也有许多直接的联系,可与上海实现远距离资源互补经济协调的新型城市合作,并以点带面带动成渝与长三角城市群发展。
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城市群怎么做?
互动的区域发展模式各有特点
长三角地区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点,经济总量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在中国区域经济蓝图中可谓举足轻重,而其正在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先行经验,也成为了国内其他城市群学习借鉴的对象。张学良表示,当前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已进入新阶段,“应该从历史维度、现实要求、国际比较、未来趋势等多角度对其未来发展进行思考与谋划。”他进一步分析道,“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在适当的时机进行引导和规划,并且是市场主导在前、政府引导在后,这也是长三角地区几十年来形成的经验。”
在政府引导方面,长三角地区形成了多个维度的政府合作机制,同时让行业协会、学者智库等“走在前面”,充分发挥第三方作用。另外一类就是各城市间良性合作,用张学良的话来说就是,“大树底下好乘凉、大树底下好长草”。他认为,经济实力强的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也强,这是长三角经济增长密钥。
湾区是指由一个海湾或相连的若干个海湾、港湾、临近岛屿共同组成的区域。纵观纽约、旧金山、东京三大世界知名湾区,湾区早已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技术变革的领头羊。“思想永远是在行动前面。”在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武良成看来,粤港澳大湾区要探索出有自己“标签”的发展路径,就要发挥粤港澳三地差异化优势,促进资源要素充分流动,取得协同效应。
“京津冀地区近年来积极推进协同发展,在交通基础设施和环境改善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陈剑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京津冀空间协同发展、城镇化健康发展对于全国城镇群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突出示范意义。”
对成渝城市群有何借鉴之处?
“双核”联动,发挥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成渝城市群建设要主动作为,顺应城市发展规律,赢得新一轮城市化发展的红利。”在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研究员易小光看来,以成渝城市群等为代表的西部地区城市群(都市圈),将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新动力与增长极,也将成为带动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小康、奔向现代化的重要示范。
陈剑指出,“就像北京之于京津冀地区,成都、重庆在成渝城市群内的首位度非常高,而次中心城市却不发达。”他建议道,在建设成渝城市群的过程中,要注重发挥成都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而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研究员李霞同样认为,建设成渝城市群,需要成渝“双核”联动。她表示,这是规律使然、特征所在、趋势所向、现实所需。
李霞用三个关键词给出了具体建议:共同向上争取、对外畅通发展、对内联动共兴。她进一步解释道,“向上共同争取,就是要共同向国家争取创新大装置、大设施、大平台落户成渝,积极争取国家政策资源倾斜等;对外畅通发展,是指共建世界级机场群、西部陆海大通道,畅通链接其他城市群的通道;而对内联动共兴,则是要促进产业联动协作,优化城镇体系、推动内部交通网络化。”
而武良成则表示,成渝城市群未来的发展一定要“敢想”,以体制机制来衔接引导,要找到属于自己的特色,实现和周边区域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同样,对于成渝“双核”的成渝城市群,要克服“双头垄断型”的模式,争取形成体制上新的更高的机制。“成渝城市群已经有很好的基础,成渝也一定是需要合作的。”
成都应当有何作为?
顺应发展规律 塑造核心功能 加强产业协同
作为“双核”之一,成都要在成渝城市群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建设更高能级的全球城市,推动城市群向世界级跃升。对此,李霞建议,成都可以从三方面发力,来塑造成都的核心功能。这三方面分别是:增强资源要素配置功能、发挥创新策源功能、突出国际消费中心功能。
“在协同发展的过程中,产业的协同推进十分关键,要发挥成渝‘双核’联动的效应,让创新成为成都经济增长的源泉。”陈剑建议道,“要充分发挥成都宜居宜业的城市特质,要利用这一特质吸引更多的国内外优秀人才、创新人才来蓉投资兴业。”他表示,“一流人才能带来持续创新,为城市发展提供持续动能。”
“都市圈是城市群的核心承载区域。”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城市与服务经济研究所所长刘军伟表示,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建设成都现代化都市圈,是推动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和建设成渝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举措,更是成德眉资四市协同发展的现实所需。他指出,成德眉资在同城化顶层设计、交通通道共建、产业协同发展、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刘军伟认为,“下一步,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建设成都现代户都市圈需要正确的处理好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域、中心城市与腹地城市、竞争与合作、政府与市场、长期与短期5对关系。”而在具体推进过程中,应在点上实现项目合作突破,在轴上实现产业分工协作、在面上实现设施和服务共建共享,形成点-轴-面多维一体的同城化发展体系,共建成都现代化都市圈。
编辑:杨赓
相关阅读
江苏扬州:今年实施五大攻坚行动提升城市绿化
城市道路绿化增绿行动。利用今年春季绿化黄金季节,针对城市道路绿化达标率、林荫路覆盖率等指标,全面开展道路绿化增绿提绿补绿,重点对87条道路的行道树“有绿无荫、有景少荫”、绿化品种单一等问题进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错落有致、层次清晰的道路绿化景观【详细】
北京昌平新城东区将打造滨水商业消费新地标
昌平新城东区位于昌平区南邵镇,规划建设用地面积11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2万,围绕打造首都北部消费新地标编织街区控规已获批。未来,昌平新城东区将打造成为京北体验消费示范区、山水宜居典范城区、高水平综合服务承载区和智慧产研创新园区【详细】
南宁园博园举办“礼乐园博·南宁花朝盛典”
活动期间,南宁园博园还举办了汉服新秀大赛、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礼、国风婚礼妆照展示、明制婚礼仪式典礼、六艺游园、书画体验、国风集市等精彩纷呈的活动,同时邀请众多知名国风模特参与表演展示【详细】
成都首届“最美公园”评选结果出炉
据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最美公园”评选范围包括23个区(市)县已建成开放的1514个公园,包括综合公园、口袋公园,还有郊野公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