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考:时空大数据,可以更智慧
编者按:疫情大考,考验治理,也考验智慧。在这场大考中,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大展身手,用智慧和行动交出了一份可圈可点的答卷。相较于现实需求,地理信息数据应用还有巨大空间潜力,新技术融合尚在路上。我们当适时总结经验,积极探索,推进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在新时代的跨越式发展。
与病毒赛跑,新技术新装备大显身手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对各行各业真本领的一次检验。特别是在关键地区、关键时点,分分秒秒都是与病毒战斗,甚至是与死神赛跑。在急难险重的任务面前,先进的技术与装备能够极大地提高效率,降低一线工作者的感染风险。在这次检验中,测绘地理信息行业显示出科技创新优势,新技术、新装备为疫情防控工作保驾护航。
武汉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的建设,让世界看到了“中国速度”,也看到了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这枚“推进器”。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卫星信号强,定位精度高,使得多数测量都是一次性完成,节省了大量时间,为医院建设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火神山医院建设过程中,航天遥感技术不仅向公众展示了建设的快速进展,也解除了人们关于水污染和地质稳定性的疑惑。根据卫星影像分析,火神山医院附近的水域没有形成明显的浑浊度带,近岸和中心水域水体光谱信号均没有明显变化,说明施工过程对该水域没有产生较大的水环境影响;该区域未见明显的表面沉降或位移信号,说明地基稳定,可以支持快速、高强度的施工。
而在被称为西安“火神山”的西安市公共卫生中心项目应急院区建设中,陕西省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技术人员使用此系统提供的网络实时动态测量方法,迅速测定了130多个精确的界址点、放样点、无人机像控点的三维空间坐标,平面精度优于3cm,高程精度优于5cm。这一技术不仅极大减少了测量人员投入,还将传统测量方法5~7天的测绘工期压缩到48小时以内,为后续施工提供了精准高效的基础保障。
无人机在各地疫情防控中也扮演了“奇兵”角色。通过卫星导航精准定位,工作人员可操控无人机抵达很多防疫车无法抵达的地方,进行巡查监控和防疫消毒,让防疫无死角,并有效解决了设备缺乏、人手不够等问题。
首届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的举办地浙江德清,拥有300余家地理信息企业。在这场战“疫”中,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积极研发疫情防控相关技术,疫情防控信息实报技术、疫情监测指挥一张图、体温智能监测技术……这座地理信息小镇,就像是我国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缩影。近年来,我国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快速发展,科技创新氛围浓厚,成果显著,许多技术装备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平时功夫下足了,才不会“书到用时方恨少”。通过这次疫情防控可以看出,关键时刻要想有拿得出、用得上的绝招,还得靠平时扎扎实实科技创新的积累。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应当将科技创新进行到底,国家层面做好战略引导,搭建平台,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激发创新活力。
提供“最强大脑”,在跨界融合中彰显地理信息价值
“要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充分运用大数据分析等方法支撑疫情防控工作。”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提出的要求。
此次抗击疫情,大数据等技术为科学精准防控提供了关键支撑,而其中的基石就是地理信息数据。从辅助政府部门决策到服务群众做好个人防护,地理信息数据如同“最强大脑”的中枢神经,无处不发射威力。
2月17日,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成立了疫情防控大数据信息工作专班。依托地理信息数据,一张大屏就是一张作战地图,屏幕上各种不断变化的数字为指挥部下达封闭小区、调配医护人员、扩充病床等命令提供着重要依据。
同样,“黑龙江省疫情防控辅助决策系统”被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联防联控第八指导组点赞。指导组在调研后认为,此系统以地理信息数据为基础,集成每日疫情变化数据,通过各类信息图表、热力图、空间分布图等形式,直观提供了疫情发展、控制情况分析平台,为省市县各级疫情防控指挥部门辅助决策分析、实施分区分级管控提供了精准支撑。
而在重庆,市民们打开手机上的疫情地图,就能查询周边确诊病例及活动轨迹,还可查询医疗资源情况和全市疫情发展情况。这些功能的定位精度甚至到了小区内的某一栋楼。重庆市地理信息和遥感应用中心利用该市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数据库以及时空大数据平台,依托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官网、各区县政府官网等渠道的公开数据,广泛收集整理疫情信息,通过数据每天动态采集更新并融合行政区划、居住小区等信息,形成了高精度、高准确度疫情时空专题数据。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基于天地图研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分布”专题地图,直观展现新冠肺炎疫情的分布、数量、变化趋势等信息。为了方便用户了解和判断身边疫情,合理安排工作生活,该专题对全国范围的“病例活动场所”进行了精准的定位与展示,每一个地点都准确定位到了所在小区或者村庄。与此同时,各省也陆续上线所辖地区的“疫情地图”,方便社会公众及时获取最新疫情在地理空间上的实时动态,支撑和保障防疫工作。
春节前后离开武汉的500万人去哪了?对于全国人民最关切、对各地制定防控措施至关重要的这个问题,也是时空大数据在第一时间告诉了我们答案。
数据是“死”的,如何创新方式、开拓思路,将其用“活”至关重要。透过这次疫情防控,我们不难看出,地理信息数据在国家治理和公众生活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测绘地理信息行业所进行的有益探索,值得好好总结。地理信息数据依然有很大潜力有待挖掘。促进地理信息技术与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深度融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地理信息数据的价值。这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经受战“疫”洗礼,智慧城市建设迎来新契机
疫情地图,是智慧城市的一种应用。近年来,各地都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绝大部分城市都建立了数据中心和信息平台,努力推动治理现代化。但透过这次疫情,我们看到了智慧城市发挥的作用,也看到了其短板。比如疫情防控初期对于资源的分配不够合理;有些地方连“预定口罩”“线上收治登记”等一些基本功能都无法实现;大多社区信息填报依然使用纸质表格……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有些城市各部门、各行业的业务与数据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联互通,无法形成合力;使用传统静态数据源时效性差,在快速建立危机事件预警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上遇到困难。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首席经济学家李铁指出,这次疫情提醒我们,面对未来的城市社会治理和公共卫生安全等一系列问题,智慧城市建设必须更多依赖于新技术和新信息源,那就是以互联网、移动数据以及手机信令的空间位置信息为基础、以所有个体用户为主体形成的信息源和数据源。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家耀认为,智慧城市的构成一定要建设像大脑一样的平台,其核心就是由时间和空间构成的时空大数据,并且对数据进行深加工。分析和决策都在这个时空大数据里进行,各部门、各行业都在这个时空大数据里面开发自己的系统。他提出,建设智慧城市,要做好个性化的、长期的顶层设计,针对城市公众、政府、企业的需求,以科学和系统工程的思路,做好智慧城市的规划和建设。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同样认为,智慧城市建设需要根据每个城市的特点,做好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建立智慧城市运营中心和运营脑,让城市智能起来。要借助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实现政府管理、经济发展和民众生活模式的转变。智慧城市对经济转型发展、城市智慧管理和对大众的智能服务具有广泛前景,能够使得人与自然更加协调发展。
正是因为通过疫情防控,更加意识到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性,2月10日,上海市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坚持全市“一盘棋、一体化”建设,更多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手段,推进城市治理制度创新、模式创新、手段创新,提高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当我们的城市足够“智慧”,我们才不会再惧怕突发事件的考验,才能够及时发现风险并将其遏制在萌芽阶段。相信经过这场“战疫”的洗礼,必将有更多城市像上海这样行动起来。
编辑:周星宇
相关阅读
江苏扬州:今年实施五大攻坚行动提升城市绿化
城市道路绿化增绿行动。利用今年春季绿化黄金季节,针对城市道路绿化达标率、林荫路覆盖率等指标,全面开展道路绿化增绿提绿补绿,重点对87条道路的行道树“有绿无荫、有景少荫”、绿化品种单一等问题进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错落有致、层次清晰的道路绿化景观【详细】
北京昌平新城东区将打造滨水商业消费新地标
昌平新城东区位于昌平区南邵镇,规划建设用地面积11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2万,围绕打造首都北部消费新地标编织街区控规已获批。未来,昌平新城东区将打造成为京北体验消费示范区、山水宜居典范城区、高水平综合服务承载区和智慧产研创新园区【详细】
南宁园博园举办“礼乐园博·南宁花朝盛典”
活动期间,南宁园博园还举办了汉服新秀大赛、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礼、国风婚礼妆照展示、明制婚礼仪式典礼、六艺游园、书画体验、国风集市等精彩纷呈的活动,同时邀请众多知名国风模特参与表演展示【详细】
成都首届“最美公园”评选结果出炉
据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最美公园”评选范围包括23个区(市)县已建成开放的1514个公园,包括综合公园、口袋公园,还有郊野公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