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如何应对疫后旅游需求反弹

2020-04-07 10:29:57    作者:王小莉     来源:大地风景     浏览次数:

  近期,相信大家也会注意到,对于新冠疫情结束后旅游业如何发展的判断分析非常多,本人也持乐观态度,因为旅游业的高敏感性以及如今庞大的市场基础,相信疫情得到根本性控制后,很快将迎来旅游业的强势恢复。文旅部已经发布了景区复工后的疫情防控指南,旅游需求的暂时压制,势必将在疫后聚集爆发,旅游业迎来触底反弹。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景区应该如何应对?下面重点从稳住现金流、振兴计划、数字云科技、文旅消费电商化、项目建设、产品运营、夜旅游打造、品牌矩阵构建、基础设施完善、综合管理服务能力的提升等十个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招:千方百计稳住现金流

  疫情按下“暂停键”,景区收入进入“空窗期”,保住自己的现金流,能坚持下来,这是首要的。国家各级政府已经出台了税收减免、金融贷款支持等相关纾困措施,景区应充分利用好这些措施,度过眼前难关。同时积极开源节流,压缩不必要的开支,缩减成本以及制定一些回收现金流的措施,比如预售未来一年景区门票等措施,快速回流资金。同时密切关注债市表现,防范信用风险和金融风险。

  第二招:抓紧制定振兴计划,应对未来的“抢人大战”

  疫情结束后,景区至少需要一年恢复期,振兴计划应针对不同时段、不同客群、不同地域,分别进行不同的措施。

  五一前后这段时间段,重点瞄准本地及周边的周末近郊自驾游市场,大概率上5月份将成为疫情后旅游市场复苏的一个重要转折期,设立5月为“惠民月”,提前制定各项优惠打折促销措施,例如,对全国医务工作者、警察免票三年,对本地游客免票至4月底,为疫情后的旅游市场整体复苏创造有利局面。而针对国庆节、双十一,主打健康牌,在民宿酒店及餐饮方面针对性制定优惠措施。针对旅行社等渠道端的合作方面,实施“减、免、补、送、奖”,即门票预购进行直接打折、免保证金、广告补助、新签约的直接送、完成好的渠道商实施奖励。可以说关乎生死,营销战一触即发。

  第三招:用数字化云科技武装自己

  “宅”家生活方式的现实情况,加速催生了各类的“云”方式的到来,“云办公”、“云课堂”、“云会诊”等等,随着5G商用落地,文化和旅游产业领域,政府和企业也都主动上云,打造升级线上产品,发力线上服务。技术升级推动数字文旅更加丰富多元。在博物馆、美术馆、景区相继关停后,各类VR/AR技术的应用,必将使得云看展、云论坛、云讲座、云娱乐、云景区、云旅游大放异彩。

  相信大家都看到了应对疫情,浙江省的“智慧化、精准化的防控举措”,硬核举措赢得全国人民点赞。这就是大数据的魔力,经过整合碎片化数据,通过数据精准计算,能及时破除信息孤岛,构架起管理运营的高速路,给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大数据系统今后也将成为景区标配,例如客流监测预警功能,便可基于当前数据,预判景区未来2小时的即将到达人数,根据定位了解人流密集处,并调度相应服务去疏导拥挤,降低因流量过大导致的安全风险。目前一些户外自然生态类景区已陆续复工,管理上基本上以50%的承载量作为上限,那么智慧化的客流检测预警尤为重要了;比如人脸识别技术用于自助购票、无人酒店、酒店预订、无人超市、刷脸入园等智能化服务,满足了游客购买产品的便利性,最大程度扩充了产品信息与渠道、最大限度压缩了中间环节的成本。

  第四招:多样化工具,推动文旅消费电商化

  疫情爆发后大家可以看到全社会各个行业对小程序的接受度,提速十倍二十倍,原来大量的线下企业,已经在快速布局线上业务,例如同程度假卖菜一天收入上亿元,恒大在网上卖房三天卖掉400多套。即便没有疫情,景区实际上也应抓紧布局自己的线上产品,只是疫情的到来加速了景区以及全行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可以预见未来一到两年将大量爆发在线博物馆、在线美术馆、在线影剧院等虚拟游览VR体验、沉浸式的产品类型。

景区如何应对疫后旅游需求反弹

  百度发布的2019内容创作年度报告显示,短视频应用用户规模已经达到5.94亿,占整体网民规模的比例高达74.19%,因此应利用社交电商的购买转化率高这一特点,积极利用粉丝经济、私域流量KOC进行精准营销,通过线上产品开发旅游新服务,让私域流量变现,比如开通景区老板直播平台,扮演线上导游和线上旅游推荐的角色;比如培养景区自己的“李子柒”,提升粉丝与景区的黏性,挖掘自身特色成为线下导流的端口。

  第五招:储备项目、积蓄后劲

  疫情过后景区急需恢复现金流,同时应对市场对品质化的需求提升,把项目建设作为景区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重点抢抓一批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的“短平快”增收项目,谋划一批精品项目。在旅游市场复苏最初期,游客更倾向于2小时车程内的周边自驾游的方式,因此,接触自然、户外运动将成为疫情后的热点旅游项目。比如自驾车营地、移动式度假屋、集装箱、帐篷营地装备。此外从长期来看,户外运动、自然科普、避暑避寒、康养度假以及功能医学相结合的疗愈度假等方面也将迎来爆发期。

  第六招:搭建“弱门票化”的盈利模式,做好景区的“微度假”产品

  长期来看,整个消费群体本身的消费诉求不会改变、消费喜好的升级趋势不会改变,中国游客的出行习惯不会受到太大影响。特别是我们国家正处于整体人口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大的升级机遇期,人们对健康、自然生态、美好生活品质的向往,处于不断提高中,目前的休假制度直接决定了未来满足“2.5天小短假”、位于大都市周边、决策成本较低、高频次消费这些特征的“微度假”产品,将成为未来很长时间景区目的地重点争夺的蛋糕。

景区如何应对疫后旅游需求反弹

  因此对景区来讲,研究针对微度假客群的产品研发,做符合他们需求的高质量供给,是成功的关键,重点抓住内容植入和场景营造两大方面。内容植入方面,系统梳理品牌故事、研究盈利模式、创新产品开发、进行特色经营、关注游客体验等关键点;而场景营造方面,以“创新IP做秀场”、“用全天候做全景”、“用体验做吸引”、“用商业做延伸”四大策略,进行系统性策划。未来景区开发运营上,应越来越重视弱门票化的盈利模式搭建,通过目的地酒店、网红地标、戏剧化沉浸式的街区营造等去系统化实现景区文化之魂的塑造。

  第七招:打造沉浸式的“灯光奇幻演艺”活动,激活景区夜游

  夜旅游已经越来越成为景区的标配,因为夜旅游已经成为文旅消费升级的一把利器。迪士尼乐园作为全球主题乐园的典范,号称“全世界最快乐的地方”,迪士尼的夜场甚至比白天更具吸引力,灯光融合水秀,打造日夜联动的视觉盛宴《天幕水极》,白天,中心湖面呈现一场360°全景观赏的音乐喷泉景观,夜晚,《天幕水极》运用水幕、喷泉、音乐、全彩激光、3D影像、焰火等国际最新的多媒体艺术和技术成果,讲述少年“羽”的理想与爱情,为游客呈现水火交融、电光流影、时空穿越的3D全感官浸入式震撼水秀体验。

  珠海长隆海洋王国的烟火秀作为晚间常规项目,凭借极致的感官体验,成为景区的压轴项目。大型烟花表演,融入150架无人机演出、绚丽的激光与宏大的爆破场景、高难度的水上飞人演出、特技摩托艇与“鲸鲨”飞驰,共同组成了一场激情澎湃的《海洋保卫战》。

  2019北京世园会的“奇幻光影森林”,以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山海经》作为创作灵感来源,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奇观想象魅力,以《山海经》中的奇花异草、珍禽异兽为角色,坐落在自然园林环境中,依托虚拟视觉与人机互动技术,游客可以体验到神兽的复活与绚丽的奇幻光影表演。

景区如何应对疫后旅游需求反弹

  还有去年故宫举办的上元灯会,古北水镇的提灯夜游司马台长城,国外的新加坡、泰国和魁北克的夜间动物园,韩国的“夜行”,美国亚特兰大植物园的“琉璃植物展”等,都是极佳的夜间旅游创意案例。

  第八招:内容为王,依托文创,构建品牌矩阵,孵化超级IP

  在本次疫情中北京戏曲博物馆最近推出的脸谱口罩,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推出的熊猫口罩,故宫推出的诗词口罩等等,都有望成为疫后的景区网红爆款文创产品。这些文创产品抓住了一个特点,就是高关注度、符号性强、高频消费的流行产品。

  从故宫文创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从网红爆款到品牌矩阵再到超级IP的孵化的整个过程,从玩“皇帝卖萌”系列,到玩“宫廷文化集体卖萌系列”,到如今故宫文创已覆盖全品类的文具、生活用品、家居、服装首饰、化妆品、创意出版,表达了对东方文化对生活美学的价值观的诠释,超级IP的孵化过程形成了忠诚粉丝群体。

  第九招:快速提升和完善景区基础设施

  这次疫情是对景区的打击,也是景区的蓄力期,这段时间谁准备得好,谁才能迎来疫后旅游反弹期的爆发,是吃“苟且红利”的好时机。因此,在这段时间各景区应做好自我提升,尤其对于原计划创建A的景区,在疫情期间做好硬件和软件恢复,在疫后恢复初期利用建设成本较低,快速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建设,打响最快的提质升级战,以更好的状态来迎接人流的爆发。同时呢,这段时间也是进行创A保A的一个机遇期关键期,国家文旅部也会出台一系列特殊时期的特殊政策,比如原来创5A 每年每个省只给1个名额,那么未来一年2020-2021年,很大程度上会给予政策倾斜。

  第十招:加强景区人才培训,提升综合管理与服务能力

  疫情过后景区会迎来游客量的井喷期,景区应该加强内部人才培训,高效率、高要求、高标准的处理各种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围绕旅游景区复合型人才的各种能力培养,实行景区管理人员职业资格证制度,使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职业教育和培训相结合,如景区职业经理人、经营师、管理师、营销师、策划师、培训师等。尽快提高我国景区行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此次疫情暴露出许多景区在应急处理上并不是很完善。比如票务系统不完善、医疗设施设备不足、应急处理能力弱等一系列问题,疫情结束后,景区亟待提升整体的综合管理与服务能力。建议对照A级景区管理标准细则,全面提质。

  萧条是成长的机会,企业在不景气的情况下,正好有时间来增强体质,为下一次飞跃积蓄力量。“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让我们共同期待文旅产业“重启”后的大繁荣!

编辑:liq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江苏扬州:今年实施五大攻坚行动提升城市绿化

江苏扬州:今年实施五大攻坚行动提升城市绿化

城市道路绿化增绿行动。利用今年春季绿化黄金季节,针对城市道路绿化达标率、林荫路覆盖率等指标,全面开展道路绿化增绿提绿补绿,重点对87条道路的行道树“有绿无荫、有景少荫”、绿化品种单一等问题进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错落有致、层次清晰的道路绿化景观【详细】

北京昌平新城东区将打造滨水商业消费新地标

北京昌平新城东区将打造滨水商业消费新地标

昌平新城东区位于昌平区南邵镇,规划建设用地面积11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2万,围绕打造首都北部消费新地标编织街区控规已获批。未来,昌平新城东区将打造成为京北体验消费示范区、山水宜居典范城区、高水平综合服务承载区和智慧产研创新园区【详细】

南宁园博园举办“礼乐园博·南宁花朝盛典”

南宁园博园举办“礼乐园博·南宁花朝盛典”

活动期间,南宁园博园还举办了汉服新秀大赛、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礼、国风婚礼妆照展示、明制婚礼仪式典礼、六艺游园、书画体验、国风集市等精彩纷呈的活动,同时邀请众多知名国风模特参与表演展示【详细】

成都首届“最美公园”评选结果出炉

成都首届“最美公园”评选结果出炉

据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最美公园”评选范围包括23个区(市)县已建成开放的1514个公园,包括综合公园、口袋公园,还有郊野公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