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建筑如何改造设计?南京城市更新不忘文化之根
最近这几年,南京越来越多的老建筑华丽转身,找到了新的用武之地。这些老建筑有的是工业遗存,有的是城市商贸发展的注脚,也是城市文化记忆的一部分。你对这些建筑的印象或许还停留在老厂房、老农贸市场上,但当你走进去却发现,它们也许是一座艺术馆、一座图书馆,或者博物馆、文创产业基地。相比于过去的一拆了之、或者作为仓库一租了之,现在通过精心定位、重新打造,很多老建筑在“城市更新”中变废为宝,让城市的旧记忆成为城市的新名片。
国家领军人才创业园。 南报融媒体记者 张华摄
南京白云亭文化艺术中心。 南报融媒体记者 张华摄
1 “城市更新”让老建筑重获新生
南京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工业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成为近代中国城市工业化转型的典型之一,也因此留下了大量的工业遗存。比如南京电影机械厂、南京卷烟厂、南京第二机床厂等等,这些工厂都曾创下辉煌的历史,尽管它们中的许多如今已经被人遗忘,但它们却在中国近代史上刻下了自己的深深烙印。
当年这些工厂的地理位置在南京城的边边角角,而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范围迅速扩大,旧工厂所在的位置也慢慢被划入到了城市核心区,且占地面积较大。城市的规划发展对老工厂提出了转型升级的新要求:不管是悄然退出舞台,还是腾笼换鸟后搬迁到郊区,都需要面对一个问题,如何处理失去了生产和经济效益的老厂房、老建筑?
最开始在我国很多地方,对老厂房大多是干脆一拆了之,另起高楼。但是在世界范围内,却有很多对老厂房成功改造再利用的案例。比如:以煤炭和钢铁为基础的德国鲁尔工业区,蜕变成工业文化新地标;轻工业和手工作坊扎堆的美国纽约苏荷区成了文创园等。
近年来,国人对历史建筑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各级相关部门陆续公布了多份历史建筑保护名录。例如:从2018年至今,中国科协已经发布两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其中涉及南京的有金陵机器制造局、江南水泥厂、中国水泥厂、津浦铁路、南京长江大桥等13处工业遗址。南京则早在2017年便公布了首批《工业遗产类历史建筑和历史风貌区保护名录》。
这也就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历史建筑不能简单地大拆大建,而是要在适当改造的基础上活化利用,让这些老房子得到更多的尊重,融入南京人的生活中。
如今,在南京,有很多老厂房被改造成了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成为文化旅游新地标。
中华门外的“金陵机器制造局”是全国重点文保单位,1865年,洋务运动代表人物李鸿章创办金陵机器制造局,这里成为中国近代民族军工的发源地之一。如今,这里的一排排老厂房成为“南京晨光1865创意产业园”。随着江苏省文化创意成果展示中心的入驻,让这里成为艺术展览、新品发布等文化交流的首选地。
老城南菱角市66号,一处红砖垒砌的老工厂。1896年,两江总督刘坤一在这里建成“江南铸造银元制钱总局”。1959年,南京第二机床厂在这里诞生。2012年,这处老旧工厂成为“国家领军人才创业园”(下文简称“国创园”),随着南京创意中心的落户,让这里悄然成长为创意产业聚集地……
这些鲜活的案例说明,从推倒重建,到小规模、分阶段和适时的渐进式改善,中国城市正在从急剧的变化走向了更加温和的“城市更新”之路。
何为“城市更新”?在普通市民的意识里,也许“城市更新”仅仅意味着老建筑不拆了或少拆了。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阳建强告诉记者,“城市更新”更强调盘活存量而非增量来获得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空间。“‘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城市发展中的自我调节机制,更是城镇化水平进入一定发展阶段后面临的主要任务。”
广电越界·梦幻城。 南报融媒体记者 张华摄
2 旧建筑改造的价值体现
老建筑,尤其是历史建筑,是“城市更新”中没有被抛弃的遗产。这些老建筑在城市化妆师的手下经过华丽转身。例如,2016年开园的“越界·梦幻城”距离国创园不到两公里,毗邻朝天宫,南京工艺装备厂的老厂房经过设计师的雕琢后,现如今变身为时尚秀场、影视拍摄取景地,吸引着游客、剧组的到来。
然而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周琦却告诉记者,不少老建筑在被改造成文化展示、旅游休闲等具有公共用途空间的过程中,有的改造会节约经济成本,而有的改造却反而比重建还要耗费更多。那为什么还要改造呢?
首先,旧建筑改造得以发展的最大推动价值无疑是经济价值。周琦告诉记者,城市老建筑中,有一些是没有达到预想的使用寿命的,“钢筋混凝土体系的建筑使用年限一般在50年到70年,砖木体系的寿命是70到80年。如果使用了5年、10年或者20年就被拆除了,会浪费大量的资源。”
其次,便是环保价值。“大气污染很大一部分就源于建筑垃圾污染,在建筑拆除的过程中,水泥等建筑材料的分散,会造成污染。”周琦说,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讲,旧建筑改造不但节约了资源,同时,也最大化降低了空气污染,改造后的建筑势必会做更多的绿化,这更给新环境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
最后,就是历史人文价值。老建筑都具有一定的历史性,时间给它刻上了历史的痕迹,作为时代的产物,它记录了城市的发展痕迹。英国作家约翰·罗斯金在《建筑的七盏明灯》中,把诗歌和建筑这两者看成是克服人类遗忘的有力征服者。从这个角度讲,每一栋历史建筑就好比一首珍贵的诗篇,历经岁月沧桑,最终汇成城市的史诗。所有建筑遗产都是人类记忆的守护者,它们时刻提醒着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里去。
周琦说:“其实历史建筑除了具有使用功能以外,它所承载的文化性也不可忽略。一个城市、一个街区的文化是由历史积淀而成的,不同历史阶段的建筑在高低错落间,拼接出了城市文化的丰富性、层次感。”从金陵机器制造局到晨光1865创意产业园,从江南铸造银元制钱总局到国创园,从南京工艺装备厂的老厂房到越界·梦幻城……不仅建筑本身的使用价值、经济价值得到了发挥,而且当人们行走其间,南京数百年的历史就在保留的建筑中静静被叙述出来。“所以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除了经济性因素考虑,我们尽可能地发挥它的文化价值。当几十个、上百个有特殊意义的工业厂房被保留下来,它们像工业博物馆一样,人们可以通过这些实体去认识南京上百年来的工业发展史。”
南京晨光1865创意产业园。 南报融媒体记者 张华摄
南京晨光1865创意产业园。 南报融媒体记者 张华摄
3 改造旧空间离不开政府和市场“两只手”
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如何去改造老建筑?改造成什么样?也是一个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上海社科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所长朱建江提出“城市更新”的目标应该是:改善不良的旧城环境,保护和恢复老城区的历史文化特征,保持和增强城市的社会文化品质,新建各种社会文化服务设施,提高城市的环境品质,构筑良好的城市形象。
南京白云亭文化艺术中心被不少业内人士誉为最佳的“城市更新”案例。如果时光倒回到1989年,经过这个地段,你可能会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人头攒动,吆喝声不绝于耳——你正身处一个庞大的农贸市场中央。这就是白云亭农贸市场,它曾是南京最大的“菜篮子”。经过设计师的雕琢,这里整合了城市规划展示馆、图书馆、美术馆、小剧场等功能,被改造成市民休憩文娱活动的空间。
通过白云亭农贸市场的改造,人们也发现,当建筑的功能作出改变,建筑本身和所在区域的历史记忆仍然能为后续产业提供精彩注脚。早期的白云亭市场,1—2层是商铺,3—5层是各个经营户的仓库。货物运抵5层的仓库,并不是靠吊车,而是卡车直接通过内部设置的坡道开进开出。在改造时,主设计师凌克戈给予了大胆想象——建造一个“坡道图书馆”。依坡而上,层层叠叠,林立的书架,盎然的绿植,从天井处直射下来的自然光线,让这里显得别样的静谧而舒适,但老居民依然会记得这里曾是一处交通坡道。
而对老工业基地、老厂房的改造,2019年国家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明确鼓励老旧工业厂区等改造为商业综合体、消费体验中心、健身休闲娱乐中心等多功能、综合性新型消费载体。可以说,为如何更好利用老厂房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和选择。
事实上,老厂房如何焕发新活力,成为消费新场所,南京也一直在因地制宜做探索。
江南丝绸文化博物馆就坐落在菱角市的国创园,除了展示一大批具有江苏特色的经典丝绸产品外,还在传承丝绸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开发了系列化、主题化的文创新品。同时,常年开展丰富多彩的丝绸文化互动体验活动,从而吸引了大批观众前来参观、交流和体验。现在这个博物馆群及秦淮周边文化旅游景点形成全域旅游的集聚效应,2019年全年参观数量超过4万多人次。
越界·梦幻城前身是南京工艺装备厂,老厂房带有高举架的空间和区位优势吸引了各类文化艺术展览在此举办。例如,2019年年底,“南京艺术‘书’展”就在这里举办,开展首日近2万名市民游客来此“打卡”。
现在,很多地方都在把老厂房改造成新的消费场所。然而老建筑往往面临着材料老化、设计落后,甚至结构安全性的问题,在改造中很容易由于开发力度过大,一不小心就“过火”,导致历史信息丧失过多。同时,由于老房子改造要求高,规划设计不合理、业态定位不清晰、经营管理不善就很可能导致经济投入和产出出现失衡。
旧建筑改造的成功与否,关键在哪里?周琦认为:“对历史建筑最有效的活化利用,是让它能在市场经济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这需要政府作为监管和决策方与市场主体联合发力。政府做引导、划红线,市场根据评估和调查去选择最合适的方式,才能让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走上正轨。”
随着城市的发展,今后还会有越来越多的老厂房退出历史舞台,走向新生。无论是变身为文创园、博物馆,还是影视取景地、会展场地,或者是其他的用途,以往的经验表明,老厂房要想成功蜕变,还需要各方遵循市场规律,因地制宜。
编辑:liqing
相关阅读
江苏扬州:今年实施五大攻坚行动提升城市绿化
城市道路绿化增绿行动。利用今年春季绿化黄金季节,针对城市道路绿化达标率、林荫路覆盖率等指标,全面开展道路绿化增绿提绿补绿,重点对87条道路的行道树“有绿无荫、有景少荫”、绿化品种单一等问题进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错落有致、层次清晰的道路绿化景观【详细】
北京昌平新城东区将打造滨水商业消费新地标
昌平新城东区位于昌平区南邵镇,规划建设用地面积11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2万,围绕打造首都北部消费新地标编织街区控规已获批。未来,昌平新城东区将打造成为京北体验消费示范区、山水宜居典范城区、高水平综合服务承载区和智慧产研创新园区【详细】
南宁园博园举办“礼乐园博·南宁花朝盛典”
活动期间,南宁园博园还举办了汉服新秀大赛、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礼、国风婚礼妆照展示、明制婚礼仪式典礼、六艺游园、书画体验、国风集市等精彩纷呈的活动,同时邀请众多知名国风模特参与表演展示【详细】
成都首届“最美公园”评选结果出炉
据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最美公园”评选范围包括23个区(市)县已建成开放的1514个公园,包括综合公园、口袋公园,还有郊野公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