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普贝思 丨送雨水回家——迁安海绵城市建设成果
今年4月,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海绵城市专家委员会主任任南琪带队的海绵城市专家组来到迁安,对当地的海绵城市建设成果检查验收,阿普贝思在迁安海绵城市试点设计建设的诸多地块获得了专家的一致认可。3年多来迁安的海绵建设成果不仅将群众满意落实到了街头,更被国家住建部推广,《人民日报》也将其誉为“会呼吸的城市”。
开端BEGINNING
早在海绵城市概念正式提出前,阿普贝思就将低影响开发和景观设计结合的理念融入项目,并落地了国内首批雨水花园。2015年,迁安被选为首批16个海绵城市试点之一,既是华北的唯一试点,也是全国唯一的县级试点,多年的低影响景观在地实践,让阿普贝思作为专业团队投入到迁安海绵城市的设计建设中。
迁安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燕山南麓,滦河岸边,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源单一,供水能力有限,雨污合流,污水处理能力不足,地表水质有恶化的趋势,排水系统和老城区存在内涝问题。
迁安海绵城市试点范围
本次海绵城市建设希望能缓解资源型缺水、降低水灾害风险、改善水环境质量、恢复水生态健康,同时也是对京津冀地区海绵城市建设方式方法进行的初次探索。
设计DESIGN
迁安一中海绵城市改造
迁安一中占地12.7公顷,我们利用雨水花园、植草沟等海绵设施,使迁安一中的短历时降雨径流控制率达到90.0%,出口总流量294m³,对应SS去除率54.0%,长历时降雨径流控制率95.4%,出口总流量50m³,对应SS去除率57.2%的核心指标。
河北理工大学迁安学院及周边区域海绵城市改造
在这个74.5公顷的片区中,包含了迁安学院、奥体中心、九江饭店等地块。结合高位植坛和下凹绿地等海绵设计,我们完成了建筑周边、中央景观轴线、以及生态停车场的建设。
最终在迁安学院实现了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85%,设计降雨量42.6mm的核心指标;职教中心实现了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78%,设计降雨量31.9mm的核心指标;奥体中心实现了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78%,设计降雨量31.9mm的核心指标;九江饭店实现了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82%,设计降雨量37.5mm的核心指标。
迁安行政办公中心片区海绵城市改造
迁安行政办公中心片区占地14.9公顷,包含行政办公中心、燕钢研发中心、锦江饭店在内。我们通过在周边区域打造带状雨水花园和布置排水管线的方式,对雨水进行了良好的控制。
改造后,各地块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85%,设计降雨量42.6mm;行政办公中心主要污染物SS削减量72%,SS去除率56%以上;燕钢研发中心主要污染物SS削减量72%,SS去除率57%以上。
成果ACHIEVEMENT
建设后的迁安,城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了76.6%,有效解决了城市内涝、黑臭水体等问题,不仅开创了全国县级海绵城市建设的先河,而且让“雨中看海”彻底成为了历史。
渗透塘与休憩平台友好相融
大面积下凹绿地可对较大场地有良好雨水调控
有机无机材料与透水铺装的艺术性结合
一步尺度的地面导流设计
生态停车场
意义SIGNIFICANCE
海绵城市的成功建设,将迁安打造成为更好的宜居城市,不仅维护提升了当地的水生态,使城市回归自然,大大提升了居民幸福感,作为首批海绵城市试点,更是为海绵城市在全国的推广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创立了一个良好的开端。阿普贝思也在海绵城市建设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在迁安、池州、西咸、珠海等海绵城市试点完成了一系列多种尺度、类型的海绵城市项目。
海绵城市要求下的景观,不仅是为了解决雨洪问题,更重要的,是对当下装饰性景观的一次反思,是景观回归本真、走向生态化的一次重要转折,是对景观审美、材料、施工和维护等的一次重大变革,使景观回归到关注人与自然、关爱大地、空气等生境资源的专业本质上来。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迁安海绵改造系列景观
项目地址:河北省迁安市
业主单位:迁安市华控环境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设计单位:阿普贝思(北京)建筑景观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主创设计:邹裕波
设计团队:谭斌杰、姜斯淇、刘哲、刘金亮、刘赟硕、刘砾莎
施工单位:成都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
编辑:liqing
相关阅读
阿普贝斯丨池州护城河遗址公园
海绵试点城市肩负着更多的社会责任,首当其冲要快速缓解内涝,改善公共景观环境和水环境,同时促进海绵产业发展,加强政策的引导,并不断获得社会的支持和认可【详细】
赛肯思景观丨洪大新力合悦滨江
设计基于对场地的感知与理解,解读空间形态与空间功能的关系,通过空间的开合关系与尺度的转换,在洪大新力合悦滨江中构建这样一个承载生活的容器,让生活里的美好自然发生【详细】
黔南州绿博园主展馆主体完工在即
第四届绿博会绿博园主展馆是绿博园内重点工程项目之一,也是建筑面积最大的建筑体。它与黔南园相连,地处都匀台山下。随着建设进度的推进,主展馆的主体完成超90%,从航拍来看,已经能看到壮阔的展馆俯卧山间【详细】
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带保护建设规划发布
《通州区大运河文化带保护建设规划》《通州区大运河文化带保护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年-2022年)》昨天正式发布。承载千年历史的北运河通州段将在2022年基本建成城市副中心的“黄金水道”和“城市名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