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好“老房子”里的城市文脉

2020-09-30 10:28:33    作者:胡宇齐     来源:北京日报     浏览次数:

  近日,北京第二批历史建筑名单公布,共有315栋(座)建筑入选。与第一批名单相比,此次名单突破中心城区的地域局限,囊括城市副中心、新城地区、生态涵养区,覆盖居住、办公、文化教育、工业等多种类型。厚重的名单,提亮着北京全国文化中心的成色,也让更多市民关注起“老房子”背后的故事。

  建筑是活着的历史,是可以触摸的时代记忆。北京拥有3000多年建城史、800多年建都史,散布在城市各处的历史建筑,历经岁月淘洗,凝结着这座文明古都的发展历程。紫禁宫苑讲述朝代兴衰,市井胡同充满生活气息,“老房子”的结构格局、牌匾画幅、装饰雕刻,都是我们回望过往的宝贵财富。然而,在大量历史建筑中,能被列为文物的终究是少数。按照国际经验,准文物建筑一般是文保建筑的20倍到30倍。如何将保护的视野扩大,最大限度保留各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发展印记,显然是一项殊为浩大的工程。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北京在2017年底被列为第一批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城市之后,持续盘点“家底”、公布名单,为后期保护利用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历史建筑植根于时光脉络,又深嵌入当代生活,其保护利用牵涉方方面面,考验着城市的治理能力。就现实来看,公布名单是必要的起点,而要实现更好更系统的保护,显然还面临诸多现实掣肘和利益协调。比如,产权问题,大量“老房子”产权结构复杂,权属不清,保护责任人难以确认;比如,监督问题,我国对违反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单位,处罚上限为50万元,惩戒力度有限;再如,利用问题,将历史建筑像文物一样“供”起来,未必是最优解,“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需要找到恰当方案……如何让“活下来”的历史建筑“活起来”“活得好”,让北京的历史文化气息更加浓郁,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破题求解。

  保护利用好历史建筑,打造古今交融、东方风韵的城市风貌,是延续城市文脉、提升城市品质的必然之举。经过多年探索,古都北京在历史文化保护方面积极探索,形成了不少有益经验。从杨梅竹斜街的软性更新,到南锣鼓巷四条胡同的综合整治,再到文化新地标“北京坊”精彩亮相……将历史文化保护与提升人居环境结合起来,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已经成为北京城市规划建设中的一条重要原则。眼下,本市正在组织研究制定相关管理办法,从具体案例中总结升华出系统方案,为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贡献更多北京智慧,这同样是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使命和担当。

  “地球表面上人类最伟大的个体工程”“最特殊、最珍贵的艺术杰作”……在很多历史和文化观察者眼中,北京城是自带光环的存在。守护好历史建筑,打理好这座城市,后来者就能够在这里追寻时光印记,感悟历史变迁,油然而生出对这座城市、这个国度、这个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

编辑:liq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江苏扬州:今年实施五大攻坚行动提升城市绿化

江苏扬州:今年实施五大攻坚行动提升城市绿化

城市道路绿化增绿行动。利用今年春季绿化黄金季节,针对城市道路绿化达标率、林荫路覆盖率等指标,全面开展道路绿化增绿提绿补绿,重点对87条道路的行道树“有绿无荫、有景少荫”、绿化品种单一等问题进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错落有致、层次清晰的道路绿化景观【详细】

北京昌平新城东区将打造滨水商业消费新地标

北京昌平新城东区将打造滨水商业消费新地标

昌平新城东区位于昌平区南邵镇,规划建设用地面积11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2万,围绕打造首都北部消费新地标编织街区控规已获批。未来,昌平新城东区将打造成为京北体验消费示范区、山水宜居典范城区、高水平综合服务承载区和智慧产研创新园区【详细】

南宁园博园举办“礼乐园博·南宁花朝盛典”

南宁园博园举办“礼乐园博·南宁花朝盛典”

活动期间,南宁园博园还举办了汉服新秀大赛、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礼、国风婚礼妆照展示、明制婚礼仪式典礼、六艺游园、书画体验、国风集市等精彩纷呈的活动,同时邀请众多知名国风模特参与表演展示【详细】

成都首届“最美公园”评选结果出炉

成都首届“最美公园”评选结果出炉

据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最美公园”评选范围包括23个区(市)县已建成开放的1514个公园,包括综合公园、口袋公园,还有郊野公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