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态振兴推动实现乡村振兴

2020-10-14 09:10:18    作者:张媌姮 孙炳彦     来源:中国环境报     浏览次数:

  摘要: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之一。在当前巩固脱贫成果、乡村产业薄弱、环境治理滞后、人居环境亟待改善等形势下,乡村生态振兴是补齐乡村环境短板、推动乡村绿色发展的重要着力点。通过形成乡村生态环境管理合力,建立生态文明规划思维,持续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强经验总结和试点示范,以生态振兴为抓手推进乡村振兴。

  2020年6月,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发布了《关于以生态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环办科财〔2020〕13号),要求进一步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振兴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的作用。生态振兴是乡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升级版,也是推动实现乡村振兴的主要动力,必须充分认识生态振兴的主要内涵和重要作用,以生态振兴为抓手推动乡村绿色振兴。

  一、生态振兴的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坚持绿色发展,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扎实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完善农村生活设施,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这句话深刻阐明了生态振兴就是要秉承绿色发展的理念,肩负起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的重要使命。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乡村的角色和功能定位进一步丰富,其生态环境不仅影响着国人“舌尖上的安全”,更是被赋予了休闲娱乐、寄托“乡愁”的文化功能,因此,生态振兴是良好生态环境的升级版,承载并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的基础上,还将推动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二、我国乡村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现状与形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坚定的政治承诺举全国之力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7亿多群众摆脱贫困,基本消除区域性整体贫困。但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发展体制使城乡要素配置失衡,乡村的发展一直滞后于国家的整体发展。

  (一)剩余的脱贫攻坚硬任务十分艰巨,脱贫成果和脱贫质量还需进一步巩固和提升。

  今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全国还有52个贫困县未摘帽、2707个贫困村未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未全部脱贫。据各地初步摸底,已脱贫人口中有近200万人存在返贫风险,边缘人口中还有近300万存在致贫风险。

  (二)乡村产业在全国各区域发展的水平极不平衡。

  我国乡村幅员辽阔,各地乡村所处的发展阶段、发展目标、方向、模式都截然不同,又由于地理位置、资源禀赋、经济基础、政策导向等多方面原因,致使全国乡村发展水平极不均衡。全国50多万个乡村,大部分乡村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单一,特色不明显,同质化竞争严重,乡村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

  (三)乡村生态环境问题面临“去存量减增量”双重压力,美丽乡村任重道远。

  当前乡村环境问题主要来源于生产污染和生活污染两方面。生产污染一方面是由长期以来乡镇企业和城市产业转移带来的积存的工业污染,另一方面由农业种养殖生产带来的农药化肥、秸秆农膜等废弃物污染。同时,由于村民生活方式的变化,日常产生的生活污水和垃圾也日益增多,由于环境污染治理资金、技术等投入不足,乡村的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跟不上,使乡村生态环境面临消存量和遏增量双重压力。

  (四)乡村人员大量外流,缺乏乡村凝聚力。

  当前乡村建设依然落后于城镇建设的发展速度,无论是村庄布局、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硬环境,还是乡村文化保护和传承、村庄治理等软环境,距离城市仍有较大差距,“空心村”“留守老人”依然大量存在。由于村民的受教育程度低,法制意识淡薄,部分青壮年村民长期外出务工,集体认同感和归属感不强,乡村集体事务的决策处置方面阻力较大,法治德治自治的乡村治理体系亟须进一步建立健全。

  三、生态振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着力点

  党的十八大制定了新时代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目标,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正在逐渐融入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建设中,绿色发展已逐渐成为拉动消费和经济增长新动能。党的十九大报告又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毫无疑问乡村生态振兴也将成为补齐乡村环境短板、推动乡村绿色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一)生态振兴是避免“贫困陷阱”的有效手段。

  著名的贫困陷阱理论(Poverty Trap Theory)能部分证明生态环境的恶化可能导致贫困。也有研究显示,生态环境的改善可以显著减少贫困人口。生态环境的恶化可能导致环境健康风险增加、自然灾害频发,从而增加因病、因灾的致贫、返贫。贫困和生态环境恶化的恶性循环是农村贫困地区社会和经济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而生态振兴可以有效打破这种恶性循环,显著降低致贫返贫风险。

  (二)生态振兴是产业兴旺的支撑点。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是实现乡村经济发展,村民脱贫致富的最重要条件。用金山银山打造绿水青山的过程,就是汇聚资源要素、培育产业的过程,如库布其沙漠6000多平方公里沙漠生态治理,创造了4634亿元的生态财富,帮助10万名群众彻底摆脱贫困。绿水青山转为金山银山的过程,更是释放生态红利、实现生态价值的过程,如浙江安吉、丽水等,充分利用生态振兴带来的自然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带动乡村产业的创新升级,实现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三)生态振兴是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前提条件。

  生态产品也是一种财富,笔者在山东滨州、河北燕郊参加“散乱污”治理和煤改气、煤改电的环保督查中发现,生态环境的治理和改善缩短了村民与城市居民生活品质上的差距。在煤改气的过程中,借助政府补贴和优惠政策,村民用上了天然气壁挂炉,取暖、做饭、洗澡一体解决,告别了脏乎乎的煤灰,很多村民还装上了整体厨房和干湿分离的淋浴房。生态振兴为村民带来丰厚的生态财富,能够有效提高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在村民致富奔小康的路上真正实现弯道超车。

  (四)生态振兴是培育良好乡风、提升治理水平的重要抓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整治是破解乡村“破窗效应”最有效的切入点。很多乡村发展的第一步是集中清理村里的陈年垃圾,解决畜禽粪便、生活污水等问题,第二步是为了保持环境整治成果,设立生态公益岗,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推行垃圾分类,引导村民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村民行为与乡村环境形成良性互动。因此,环境整治是培育乡风文明的重要契机和突破口。

  四、以生态振兴为抓手推动乡村振兴

  (一)加强顶层设计,形成乡村生态环境管理合力。

  近年来,国家对农业和农村地区发展给予了持续支持,财政支农资金规模逐年增加,占财政支出比例保持在10%左右,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显著提高,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成效显著。一是建议国家进一步统筹各行业主管部门对乡镇的监管制度和抓手,尽快实现乡村生态环境监管无盲区。二是创新运用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建立健全乡村生态环境数据统计体系,并实现行业主管部门间的数据共享。三是加大县级政府对涉农资金的统筹使用权限,进一步明确乡镇关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并给予乡镇与此职责相对应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将生态环境状况和环保目标完成情况作为乡政府向乡人大进行工作汇报的规定内容。

  (二)建立生态文明的规划思维,科学指导乡村振兴。

  一是立足于本地区乡村的资源赋存条件和生态环境特点,把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要求融入到产业设计的全过程,通过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生态产业体系。二是坚持底线思维,把握“红线”约束。明确当地的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线,以及基本农田保护控制线、城镇开发边界控制线,合理利用区域生态环境承载力,防止出现以牺牲“绿水青山”为代价的开发经营活动。三是逐步提高、调整生态环境质量的考核评价指标,例如在指标中增加“生态宜居”、环境健康影响、环境风险等方面的评价指标等,在有条件的地方开展试点示范。

  (三)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推进乡村生态振兴。

  一是落实完成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二是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在清晰产权、保证收益(如通过优惠政策等方式)的条件下,吸引企业参与、从事有关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及乡村生态振兴的各种开发建设活动。通过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推进生态振兴,并且有效提升区域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提升向“金山银山”转化的资本存量。三是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以达到治理目标为时间节点,做到有基础设施、有工作队伍、有工作制度、有资金保障。

  (四)总结提炼生态振兴模式和经验,加强试点示范,典型引路。

  一是认真总结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和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的《农业绿色发展技术导则(2018-2030年)》等相关重要文件的贯彻执行情况,推动生态振兴和乡村振兴。二是认真总结化肥农药连续三年实现负增长的政策措施,认真总结推广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试点和秸杆综合利用试点和经验,为生态振兴注入科技活力。三是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发展水平等,给予各地乡村不同的定位,培育不同类型典型。因地制宜、因村施策,避免盲目攀比跟风和同质化建设。四是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浙江省“千村整治、万村示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的经验,因地制宜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环境建设,切实提升生态宜居水平。

  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就丧失了乡村产业的根基,就失去了安居乐业的家园,传承千年的农耕文明与别具特色的乡土文化也将成为无本之木。生态振兴是乡村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更是乡村振兴的资本和后劲,生态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事半功倍的重要抓手。

  (作者单位: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本文有删节)

编辑:liq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江苏扬州:今年实施五大攻坚行动提升城市绿化

江苏扬州:今年实施五大攻坚行动提升城市绿化

城市道路绿化增绿行动。利用今年春季绿化黄金季节,针对城市道路绿化达标率、林荫路覆盖率等指标,全面开展道路绿化增绿提绿补绿,重点对87条道路的行道树“有绿无荫、有景少荫”、绿化品种单一等问题进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错落有致、层次清晰的道路绿化景观【详细】

北京昌平新城东区将打造滨水商业消费新地标

北京昌平新城东区将打造滨水商业消费新地标

昌平新城东区位于昌平区南邵镇,规划建设用地面积11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2万,围绕打造首都北部消费新地标编织街区控规已获批。未来,昌平新城东区将打造成为京北体验消费示范区、山水宜居典范城区、高水平综合服务承载区和智慧产研创新园区【详细】

南宁园博园举办“礼乐园博·南宁花朝盛典”

南宁园博园举办“礼乐园博·南宁花朝盛典”

活动期间,南宁园博园还举办了汉服新秀大赛、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礼、国风婚礼妆照展示、明制婚礼仪式典礼、六艺游园、书画体验、国风集市等精彩纷呈的活动,同时邀请众多知名国风模特参与表演展示【详细】

成都首届“最美公园”评选结果出炉

成都首届“最美公园”评选结果出炉

据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最美公园”评选范围包括23个区(市)县已建成开放的1514个公园,包括综合公园、口袋公园,还有郊野公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