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伯杰院士解读“十四五”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思路

2021-02-18 14:14:01         来源:中国科学院院刊     浏览次数:

 

傅伯杰院士解读十四五生态修复思路

  傅伯杰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人文与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爱丁堡皇家学会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国际地理联合会副主席。从事综合自然地理学和景观生态学研究,在土地利用与生态过程、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优化等方面取得了系统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欧洲地球科学联合会洪堡奖章等。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这一发展进程中,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将沿着怎样的方向推进?如何因地制宜制定生态保护修复策略?针对这些问题,《闳议》访谈节目组专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傅伯杰。

  记者:“十四五”期间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应如何从国土空间角度布局?

  傅伯杰: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经济安全和社会安全的基础。

  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就是要构建国土生态安全格局,国土生态安全格局包括了生态、生产和生活空间如何合理布局。

  我国在“十一五”期间构筑了“两屏三带”国家生态安全格局的基本构架。“两屏”包括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和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三带”指的是东北森林带、南方丘陵山地带,以及北方防沙带。在未来的规划中,我们应根据我国自然地理格局和生态特征,在“两屏三带”基础上构筑更加切合生态安全保护的“四屏四带”格局。

  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在自然地理和生态区划上不是一个整体,特征和生态功能也不一样。应将其分开,川滇生态屏障归入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高原建成是水土保持生态带。此外,北方的防沙带应从内蒙古东部延伸到新疆西部,它既有防风固沙功能,也有生物多样性和水源涵养功能,是综合性的生态功能带,应该叫北方生态屏障。秦岭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南北地理分界线,具有重要的生态屏障功能,应建立秦岭-大别山生态屏障,加强其生态保护与恢复。

  在长江流域,应该以水资源和水环境保护为主,建立长江中下游水体和湿地生态保护带。同理,在海岸带地区也应该建立海岸带生态保护带。

  随着进一步的生态修复和保护,以及生态系统质量的提高,我们建议可以沿着燕山—太行山山脉,建设由北到南的森林生态廊道,把有关生态带、生态屏障串联起来。同时,随着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南方喀斯特地区的生态修复和保护,也可以形成另一个南北生态廊道。另外,建议沿京杭大运河两侧构筑50—100米的森林、灌木以及草地组成的绿带,形成南北人工植被生态廊道。

  通过以上布局形成几个不同的生态廊道,构筑“四屏四带”和三个廊道,形成网络化的国家生态安全格局。

  记者:请您谈一谈“十四五”期间,我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思路。

  傅伯杰:“十四五”期间,我国国土生态修复思路应该整体规划、统一部署、系统治理和精准施策,进一步提升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和质量。

  我国大规模的生态修复是从2000年开始。20年来,生态系统无论是从质量,还是森林覆盖率都得到了一定提升。

  在“十四五”期间,首先要把国土空间进行整体规划和分类,理清哪些是属于利用的区域,哪些是属于保护的区域,哪些是属于修复的区域,这样明确之后再来进行系统治理。要从流域的尺度、区域的角度考虑山水林田湖草和人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系统分析和诊断问题,提出系统的解决方案。

  要精准施策,对于过去退化比较严重的类型,通过人工修复来使它尽快扭转退化态势,恢复到初期阶段。对于退化程度不是很严重的情况,应在人工辅助的修复基础上让其达到自然的修复。把各个自然资源要素(山水林田湖草)、各类生态系统(森林、草地、农田、城市生态系统)纳入到一起,考虑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系统修复。将破坏程度与恢复机理和政策结合起来,逐渐达到人与环境协调、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和谐的生态修复新阶段。

  记者:如何因地制宜制定生态保护修复策略?

  傅伯杰:因地制宜首先要分析每一个区域类型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社会经济特点。包括气候状况、水分状况、地形以及区域的人口状况。同时将这些自然环境与相应的社会经济条件做整体分析,来决定采用什么样的修复方式、达到什么样的修复目的。最终让其接近于自然状态的生态系统。

  陆地生态系统的修复不是越绿越好,生态修复不仅仅是造林和一系列的修复工程。生态保护修复途径有多种形式,一种是保护起来让它自然修复,使其适应自然条件发挥长期的稳定生态功能;其他还包括通过人工辅助修复或生态重建的方式。比如,在干旱地区不是种树种得越多越好,必须要考虑到气候条件,如果大范围种树,有可能使径流和土壤含水量下降,形成“小老头树”,造成“年年种树不见树”。

  所以,生态恢复一定要因地制宜,宜草则草,宜林则林,宜荒则荒。

  记者: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智能化工具在未来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中将发挥怎样的作用?

  傅伯杰: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中有着重要作用。它包括了国土空间规划,在科学技术的帮助下,我们可以用相应的生态知识和地理知识进行分析和规划。

  高新技术发展对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比如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以及航天技术、定位系统等,我们利用这些技术进行数据收集、分析,从而帮助科学家了解人为的干扰活动如何造成了生态退化,了解生态系统的退化规律和机理。

  通过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方法,能够在复杂的过程中找出规律。具体来说,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用上了北斗卫星系统准确定位生态恢复状况,通过观测生态恢复状况,观察野生动物的迁徙、活动、范围,以及提出相应办法来进行更好地保护。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地观测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为今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和生态文明建设插上新的翅膀。生态文明建设将进入智慧生态、智慧环保的时代。

  傅伯杰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人文与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爱丁堡皇家学会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国际地理联合会副主席。从事综合自然地理学和景观生态学研究,在土地利用与生态过程、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优化等方面取得了系统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欧洲地球科学联合会洪堡奖章等。

编辑:liq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江苏扬州:今年实施五大攻坚行动提升城市绿化

江苏扬州:今年实施五大攻坚行动提升城市绿化

城市道路绿化增绿行动。利用今年春季绿化黄金季节,针对城市道路绿化达标率、林荫路覆盖率等指标,全面开展道路绿化增绿提绿补绿,重点对87条道路的行道树“有绿无荫、有景少荫”、绿化品种单一等问题进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错落有致、层次清晰的道路绿化景观【详细】

北京昌平新城东区将打造滨水商业消费新地标

北京昌平新城东区将打造滨水商业消费新地标

昌平新城东区位于昌平区南邵镇,规划建设用地面积11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2万,围绕打造首都北部消费新地标编织街区控规已获批。未来,昌平新城东区将打造成为京北体验消费示范区、山水宜居典范城区、高水平综合服务承载区和智慧产研创新园区【详细】

南宁园博园举办“礼乐园博·南宁花朝盛典”

南宁园博园举办“礼乐园博·南宁花朝盛典”

活动期间,南宁园博园还举办了汉服新秀大赛、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礼、国风婚礼妆照展示、明制婚礼仪式典礼、六艺游园、书画体验、国风集市等精彩纷呈的活动,同时邀请众多知名国风模特参与表演展示【详细】

成都首届“最美公园”评选结果出炉

成都首届“最美公园”评选结果出炉

据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最美公园”评选范围包括23个区(市)县已建成开放的1514个公园,包括综合公园、口袋公园,还有郊野公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