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坚:基于三态合一的高原山地乡村振兴途径

2021-06-02 09:59:13         来源:风景园林网     浏览次数:

  2021年健康人居与未来城市国际论坛暨第十一届园冶高峰论坛于3月28日在西安闭幕。在期间的特色城镇与乡村振兴学术研讨会上,云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副院长徐坚教授发表演讲,以云南省维西县攀天阁村为例,探讨具有典型高原山地特征的融合多民族发展的乡村振兴途径。

  一、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背景以及“三态”的简单含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针,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 年—2022 年)中指出,把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这表明乡村振兴不仅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也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和农村发展不充分矛盾的重大措施。

  “三态”是立足纵向视角对传统村落、人(业态、文态)、村落空间(形态)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这三类要素作为一个完整的结构有机体,各要素间具有内生联动、协同共进的关联关系,充分体现了人、地、村落空间“三元”关系地域系统的动态性、统一性和整体性。

  二、高原山地和人居环境的典型性、特殊性和脆弱性

  高原山地及其人居环境无论是在地域特征还是在自然特征上都具有其典型性、特殊性和脆弱性。云南高原山地“三态”基本特征较为明显。

  1.高原定义

  海拔在1000米以上,面积广大、地形开阔且周围有明显陡坡、有比较完整的大面积隆起,这样的区域称为高原。

基于三态合一的高原山地乡村振兴

  2.山地定义

  通常在相对高差大于 200 米的情况下,有明显起伏度和坡度, 且有相应山间谷地和山前堆积地的区域称为山地。

基于三态合一的高原山地乡村振兴

  3.高原山地特征

  高原山地兼具山地和高原的特征,既具有大面积隆起,其表面形态也奇特多样,所处自然环境更为复杂、恶劣。

  4.高原山地人居环境基本特征

  高原山地人居环境特征明显且内容丰富,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1)自然系统:自然系统侧重于人居环境有关的自然系统的机制、运行原理及理论和实践分析。高原山地人居环境生态独特、多样、  脆弱,有险峻的地理隔离性,在自然系统方面特点显著。

  (2)社会系统:人居环境是“人”与“人”共处的居住环境。人居环 境在地域结构和空间结构上要适应“人与人”的关系特点,最终促进整  个社会的和谐幸福。高原山地人居环境地域文化独特,人文景观丰富,  接触程度高,历史气氛浓厚,在社会系统上能很好地适应“人与人”的  关系特点。

  (3)人群系统:人群系统主要研究作为个体的居住者。高原山地人居环境的人群身份单一,但在民族种类上呈现多样性。随着社会的长期发展,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发展出独特的多元文化交汇特征,但由于人群的身份较为单一,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

  (4)居住系统:居住系统主要研究聚落对居住物质环境的需求及其艺术特征。高原山地人居环境的建筑空间形态丰富,聚居形态分  散、隔绝,呈现被动式的适应性。

  (5)支撑系统:支撑系统主要指人类住区的基础设施,为人类活动提供支持,服务于聚落并将聚落连为整体,形成完整的聚落发展体系。高原山地人居环境可发展空间比较小,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农业为主,产业结构脆弱,在支撑系统上呈现明显的弱势。

  5.高原山地优势

  高原山地优势明显,主要得益于其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其生物和景观多样性相对丰富,地域辽阔、区域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优越。  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林业等资源也较为丰富,加之少数民族集中,  使得多民族文化资源十分丰富。

  6.高原山地劣势

  因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导致地形地貌变化多端,地质灾害频发。复杂的地势地貌使得该区域的开发比平原地区困难。同时,高速发展与用地紧张的矛盾带来的弊端使得区域环境生态急需保护,生态脆弱成为高原山地区域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

  7.高原山地——云南“三态”基本特征

基于三态合一的高原山地乡村振兴

  (1)受到高原山地形态的限制,很多地方的村落建设的平面形态只能是带状或散点状。这使得村落的聚集性减弱,村落  与村落之间形成地理阻隔,村落间联系差,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变得较  为闭塞,导致村落难以转型发展。

基于三态合一的高原山地乡村振兴

  (2)多数村落以单一的农业业态为主,发展非常薄弱,传统的农耕很难带动村落的经济发展。同时,由于交通的不便,村落发展闭塞,可达性差, 导致旅游业发展困难,很难带动村落的转型发展。基于三态合一的高原山地乡村振兴

基于三态合一的高原山地乡村振兴

  (3)多元文化交融,形成多元文态的概念。当地很多文态就像活化石一样,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传承。

基于三态合一的高原山地乡村振兴

基于三态合一的高原山地乡村振兴

  (4)形态上具有在地适应性。云南高原山地区域地势通常随地形地貌呈阶梯递降。每一梯层内的地形地貌都十分复杂。丘状高原面、分割高原、山间盆地、巨大山体和深切的河谷等,使地带性分布规律更加错综复杂。特殊的地形制约了村落的平面形态,呈放射状、带状、散点状或块状。一方面人地关系的智慧得以显现,另一方面很好的适应了地形。

基于三态合一的高原山地乡村振兴

  (5)业态受到地理的隔离性制约。云南省为高原山区省份,全省山地约占 84%,高原约占 10%, 坝子(盆地)约占 6%。即该区域可利用土地较少,且大部分聚落分布散乱,发展极其受到限制,仅能将聚落分为若干个功能组团,之间通过道路进行连接。业态上受到地理的隔离性制约,高原山地影响下的村落以农业为主,交通不便导致旅游业发展困难,经济也较为落后,  文化输出困难。

基于三态合一的高原山地乡村振兴

  (6)文态上主要以民族多元化体现出来。云南村落呈现多元文化交融、相对封闭和传统文化保留完整的几个特点。民族多元化可作为优  势进行重点打造。

基于三态合一的高原山地乡村振兴

  高原山地具有复杂性、脆弱性,其城镇建设具有艰巨性、复杂性,  科学的开发建设将有利于高原山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高原山地的可持续发展。

  三、云南省维西县攀天阁村旅游扶贫规划

  1.背景

  姑迪村隶属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县攀天阁乡皆菊行政村, 国土面积 1.82 平方千米。所处的攀天阁乡西部和西北部与白济汛乡邻近,东北部靠近塔城镇,东部和南部与保和镇接壤。

  项目重点打造迪姑村旅游扶贫示范地,以期带动坝区其他贫困村旅游产业的发展。

基于三态合一的高原山地乡村振兴

  云南省维西县所属的村庄以纳西族为主,几个村庄围合形成中间的坝区,这个坝区以出产黑谷为主。该规划希望发挥几个村子的集约  化效应并形成一个环线,尽可能放大其规模效应。

  2. SWOT 分析

  迪姑村资源品味高,普米民族风情独特。保持村民旅游开发的良好氛围和旅游扶贫的坚定目标是实现村民脱贫致富的关键。在我国休闲旅游和乡村旅游的市场推动下,迪姑村必须解决劳动力、生态环境、  文化传承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坚持旅游开发和文化保护、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3.总体定位

  结合现有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战略思想和乡村振兴战略,该项目最后确定的总体定位是:大香格里拉旅游环线上最具生态性、民  族性的滇藏黑谷普米文化风情体验目的地。

  4.形象定位

基于三态合一的高原山地乡村振兴

  黑谷是一种黑色的稻谷,整个中国的产量都非常稀少,目前只有在攀天阁才有一季的种植。该设计希望以“世界黑谷、坝上黑米”为形 象,以种植黑米的坝区为中心,将周边区域串联起来,并且以此为核心,传承普米族的文化。

  5.概念规划:“一心、一环、多节点和多片区”

  即以攀天阁老黑谷展示体验中心为中心,形成攀天阁老黑谷展示体验环线,规划多个以资源为依托的旅游分区,并创造数个特色节点。

基于三态合一的高原山地乡村振兴

  6.产业布局

  结合周边的资源条件进行八大产业的布局,包括最核心的种植作物黑谷种植基地,以及蓝莓、雪桃、梨、苹果、野生菌种植基地和生态猪养殖等相应的旅游观光和休闲产业,并通过旅游整合相应的产业链,以此形成一个稳定且多元化的产业结构,同时补全补牢基础设施、  公共设施建设。

  7.在文态上面,亮化在地特征

  攀天阁居住着普米、纳西、傈僳、藏族四种不同的民族,迪姑村属于普米特色村,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农耕文化,这些民族文化在大众心中尤显神秘。设计希望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将这些文化予以保护和传承。

  8.迪姑村旅游扶贫开发理念

基于三态合一的高原山地乡村振兴

  旅游扶贫的模式或者说是开发理念,就是坚持维权扶持、补偿性扶持、开发性扶持和转移性扶持四大原则,做到旅游扶贫开发但不侵害农户权益和利益,有效贯彻精准旅游扶贫方略,实施“造血式扶贫”。希望通过旅游扶贫合作的理念,真正让古老的村庄活起来,能够通过内部的造血机制健全起来。

  四、乡村振兴路径探索

  在云南省维西县攀天阁村这个案例当中,旅游扶贫规划只是其中所做工作的一方面。以前我们总在讨论城市设计,现在我们已经将视野放在乡村振兴上。原来的观点是:“乡村的设计一定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不需要去设计”。现在我们乡村的设计确实需要从形态、格局、建造甚至色彩等各个方面进行设计。我们希望这种设计不是单纯体现设计院中设计师的行为,而是来自村民的自发参与,这样才能让乡村的建设更具中国特色。

  至于乡村振兴路径的探索,不同的村庄应有不同的应对方式,应该抓住村庄在形态、业态、文态上最显著的特点,真正研究它存在的问题和探讨解决它的途径。

编辑:liq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江苏扬州:今年实施五大攻坚行动提升城市绿化

江苏扬州:今年实施五大攻坚行动提升城市绿化

城市道路绿化增绿行动。利用今年春季绿化黄金季节,针对城市道路绿化达标率、林荫路覆盖率等指标,全面开展道路绿化增绿提绿补绿,重点对87条道路的行道树“有绿无荫、有景少荫”、绿化品种单一等问题进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错落有致、层次清晰的道路绿化景观【详细】

北京昌平新城东区将打造滨水商业消费新地标

北京昌平新城东区将打造滨水商业消费新地标

昌平新城东区位于昌平区南邵镇,规划建设用地面积11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2万,围绕打造首都北部消费新地标编织街区控规已获批。未来,昌平新城东区将打造成为京北体验消费示范区、山水宜居典范城区、高水平综合服务承载区和智慧产研创新园区【详细】

南宁园博园举办“礼乐园博·南宁花朝盛典”

南宁园博园举办“礼乐园博·南宁花朝盛典”

活动期间,南宁园博园还举办了汉服新秀大赛、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礼、国风婚礼妆照展示、明制婚礼仪式典礼、六艺游园、书画体验、国风集市等精彩纷呈的活动,同时邀请众多知名国风模特参与表演展示【详细】

成都首届“最美公园”评选结果出炉

成都首届“最美公园”评选结果出炉

据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最美公园”评选范围包括23个区(市)县已建成开放的1514个公园,包括综合公园、口袋公园,还有郊野公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