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城市-建设模式与途径》:城市公园的角色转变
自2018年习近平主席到四川天府新区考察时提出公园城市以来,推动从“城市中建公园”向“公园中建城市”的范式转型与理论革新,已引发国内学界乃至社会的广泛关注与积极探索。
DDON笛东汇编出版的《公园城市-建设模式与途径》一书,结合自身近十年来的工程项目实践与公园城市理论概念发展,通过对实践经验的分析总结,全面呈现笛东在公园城市发展中的创新理解与经验积累,期望以此为公园城市建设典型经验的总结与推广贡献力量。本期内容摘自《公园城市-建设模式与途径》第一章。
城市公园的角色转变
长久以来,无论是欧洲中世纪的城堡花园、还是中国古典园林,不同形式的公园都能唤起人们对于美好家园的想象与向往。城市公园的诞生,可追溯至十九世纪的工业革命。当时,快速工业化、人口增长和城市扩张,导致了自然生态收缩和退化等环境问题。随着城市内部环境恶化,规划师为改善市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希望通过兴建公园、增加绿地,修补城市与自然之间的裂痕。然而,城市公园发展至今,虽然在量上有效促进了城市绿地的增加,但尚未能激发城市发展模式的质变。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应如何打破原有的模式,真正融合城市与自然,成为了值得规划与设计师深思的问题。
欧洲城堡花园 ©Bolt of Blue, Creative Commons
中国古典园林 ©Jonathan Miske, Creative Commons
公园城市理论与原先的城市公园建设理论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为解答这一问题提供了创新的路径和方法。公园城市的核心内涵,可概括为奉“公”服务人民、联“园”涵养生态、塑“城”美化生活、兴“市”绿色低碳高质量生产。城市公园的建设仅关注绿地数量的增加,将公园脱离于城市整体进行考虑。而公园城市则将城市作为一个整体,视公园为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触媒角色,强调公园与城市的多维融合,以生态作为基础性要素,协调经济发展、社会共融和环境保护,促进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从而实现“公园即城市、城市皆公园”的人居愿景。
“超一线城市”深圳 ©Robert Bye, Unsplash
在当代中国,公园城市理论以其体系化思维和全面的视角,助力城镇化从高速度向高质量的全面转型。2019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首次突破60% ,人口逐步从由乡村到城市的流动,过渡至城市之间的流动,由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所组成的新型城镇化空间结构初露峥嵘。但同时,困扰城市已久的环境问题亦愈趋复杂,建设生态文明和美好人居的新时代,道阻且长。公园城市将指导我国城市建设者和空间设计者继续深耕,彰显其理论的时代价值。
本书第一章旨在梳理公园这一角色在中西城市化脉络中的发展轨迹及其趋向,强调公园城市建设所具备的普适性、必要性、以及在当代中国语境下的特殊性。
1.1 公园在城市中的演变
城市公园的诞生
回顾“城市公园”这一概念的起源,必当提及美国景观设计之父奥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1856年,奥姆斯特德为了改善城市建成环境、缓解城市生活的压力,参照英国风景式花园完成了纽约中央公园的修建。这次尝试,首次将市政基础设施与城市景观相结合,致力打破城市空间中的阶级分隔,为普通人的日常社交生活带来田园牧歌般的绿色景观空间,继而催发了日后更多的城市公园规划实践。1859年,在世界的另一端,西班牙城市规划师塞尔达(Ildefons Cerdà)在著名的巴塞罗那整体规划中,将绿色空间如珍珠般均匀镶嵌于城市肌理,可谓是践行城市公园体系化设计之先驱。
1938年纽约中央公园俯视图 ©纽约市公园与娱乐管理局
塞尔达的网格化城市构想 ©巴塞罗那城市历史博物馆
奥姆斯特德和塞尔达的设计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但面对自然在工业城市中的缺位,他们的思考亦有其历史局限性。奥姆斯特德打造的纽约中央公园虽然看似浑然天成,却以提供社交和人为娱乐场所为主要的规划目的,在设计细节中并未充分考虑人造公园与相邻的城市生态系统之间的有机联系,导致二者割裂,而随后多年间,纽约市政府则需花费大笔预算进行公园的环境管理与修缮;塞尔达想通过城市空间网格化实现平等的愿景,然而网格化形式所塑造的单一环境,远不能匹配多元的建筑类型和差异化的居民活动需求。但奥姆斯特德和塞尔达的探索仅仅只是开始——城市与自然之间的裂痕未能借助他们的城市公园蓝图得以弥合,二者融合仍然行在路上。
随后百年间,“公园化”实践与“城市化”进程齐驱并进。在欧美,规划师、建筑师和景观设计师们逐步深入探索城市公园的发展模式,从最初依赖几何、轴线、图面效果等着重于构成和形态的狭隘视角,到逐渐强调对生态保护及恢复、乡土化、艺术性,乃至以人为本等方面的不同追求。城市公园的角色,主要历经三次浪潮下的转变:
公园美化城市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城市美化运动(City Beautiful Movement)于美国兴起,关注环境污染、公共健康等城市问题,希望通过强调“美和实⽤不可分割”的规划手段,恢复城市中心的良好环境、视觉秩序和吸引力。在这一时期,通过公园建设来美化城市的做法得以普及,公园实质上被当作改善城市混乱、丑陋面貌的“解毒剂”。不过,城市美化运动中的公园建设因其过分强调规模、视觉装饰性和古典唯美主义,未能从根本上改善城市布局的性质、切中工业社会问题的要害,最终昙花一现,于30年代渐趋没落。
芝加哥世界博览会鸟瞰图 ©Rand McNally and Company
沿中轴线分布的林荫大道 ©Ed g2s at en.wikipedia
公园追随功能
1933年发表的《雅典宪章》强调了以物质空间规划为主导、形式追随功能的现代主义城市规划思想和方法,开启了在城市中规划集中的高密度住宅和大面积绿地、由无序向有序过渡的新时期。战后城市百业待兴,华沙重建计划、英国第⼀代卫星城哈罗新城规划等项目,致力打造城乡相连的公园体系 。在这一时期,城市公园不再是“解毒剂”而被视为“磁石”,规划师渴望通过打造环境与设施优越的公园,吸引人们逗留与活动。然而,现代主义思潮对于都市纹理和有机性的截然割裂,让公园建设仅停留于追随大众游憩的功能,并未成为“磁石”,亦未能弥合悬而未决的城市与自然之间的割裂。
现代主义城市巴西利亚©Inmigrante a media jornada, Creative Commons
公园联合生态
60年代以来,全球环保意识觉醒。1962年,美国科普作家蕾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一书,批判了工业文明所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直接推动了日后现代环保主义的发展。1969年,英国著名环境设计师麦克哈格(Ian Lennox McHarg)出版了《设计结合自然》一书,提出生态规划的概念。1976年诞生了史上第⼀个以保护环境为⽬的的全球性宣⾔《⼈类环境宣⾔》,1977年的《马丘比丘宪章》强调城市规划的过程性、动态性,以及人的需求的重要性。“生态城市”、“低碳城市”、“智慧城市”等理念在这个时期应运而生,公园建设着重打造强体验与强感知的开放生态环境,延续至今。
新加坡的城市风貌 ©Luca Locatelli, Institute
城市化势如潮涌,公园的角色由美化工具、游憩场所,发展为如今与生态联合,并且一直在不断演变当中。一代代人对于城市公园的探索,也反映着不同历史时期经济、社会与文化的变迁。与此同时,城市与自然割裂的问题也越发复杂,城市公园通过单点建设的思维已无法实现与生态的真正联合,而需从在地性、系统性、区域性和全局性等角度进行综合考量,与更多的学科范畴融合形成宏观的指导框架,才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景观品质提升和人居环境改善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这构成了公园城市理论提出的契机。
1.2 我国公园发展脉络
城中造园、“天人合一”等理念早存于古代中国,起初以皇家园林、私家园林为主,旨在为小范围的对象服务。公共园林缘起于唐宋,代代传承,形成中国古典山水园林的建筑艺术,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中亘古绵延的生态自然观。随后,中国园林的角色在西方影响下不断变换着。与西方概念相近的城市公园萌生于近代,例如,自十九世纪末以来,上海租界内公园增多,同时出现了一批为公众所使用的私家园林,但这些公园的规模和影响都相对有限,多作为点块状空间分散于城市中,尚未被以系统的视角进行整合。这些公园着重强调城市风貌形象塑造,而非以市民公共性的休闲游憩需求为先。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计划经济主导时期,公园绿地的功能属性得以加强,成为城市建设和居住街坊建设的配套用地类型。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公园的建设随着市场经济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而得以深化,发挥着有效带动周边土地升值以及驱动城市空间拓展的作用。此时,国内踊跃探讨和践行城市绿色发展的不同模式,主动规划及引导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的构建:
1987年——江⻄省宜春市建立了我国第⼀个生态城市试点
1989年——由全国爱卫会组织国家卫生部、建设部、环保部等共同发起创建卫生城市,意在改善生态与居住环境
1990年——著名学者钱学森先生提出了“山水城市”概念,传承我国的传统园林理念和⼭⽔美学,具有⼀定的前瞻性和时代意义
1992年——国家建设部在“绿化达标”、“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等政策基础上提出“园林城市”概念,自2000年以来完善城市绿化覆盖率、城市⽤地的绿地率、⼈均公共绿地⾯积等园林绿化建设评定标准
2004年——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启动了“国家森林城市”评定程序,2007年完善相关评价指标
2004年——国家住建部启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作,是园林城市建设的更高阶目标,强调以⼈为本、环境优先、系统性、⼯程带动及因地制宜五⼤原则,以城市生态环境、生活环境和基础设施等为评价指标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部署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
这些城市绿地建设的不同模式的探索,逐步建立起公园对于城市良好发展的重要性。不过,上述模式仍遵循城市公园建设的逻辑:公园依附于城市绿地系统当中,是有着明确性质与功能的附属元素;公园设计脱离城市系统的整体框架,宛如城市中的独立元素。自2012年以来,我国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当下的城市发展,需要向以生态文明为引领、生态价值为根基的城市发展新模式转型,但仍缺乏具体的宏观理论指引。
在此背景下,“公园城市”理论于2018年应运而生,将公园的⽣态价值上升到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态动⼒的战略高度,将生态、生产与生活看作环环相扣、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在全球生态可持续发展思潮下,公园城市理论提供了及时的系统性理论工具,突破城市公园的单点、孤立与量化思维,进一步深化公园系统规划在中国城市中的实践,为新时代破解城市发展难题、增强城市永续动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引。
《公园城市-建设模式与途径》一书在理论研究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城市化发展的脉络,特别是针对公园在城市中的功能价值演变和发展趋势做了深度的阐述,从“城市公园“与”公园城市”的概念与发展进行了全面的探讨。
在内容方面,本书回顾了城市与公园的历史,并总结了笛东过去数年的实践与方法论,提出了以生态本底、以人为本、经济与文化驱动作为建设公园城市体系的三大关键途径。通过结合理论与实践,协调技术与美学,贯通政策与落实,集结国内外以及笛东最新的前沿实践案例,全面呈现笛东对公园城市的创新理解与前沿观点。
本书结合笛东设计公司近十年的工程项目实践,展示出公园城市理念指导下所形成的独特设计理念和方法体系,突出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以不同尺度、类型和层次的大量规划设计实践案例对公园城市的建设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李雄教授
本书涉及的“公园城市”的景观设计实践,不仅限于景观设计方面,也包含了对城市设计的融合探索,在城市设计与景观设计的结合方面同样有突出的表现。
本书指出了现实中存在的脱离城市生态体系、脱离社会发展实际诉求的种种问题,为此积极拓展和利用新的生态技术和理念,结合发展转型的新机遇,通过承担有关景观规划和城市公园规划设计项目,对“公园城市”的几个主要方面——城市公园的生态化处理技术应用,以及城市公园与城市更新、城市公园与区域发展等一一进行了探索,并有重点地梳理和总结相关方面的经验,以深化认识“公园城市”的科学内涵,也展现了对新趋势的准确把握和对创新应用的探索。
——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副所长吴唯佳教授
伴随国务院正式批准全国首个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积极探索典型经验和制度成果,适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也显得越发重要。公园城市这一过程的完成与完善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更需要设计者运用其创新的思维与专业的能力。DDON笛东希望《公园城市-建设模式与途径》的尝试能抛砖引玉,为中国乃至全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贡献绵力。
编辑:liqing
相关阅读
江苏扬州:今年实施五大攻坚行动提升城市绿化
城市道路绿化增绿行动。利用今年春季绿化黄金季节,针对城市道路绿化达标率、林荫路覆盖率等指标,全面开展道路绿化增绿提绿补绿,重点对87条道路的行道树“有绿无荫、有景少荫”、绿化品种单一等问题进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错落有致、层次清晰的道路绿化景观【详细】
北京昌平新城东区将打造滨水商业消费新地标
昌平新城东区位于昌平区南邵镇,规划建设用地面积11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2万,围绕打造首都北部消费新地标编织街区控规已获批。未来,昌平新城东区将打造成为京北体验消费示范区、山水宜居典范城区、高水平综合服务承载区和智慧产研创新园区【详细】
南宁园博园举办“礼乐园博·南宁花朝盛典”
活动期间,南宁园博园还举办了汉服新秀大赛、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礼、国风婚礼妆照展示、明制婚礼仪式典礼、六艺游园、书画体验、国风集市等精彩纷呈的活动,同时邀请众多知名国风模特参与表演展示【详细】
成都首届“最美公园”评选结果出炉
据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最美公园”评选范围包括23个区(市)县已建成开放的1514个公园,包括综合公园、口袋公园,还有郊野公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