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重庆打造“未来城市”背后的生态哲学
重庆礼嘉生态步道。 余常海摄
房如积木顺山盖,坐车没有走路快。
民间流传的“重庆十八怪”,在谢晓忠看来,是别致的生活体验。在这座山城里,房屋依山而建,门前屋后密布着伸向城市各角落——蜿蜒起伏、曲径通幽的山城步道,如同叶脉一般,让他最为迷恋。
与步道长期打交道,是谢晓忠作为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交通研究所规划室主任、高级工程师的工作日常。日前,由他带领项目团队一起参与编制的《重庆市慢行系统建设“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重庆市将致力于构建以人为本、彰显特色、传承文化、舒适便捷的高品质山城特色慢行系统。这也意味着,城市未来的发展将与这些大街小巷深度融合,而这背后,藏着谢晓忠对主与次、动与静、快与慢这门生态“哲学”的理解。
绿主车次
还原生态的底色
城市慢行系统是以步行、自行车等“非机动交通”为主体的交通系统,步行是最核心的组成部分。
步道的完善也自然成为核心,在谢晓忠的脑海里,步道不应只是城市的交通“过道”,更应是人的交互空间,重庆得天独厚的自然地形条件决定了步道的极其重要性。
但数据显示,重庆中心城区步行出行比例由2002年62.7%下降到2020年42.0%左右。如今通过重点打造山城特色步道品牌、大力推进提升慢行友好人行道品质等措施,增强人们回归步行的意愿。
谢晓忠坚定地认为慢行空间与城市特色空间必须有机融合,让人们在慢行系统里充分体会城市的自然、人文和精神,寻找记忆里的乡愁。
“重庆的特色恰恰是山、水、城的有机融合。”谢晓忠告诉记者,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重庆的江岸线、人行道空间被车行道挤占严重,独特的滨水空间、林荫空间被压缩。
“我们的初衷,就是把这些空间‘还’回来,让慢行优先,让‘绿色’回归。”谢晓忠说,他们在“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城市更新、路网更新等研究工作中,提出严格保护既有绿色空间资源不被车行道侵占,在保障基本车行通行需求的基础上,将空间优先分配给人行道和公共活动空间,保障连续畅通并满足通行安全、舒适。
去年刚完工,始于重庆嘉陵江北岸的长安码头,止于塔子山南麓观音寺,岸线全长6.01公里的江北嘴江滩公园,将滨水空间更多留给步道、骑行道,打造人水相依的滨水生态公园。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里原本是边坡消落带的地形,如今,这里设计了标高165米的弹性道,它最大的特点是大多数时间位于水位以下,春夏的时候才露出来,方便人们戏水、乐水;而标高178米的亲水道,不仅建有3米宽的步行道,还有4米宽的骑行道。
还原生态,既包括自然资源的生态,也包括人文历史的生态。
而今,贯穿北滨路鎏嘉码头、重庆大剧院等重要景观门户区域的江滩公园,除了完善至美的三级步道,还打造了莺花古渡、保定觅踪、金沙揽胜等一系列文化深厚、诗意盎然的极富重庆特色的人文景点。
这正与重庆绿色发展、最大限度保护环境的原则不谋而合。重庆市住建委的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根据《规划》,至2025年末,重庆新建道路人行道2700公里,山城步道总里程达到2200公里,这里面就包含了街巷步道、滨江步道和山林步道,望岸赏江,回归自然。
景动心静
通畅出行的逻辑
慢行系统里,对步道进一步的补充则是自行车道。研究表明,在0.5公里—5公里出行范围内,自行车交通优势明显。《规划》里也提出,重庆要“因地制宜鼓励发展自行车交通”,“十四五”期间,重庆将新增自行车专用道181公里,累计建成达到450公里;中心城区新增自行车专用道54公里,累计建成达到100公里。
在爬坡上坎的重庆发展自行车,似乎很违和。
谢晓忠曾经也犯了难,但作为慢行系统里不可或缺的一环,自行车交通已成为减少小汽车出行、打造低碳绿色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手段。
“比走路快,又能锻炼身体。”谢晓忠告诉记者,事实上,重庆的地形虽以山地为主,但“十三五”期间就积极探索,在部分区域发展自行车交通并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至“十三五”期末,全市建成自行车专用道约 269 公里。
根据自行车的使用人群和目的,《规划》做好功能区分和系统规划,分为以通勤、接驳为主的中心城区绿色出行自行车道、主城新区休闲游憩自行车道和旅游观光自行车道。
重庆虎溪大学城地处中心城区以西的丘陵地带,位于两山槽谷之间,是重庆中心城区地势最平坦的一个区域,自行车在这里成为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
去年,重庆高新区城市建设事务中心启动了大学城北路、大学城东路、熙街周边道路、大学城西路、学城大道等10条人行示范道的改造工程,并逐步完善全域慢行功能,实现全域“成网成片”,在大学城片区形成健康舒适、生态环保、安全便捷的全域慢行系统。
“自行车道不仅是高品质、人性化公共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活力、健康、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谢晓忠解释道,慢行系统不仅是点对点的交通连接,更重要的是将自然休闲空间通过系统向城区延展,强调立体公共空间的营造。
在心理学中,人每行走400米—500米需要一个变化的空间。“重庆步道具有实现‘一步一景, 步移景换’的天然条件。”谢晓忠特别强调,在步道设计中,通过路线的转换、竖向的变化、植物的造景等,为行人带来了丰富生动的行走体验。
比如,江北嘴江滩公园设计了步道、观景平台、广场等,站在江滩公园的一处观景“黄金位置”,黄花园大桥、曾家岩大桥映入眼帘,轨道列车呼啸过桥的景观生动有趣。
行慢效快
打造体系传递幸福
慢行系统的打造,着实让人们在休闲娱乐、观光旅游上有了更好的体验,但仅仅只是为了休闲吗?谢晓忠和家住南岸区的市民王婷婷并不这么认为。
王婷婷住在重庆南山上,而工作地却在山脚下的城区,沿盘山公路而下,她几乎都是乘坐公交车或由丈夫开车接送。
随着南山清水溪步道的修缮,选择步行则让她的出行变得更方便快捷。“走步道下山只要10分钟,不仅快还可以锻炼身体。”王婷婷告诉记者,受地形因素及其他原因影响,上下山经常遇到交通拥堵,而步行不仅免去了堵车担忧,绿色低碳出行还可以为环保作贡献。
谢晓忠理解的“方便快捷”不仅是通勤的需要,更是要以群众出行为导向,学校、医院、商圈及交通枢纽等人流量较大的区域更是重点。
人行天桥和跨江大桥就成为了突破的重点。“立体过街设施可以保障行人安全的连续性。”谢晓忠说,他们注重完善跨江大桥、人行天桥等自动扶梯,尤其是垂直升降梯设施建设,保障行人过街舒适性,提升幸福感。“十四五”期间,重庆全市将累计建成1200座立体过街设施。
在谢晓忠看来,慢行系统并不是“慢”效率,相反,在提高短程出行效率、填补公交服务空白、促进交通可持续发展、保障弱势群体出行便利等方面,慢行系统具有机动交通无法替代的作用,它更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哲学”。
“面对‘逆城市化’‘共享经济’‘绿色发展’等发展浪潮,‘未来城市’将形成“慢行+”高品质融合交通出行体系,构建满足通勤、休闲、娱乐、消费等多样化需求的慢行交通系统,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谢晓忠说,更重要的是,一条条步道将城市人们的生活、工作串联起来,形成畅享绿色、低碳的“慢生活”。
而这,其实是谢晓忠的最终梦想——慢行,让生活更美好。
编辑:liqing
相关阅读
江苏扬州:今年实施五大攻坚行动提升城市绿化
城市道路绿化增绿行动。利用今年春季绿化黄金季节,针对城市道路绿化达标率、林荫路覆盖率等指标,全面开展道路绿化增绿提绿补绿,重点对87条道路的行道树“有绿无荫、有景少荫”、绿化品种单一等问题进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错落有致、层次清晰的道路绿化景观【详细】
北京昌平新城东区将打造滨水商业消费新地标
昌平新城东区位于昌平区南邵镇,规划建设用地面积11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2万,围绕打造首都北部消费新地标编织街区控规已获批。未来,昌平新城东区将打造成为京北体验消费示范区、山水宜居典范城区、高水平综合服务承载区和智慧产研创新园区【详细】
南宁园博园举办“礼乐园博·南宁花朝盛典”
活动期间,南宁园博园还举办了汉服新秀大赛、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礼、国风婚礼妆照展示、明制婚礼仪式典礼、六艺游园、书画体验、国风集市等精彩纷呈的活动,同时邀请众多知名国风模特参与表演展示【详细】
成都首届“最美公园”评选结果出炉
据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最美公园”评选范围包括23个区(市)县已建成开放的1514个公园,包括综合公园、口袋公园,还有郊野公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