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园:展现大美青海新姿颜

2022-08-24 09:04:23         来源:青海日报     浏览次数:

国家公园:展现大美青海新姿颜

三江源国家公园内风光旖旎。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供图

  历史演进,总会在关键时刻为发展留下耐人寻味的篇章。一直以来,青海儿女把三江源保护作为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承担好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继续推进国家公园建设,切实保护好地球第三极生态。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坚决扛起生态保护重大政治责任,可可西里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设立,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体制试点任务全面完成,青海湖国家公园正式创建,生态文明高地建设高开高走,今天的青海,努力在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上走在前头。

  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

  青海,是三江之源、“中华水塔”,坐拥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三江源、祁连山,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而且这里还是普氏原羚、藏羚羊、雪豹等高原特有珍稀野生动物栖息的乐园,其在全国乃至全球生态安全中十分重要。
俯瞰青海大地,这里是亚洲孕育大江大河最多、最集中的地区,长江、黄河、澜沧江及我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均发源于此。当一滴滴冰川融水汇聚成河自大地奔涌而出,当全省年均出境水量从过去的600多亿立方米增加到900多亿立方米,承载着坚定不移做好“中华水塔”守护人的担当和使命,青海儿女向全国乃至世界人民践行了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的承诺。

  近年来,我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实施“中华水塔”和地球第三极保护行动,全面加强生态资源保护和培育,通过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治理、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大规模国土绿化、防沙治沙等一系列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全省河流国考断面优良水质比例均在全国领先,区域生态功能不断优化,水源涵养地作用更加凸显,森林覆盖率、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持续提升,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三江源区水源涵养量年均增幅6%以上,祁连山地区河流年径流量增加27.5%。

  在广袤的青海大地上,独特的生态环境造就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面积生态系统,目前全省有5000多个湖泊,4200多条河流,湿地面积510万公顷,湿地面积在全国居于前位,湿地资源占全国总量的22%,“地球之肾”正持续向好。
近年来,我省持续加强湿地保护修复,在全国最早实施湿地管护员制度、落实湿地生态补偿机制,实施青海湖湿地保护与修复、湿地公园建设等工程,全省湿地保护率达到64.32%,高于全国平均12%。目前,建立了青海湖鸟岛、扎陵湖、鄂陵湖3处国际重要湿地,8处湿地型自然保护区,19处国家湿地公园,32处省级重要湿地。在地处三江源腹地的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这里曾经因草原上大大小小的湖泊随处可见享有“千湖之县”之美誉,而这些湖泊也在后来因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而消失,如今随着生态保护力度的持续加大,玛多草原上又再现“千湖美景”,有当地人说现在湖泊数量甚至比原来县志记载的还要多。

  国家公园占自然保护地总面积的77%

  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制度创新,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推动的重大改革。省委省政府把国家公园建设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实践,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全面推进,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青海方案”,贡献“青海智慧”,青海建设国家公园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2019年6月,省部共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在青海启动,全国第一,青海又承担起立示范、树标杆的任务;2020年,国家公园示范省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在“三步走”战略中,国家公园从蓝图愿景逐渐变成现实,青海也正凭国家公园之名走向世界,成为大美青海的亮丽名片。

  站在重要的时空节点再去回望,一直以来青海突出国家公园建设,成为全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省份,建设国家公园示范省,成功举办第一届国家公园论坛,再到如今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设立、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体制试点任务全面完成,且目前,国家批准创建青海湖国家公园、昆仑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前期工作启动,青海因生态而兴,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已初具规模。

  不仅如此,我省还在全国率先开展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将8类109处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为79处,涵盖三江源区、青海湖流域、祁连山地区、柴达木盆地、湟水流域五大生态板块,建立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新体系。目前,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各类自然保护地达到26.77万平方公里,新增3.41万平方公里,全省64%的湿地、30.7%的森林、85%的野生动物栖息地纳入自然保护地管理,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种群明显增加,祁连山国家公园内的雪豹达到100多只,藏羚羊从不足3万只增加到7万多只,普氏原羚从300多只增加到2800多只,青海在全国率先建立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面积最大的国家公园在青海

  当今日青海凭国家公园之名聚焦世界目光,当源源不断的清洁水源从江源大地奔涌而出,青海已然成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生态安全地位、国土安全地位、资源能源安全地位显得更加重要。

  回顾一路历程,2015年以来,我省全力推进全国第一个的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于当时青海而言,国家公园不仅是一次生态文明领域的体制改革,也将是一次赋能全局发展的重大机遇。尽管是全新的探索,但必须要为全国建设国家公园探索路径,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敢为人先、大胆创新,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中,三江源经历了一次从无到有、有中创优的生态“蝶变”,理顺管理体制,创新管理机制,打破“九龙治水”和执法监管“碎片化”藩篱,理顺人与自然辩证统一关系,实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以最严格的制度保护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三江源头完整的生态系统也将得到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

  立足江源、符合省情、面向全国,青海全力推进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终于探索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借鉴国际经验、彰显三江源特色的国家公园体制创新之路,形成了“一面旗帜引领、一个部门管理、一种类型整合、一套制度治理、一户一岗管护、一体系统监测、一支队伍执法、一众力量推动、一种精神支撑”“九个一”的三江源模式。2021年10月,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设园,总面积达19.07万平方公里,成为全国首批、排在首位的国家公园,也是目前中国面积最大的国家公园。随着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设立,极地江源也将迎来国家公园建设的关键期,相信这里必将成为美丽中国的亮丽名片。

  尽管三江源海拔高、气候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而不可复制,但随着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实施和国家公园设立,实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这里珍贵的自然资源、完整的生态系统被更好保护,生物多样性也持续保有,坚定不移做好“中华水塔”守护人青海实至名归。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因生态而美借生态而兴,青海正在坚定不移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上走在前列,一个更加昂扬奋进的现代化新青海正款款而来!

编辑:liq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江苏扬州:今年实施五大攻坚行动提升城市绿化

江苏扬州:今年实施五大攻坚行动提升城市绿化

城市道路绿化增绿行动。利用今年春季绿化黄金季节,针对城市道路绿化达标率、林荫路覆盖率等指标,全面开展道路绿化增绿提绿补绿,重点对87条道路的行道树“有绿无荫、有景少荫”、绿化品种单一等问题进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错落有致、层次清晰的道路绿化景观【详细】

北京昌平新城东区将打造滨水商业消费新地标

北京昌平新城东区将打造滨水商业消费新地标

昌平新城东区位于昌平区南邵镇,规划建设用地面积11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2万,围绕打造首都北部消费新地标编织街区控规已获批。未来,昌平新城东区将打造成为京北体验消费示范区、山水宜居典范城区、高水平综合服务承载区和智慧产研创新园区【详细】

南宁园博园举办“礼乐园博·南宁花朝盛典”

南宁园博园举办“礼乐园博·南宁花朝盛典”

活动期间,南宁园博园还举办了汉服新秀大赛、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礼、国风婚礼妆照展示、明制婚礼仪式典礼、六艺游园、书画体验、国风集市等精彩纷呈的活动,同时邀请众多知名国风模特参与表演展示【详细】

成都首届“最美公园”评选结果出炉

成都首届“最美公园”评选结果出炉

据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最美公园”评选范围包括23个区(市)县已建成开放的1514个公园,包括综合公园、口袋公园,还有郊野公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