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批沿黄河地区“一县一湿地一县一公园”做法

2022-12-23 09:01:58         来源:半月谈     浏览次数:

  近年来,沿黄各省区全力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重要进展。同时,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中出现争相建设公园等苗头性问题,个别省份甚至提出“一县一湿地、一县一公园”目标,出现“重建设轻保护、重开发轻修复、重景观轻生态、重节点工程轻系统治理”等倾向。

  “黄河公园”数量可观

  半月谈记者统计发现,截至今年9月,沿黄流域有8省区均存在已建、在建的“黄河公园”,名称虽不相同,总体数量可观。

  黄河中游某省2021年7月公布的信息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省黄河流域已建立78处森林公园、67处湿地公园、25处风景名胜区、20处地质公园;规划到2025年,在这个省黄河流域14个市现有河道、库区上新建省级湿地公园32个,升级5个国家湿地公园,新增保护湿地面积1.8万公顷。

  同时,根据相关规划,这个省将在黄河沿线打造黄河湿地公园群,规划范围内河道长711公里,面积2920平方公里,涉及8市25个县(区、市)。远期目标是实现一县(市)一湿地(湿地公园或湿地自然保护区)。

  另一沿黄省份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公布的消息显示,2022年内,当地8个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将陆续开工建设,力争在2025年全部建设完成。

  2021年11月11日,黄河下游某省新闻发布会公布数据显示:全省黄河流域9市共建设省级以上湿地公园112处,其中黄河流域25个县共建设省级以上湿地公园39处。

  此外,境内曾有黄河故道的个别东部省份,也建成或规划建设以“黄河”命名的公园。

媒体批沿黄河地区“一县一湿地、一县一公园”做法

游客在一处黄河故道国家湿地公园观赏荷花。

  据不完全统计,黄河干流沿岸地区及黄河故道地区已建、在建和拟建的各类公园不下280处,其中,以“黄河”冠名的生态类公园超过100处。

  过犹不及风险多

  在黄河流域建设适度数量和规模的生态类公园,既可保护流域生态环境,也为周边群众提供休闲场所,是一件大好事,但凡事“过犹不及”。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当前黄河流域公园建设已出现不良苗头。

  各地各部门各自为政,缺乏统筹协调,导致沿黄地区新建公园面积扩张趋势明显。黄河沿岸地区及黄河故道地区公园种类繁多。水利部门有水利风景区、水利公园,文化和旅游部门有风景名胜区、文化公园,农业部门有农业公园、郊野公园,住建部门有城市内的各类公园,体育部门有运动公园、体育公园,林草部门有湿地公园、森林公园,自然资源部门有地质公园、自然保护区等。

  一些市县围绕“公园有没有、面积大不大”等暗中较劲。东部省份某沿黄县建设的国家湿地公园规划面积逾1.02万亩,2016年通过原国家林业局验收。3年后,位于该县不到100公里的另一个沿黄县,规划建设的国家湿地公园逾1.44万亩,2019年12月前后通过国家林草局验收。

  中部某市2020年开工建设一处黄河故道湿地公园,规划面积逾1.9万亩;到2020年底,又获批开建一处省级黄河湿地公园,规划面积近6万亩。

  工程过度、亲水过度,容易形成新的生态风险。一些公园在建设中过于依赖工程措施增树、增草、增水,不同程度扰动了原生环境。一些公园“湿地不湿”,靠人工建设增加湿地面积,不得不进行生态补水;有的公园挤占河道、堤防、行洪区、防洪设施,影响行洪和防汛。

  部分公园人造景观过多、建设标准过高,有形象工程之嫌。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沿黄一些地方政府动辄投资上千万甚至上亿元,在公园项目建设中追大求高,高标准建设楼、宫、塔、坛、阁等人造景观。一些地方不顾中央三令五申,仍在公园建设中开挖人工湖、营造景观水面。

  黄河上游某市所建黄河楼高108米,总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总投资1.25亿元,另外还建有黄河坛、黄河鼎、黄河阁。东部某市的黄河楼2021年建成开放,楼高逾70米,建筑面积逾9000平方米。西部某市所建黄河楼主楼高93.39米,总建筑面积逾4万平方米,整个景区概算投资近4亿元。

  某县级市黄河故道湿地公园规划投资逾3亿元。当地群众在湿地公园开工新闻后留言:“现在全市都是湿地,遇到洪灾,最需要的是排洪设施。”

  不正确的政绩观

  2019年以来,黄河流域各地政府越来越重视黄河生态治理工作,特别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后,各地政府部门密集实施生态治理项目,生态公园、绿色廊道、文化展馆等项目成为地方政府重要工作抓手。但是,部分地区在上述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跑偏、走样苗头,不符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要求,不利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良性发展。

  受访基层干部认为,有的干部在理解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存在两种不良倾向:一种是依然认为以经济发展、项目建设为主,在生态保护上打“擦边球”;另一种是不顾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将生态文明建设功利化、工程化,催生不正确的政绩观。

  一位县委书记受访时说:“要探索发展一个主导产业,没有五六年努力根本见不到效果,而且很有可能以失败告终,但公园等生态类项目就不同了,风险很小、效果可期、展示性强,大家当然愿意干。”

  黄河上游某县水车村地处黄河岸边。今年8月,当地政府计划在水车村实施沿黄湿地生态保护项目,财政投资221.8万余元。半月谈记者查阅工程量清单发现,建设项目包括:栽植乔木、色带;修建园路、停车场;铺设混凝土道牙、隔离栅栏。

  对此,一名村干部说,“见效快的好看项目”上马快,但农民还是更希望把钱投入到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改善上。国家投给沿黄地区的建设项目,不能“面子做得好,百姓没实惠”。

媒体批沿黄河地区“一县一湿地、一县一公园”做法

一处黄河滩地公园。

  及时纠正问题,优化审批管理

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一项重大国家战略,容不得一丝一毫跑偏走样。为此,需要进一步在全社会特别是市县领导干部中树立全面、科学、系统的生态文明观,纠正不良政绩观,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保驾护航。

第一,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系统学习领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让各级干部准确、全面理解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和黄河生态保护的系列重要论述和“山水林田湖草沙冰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思想。

第二,在黄河流域和黄河故道地区开展已建、在建、拟建各类公园、绿廊、展馆大排查,摸清底数,纠正攀比建园、盲目扩园、举债建园等问题。同时,系统梳理典型案例,总结经验教训,通过正反两方面案例,警示和教育各地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生态保护观念。

地方各级政府还应自查自纠,从思想上破除“公园情结”“围槛思维”和“景区迷恋”,树立“田野即是公园、农田也是湿地、森林就是景区”理念。

第三,鉴于当前各类公园多头审批、名称繁杂、甚至出现“区中有园、园中有区”等乱象,应建立健全审批和监管长效机制,统一归口公园类生态建设项目管理监督责任,明确各部门责权利,从制度上堵住项目建设在环评上打擦边球、借生态保护之名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漏洞。

此外,在黄河流域,可考虑以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为统领,对一定行政区域内的各类公园进行合并,形成兼具文化、生态、旅游等多功能的综合性公园。山东省在这方面已进行了探索,2021年10月,国家公园管理局批准的《黄河口国家公园创建方案》,就整合优化了8个自然保护地。

 

编辑:liq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江苏扬州:今年实施五大攻坚行动提升城市绿化

江苏扬州:今年实施五大攻坚行动提升城市绿化

城市道路绿化增绿行动。利用今年春季绿化黄金季节,针对城市道路绿化达标率、林荫路覆盖率等指标,全面开展道路绿化增绿提绿补绿,重点对87条道路的行道树“有绿无荫、有景少荫”、绿化品种单一等问题进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错落有致、层次清晰的道路绿化景观【详细】

北京昌平新城东区将打造滨水商业消费新地标

北京昌平新城东区将打造滨水商业消费新地标

昌平新城东区位于昌平区南邵镇,规划建设用地面积11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2万,围绕打造首都北部消费新地标编织街区控规已获批。未来,昌平新城东区将打造成为京北体验消费示范区、山水宜居典范城区、高水平综合服务承载区和智慧产研创新园区【详细】

南宁园博园举办“礼乐园博·南宁花朝盛典”

南宁园博园举办“礼乐园博·南宁花朝盛典”

活动期间,南宁园博园还举办了汉服新秀大赛、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礼、国风婚礼妆照展示、明制婚礼仪式典礼、六艺游园、书画体验、国风集市等精彩纷呈的活动,同时邀请众多知名国风模特参与表演展示【详细】

成都首届“最美公园”评选结果出炉

成都首届“最美公园”评选结果出炉

据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最美公园”评选范围包括23个区(市)县已建成开放的1514个公园,包括综合公园、口袋公园,还有郊野公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