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产业发展的活力与美好

2023-04-06 08:43:44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浏览次数:

花卉产业发展的活力与美好

瓶插郁金香切花花色娇艳

花卉产业发展的活力与美好

三角梅新品种“中闽1号”

花卉产业发展的活力与美好

多头玫瑰品种“梦幻芭比”

花卉产业发展的活力与美好

厦门爱垦园艺生产的盆花产品

  编者按

  为全面分析、科学研判全国花卉产业发展形势,3月25日,中国花卉协会在浙江萧山召开2023全国花卉产销形势分析会。

  会议邀请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副总经理高红玲、中国花卉协会绿化观赏苗木分会会长郑勇平、中国花卉协会盆栽植物分会会长杨铁顺、中国花卉协会零售业分会秘书长林巧玲、中国花卉协会市场流通分会副会长张力、阿里巴巴数字农业采购中心总经理卢志鹏等6位专家,分别以鲜切花、绿化观赏苗木、盆栽植物、花卉零售、市场流通、花卉电商等为主题,通过客观数据分析回顾总结2022年产销情况、分析研判2023年产销形势,同时针对行业内瓶颈问题进行探讨。

  记者以6个主题进行综述,分享专家观点,一起感受花卉产业发展的活力与美好。

  国内鲜切花产品替代进口势头强劲

  2022年,鲜切花种植品类丰富度不断增加、产能持续提高,为市场提供了更多品质稳定、一致性好、采后处理规范、瓶插期长的产品,国产鲜切花产品替代进口势头强劲。同时,随着品种更新速度加快,新品种进入市场的成熟期缩短,其带来的红利仍在持续。

  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KIFA)副总经理高红玲提供的2022年花拍大数据,将这一趋势展现得更为直观。

  云南是鲜切花生产的重要产区,玫瑰、康乃馨、百合、洋桔梗等均为优势品类。近年来,随着产区种植规模增加,产能陆续释放,交易规模呈增长态势。2022年KIFA供货量、供货群体呈双增长,总供货量18.91亿枝,同比增长9%;供货商人数增长8.7%。从各等级供货情况来看,除E级供货量与2021年基本持平外,其他等级供货量均有明显增长。

  “随着种植技术和生产设施的提升改造,‘云花’产能持续提高,但不会出现无序增长,相对均衡、稳定的供货将成为新常态,促使鲜切花品质持续提高。”高红玲说。

  通过对比2020—2022年月度交易均价、各等级成交均价走势,可以看出,家庭、日常用花市场需求持续加大,直播电商、兴趣电商等线上渠道对下沉市场的挖掘,促使C、D级甚至E级产品的价格上涨,从而拉高了总体均价;同时各等级之间的差价加大,客户分层明显,充分体现“好花好卖”“好花好价”的趋势。

  2022年KIFA参与交易的品种数量为1749个,同比增加66个。在各个大类中,玫瑰品种的增速最快,尤以单头玫瑰居多;非洲菊的品种数量持续下滑;满天星的品种数量基本保持不变。

  其中,玫瑰作为鲜切花热门品类,其品种色系搭配成为供货商关注重点。2022年单头玫瑰供货量增幅为9.35%,交易均价为每枝1.04元,市场供应以香槟色系、粉红系、复色系、红色系、白色系为主。值得关注的是,“卡布奇诺”从2021年供货量排名第16位一跃进入前5位,足以证明市场对复古色系的追捧;供货量超过1亿枝的品种仅“蜜桃雪山”一个,位居第一名。2022年多头玫瑰供货量增幅较2021年有所下降,增幅为20.2%,交易均价为每枝1.17元。其供货量前5位的品种与2021年保持一致,其中“橙色芭比”的供货量增幅达80.63%,“狂欢泡泡”“波赛尼娜”“爱丽丝”的供货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

  高红玲认为,鲜切花市场总体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2023年整体市场行情将优于2022年。特别是随着即时零售、直播带货、电商、社区团购等模式持续发力,花卉零售端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成为必然,三、四线城市甚至五线城市都会成为鲜切花消费的生力军,助推鲜花消费进入高频化、日常化时代。

  花卉流通渠道发展新变化将持续

  近3年,市场的不确定性给鲜花物流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以航空运输为主导的流通方式向冷链运输方向转变。

  2022年,云南花卉出港总运输量为59.7万吨,其中冷链鲜花(含盆花种苗)运输量共计45万吨。目前云南花卉出港物流已形成85%为冷链、15%为空运的新格局,冷链保障能力明显优于空运。

  中国花卉协会市场流通分会副会长张力认为,物流配套的迅速发展是基于我国花卉流通渠道的演变,特别是近几年线上线下流通渠道的形成。

  他介绍,我国花卉流通渠道经历了市场萌芽期、花卉集散中心形成、大市场流通格局形成及线上线下流通渠道形成4个时期。

  在初期,只有北、上、广等中心城市开始出现花卉生产和初级消费,因此市场辐射范围窄,产品无跨区域流通;同时,流通渠道单一、环节少,基本为从生产者到花店、花摊,再到消费者。

  到了1990年,花卉产销分离,出现产品跨区域流通,逐步形成北、上、广三大集散中心和部分省会城市向周边城市扩散的流通格局;同时,流通途径和环节增多,花店成为零售主渠道。

  直到2001年,区域集散中心地位开始下降,以省会城市向周边城市扩散的大市场流通格局形成,流通环节有所减少。

  近几年,随着电商兴起,传统流通渠道发生较大改变,销地批发市场地位下降,使流通途径增加,渠道更多元。

  “在电商化下,消费者购买方式非常多样,他们可以通过小程序、电商平台买到产地直供的一手花源,也可以通过花店和超市购买到依次经历产地、产地批发商、平台等途径的花卉产品。”他认为,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诸多趋势和现象。

  电商化使消费更加便利,推动消费群体快速扩大,促进供应链不断完善及物流配套迅速发展。与此同时,渠道复杂化和相互交叉带来的价格体系混乱现象随之出现,特别是一些电商平台通过低价获客策略让市场陷入低水平竞争。“一些年轻消费者为了买一枝玫瑰花会搜索各个平台进行比价,这让一些商家头痛。”

  张力提出,我国花卉流通渠道正处于快速发展期,未来还将不断变化。他总结出5点发展趋势。

  一是超市将成为花卉零售的重要渠道。在他看来,超市拥有突出的便利性、较强的体验感,能提供标准化产品,人们逛超市时就可以顺手买一束花,这种购物方式更贴近家庭消费者。

  二是销地批发市场的功能将不断转化。随着鲜切花体验、零售功能的逐步增强,市场的批发功能正在减弱,未来将更突出其仓储和服务功能,而集配中心功能会更加凸显。

  三是花店会更突出个性化功能。花店依然是零售端的重要渠道,但部分固守传统的花店会持续消亡,新理念花店将应运而生,还会出现部分城市花摊式花店。

  四是鲜花电商将进入深耕发展期。从模式来看,鲜花电商很难有大的突破,但随着商家对商家的2B渠道进入瓶颈期,商家对个人的2C渠道会进一步丰富,线上线下融合趋势也将加强。

  五是盆栽电商赛道有望成为新热点。随着消费市场对盆栽需求的增加,盆栽将凭借其线上配送优势,以及利于供应链建设的生产组织模式,成为电商赛道的“潜力股”。

  绿化苗木发展要满足美丽中国建设需要

  “随着国家重大基础项目工程陆续开工,苗木市场需求在今冬明春有望回暖。从业者要坚定信心,未来可期!”中国花卉协会绿化观赏苗木分会会长郑勇平的一番话让从业者为之振奋。

  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现阶段,我国绿化观赏苗木产业的严峻形势仍不容忽视。

  郑勇平结合国家林草局种苗司提供的数据以及分会秘书处调查的数据,分析得出,2018—2022年,全国育苗面积、在圃苗木株数、苗木供应量、实际用苗量均呈现下降趋势。2022年育苗总面积持续下降,减少至105万—110万公顷,苗木销售量、销售价格持续走低,同比2019年下降近七成,苗木总量过剩但结构性供给不足现象仍然存在。

  从全国各区域育苗情况来看,山东、江苏、浙江、河南为重点苗木产区,占据全国总育苗面积的半壁江山。其他苗木产区,如四川、江西、广东、河北、陕西、安徽、湖南、湖北以及宁夏银川、新疆呼图壁等,2022年苗圃面积和存圃量均有所减少,但减少幅度不大。总体来看,我国苗木生产仍集中在华东区,育苗面积占比49.96%,但今后生态建设和林业建设的重点将在西北区和东北区。

  对此,郑勇平指出我国绿化观赏苗木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产品结构依然存在“买难卖难”状况。有竞争优势的品种和优质大规格苗木存量不足,供应紧张;中小常规苗木存圃量仍旧偏大,苗木产销区域不平衡、结构不平衡、市场不平衡的现象依然存在。

  二是品种结构依然停留在“多树种少品种”状况。我国本土乔木树种的苗木产品,基本停留在树种种子育苗阶段,质量参差不齐,应用效果难以提升;花灌木和地被等植物种的苗木品种化比例较高,但主栽品种的国产化率偏低。

  三是苗木产品标准化程度低。在圃的多数苗木产品的使用目标定位模糊,造成绿化景观设计师与生产领域脱节;行业普遍缺少苗木产品生产目标的标准化设计和过程控制,高质量、一致性的产品规模难以提升。

  四是苗木生产基地基础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基地普遍是民营企业或农户自发投资建设的,基础设施设备原始落后,机械、工具、装备等缺乏,生产效率低下,产品质量难以统一。

  五是苗木行业创新能力不足。新品种的知识产权保护任重道远,对各地方政府新品种的应用刚需不足,导致开发应用和推广艰难,区域绿化景观特色难以形成。

  针对这些问题,郑勇平提出,新时代绿化观赏苗木的发展必须满足美丽中国建设需要,创新升级产品形态和生产技术至关重要。因此,珍稀、彩色、开花、多观赏点的新优品种是满足市场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重点;标准化、大规格、精品化、特色化的高端工程用苗稀缺且俏销;订单制和合作制生产体系、金融资本参与生产体系的供求新关系将逐步建立;企业规模小、产品质量差、创新能力弱的企业将逐步被淘汰。

  花卉电商将小众品种推向大众视野

  “你很难想象,淘宝直播竞拍中一盆白眼泪龟背竹经过11轮竞拍,最终以9万元的成交价落锤。这是我看到过价格相对低的、曾出现过最终成交价达到40多万元的植物。”阿里巴巴数字农业采购中心总经理卢志鹏不禁感叹,他也十分不解,玩家们为什么会针对一片叶子上的花纹争夺这么久,会因为这个花纹是“大字型”还是“王字型”而增加40万元的价格。

  在财富相对自由的城市新中产眼中,热带植物并非简单观赏植物,而一种新的消费符号,代表着独特的生活品位和个性,越是稀有、越想拥有。

  卢志鹏认为,这种现象的发生是基于近年来花卉流通渠道和消费者需求的转变。他具体列举了三大场景下的不同需求特征。

  一是走情感线的礼遇场景,代表品类为礼品鲜花、永生花及盆花礼品。这类场景的消费者关注花卉是否能够预约配送,其送达的时效、新鲜度,以及是否具有别致特色。

  二是走空间线的室内外美搭场景,代表品类为绿植盆花、盆器花架和花园杂货。他们选购花卉是为了对工位或家居内外进行搭配装饰,且更关注某一微场景,因此其关注点是应该买什么、哪里买得到、是否送得到、怎么养得活、如何搭好看。

  三是走时间线的种植养成场景,代表品类为种子种球、植物盆栽、园艺用品。

  “现在阳台、窗台、露台和花园应用场景已成为重要关注方向,这部分花友在关注品种的同时,还会追求盆器、特色资材搭配。”卢志鹏说。

  因此,他认为,商家不应只关注植物,还要看整个市场变化,盯住消费者需求。“为何国兰和紫砂盆的消费数据逐年下滑?因为现在消费者的家居风格偏向北欧风、日式风、新中式等,这些产品与家居风格难以呼应。同时,伴随着年轻人喜好的变化,产品随之产生迭代,这也是龟背竹、琴叶榕等热植受到热捧、热销的原因。”

  可以说,花卉电商的发展将小众品种推向大众视野,正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与此同时,各类迎合消费需求的新趋势应运而生。

  淘宝针对年轻人也爱种菜的趋势,推出了“传家宝系列”,让种菜不再是父母辈的专享,年轻人在城市的高层阳台也可以种番茄、草莓、黄瓜、辣椒等蔬菜水果,寻找记忆中的老味道。

  “商业化的蔬果品种为了保障可运输、耐储存,从而损失了品种应有的风味。所以,不少消费者会选择种植周期较短的番茄,带领孩子体验从种植、种子发芽一直到开花、结果的全生命周期过程,这就是他们所渴望的进程感和成就感。”卢志鹏说。

  此外,花卉电商中还出现了一系列网红品牌,售卖传递情绪的奇趣植物,如超级植物公司。卢志鹏认为,这些跨界的公司获取流量的速度、对消费习惯的把控是值得学习的,他们通过创意、联名合作得以深入人心。但也要清楚地看到,支撑这些创意落地、品牌得以快速成长的根基仍是供应链,这也是他们的短板所在。

  网红品牌拥有创意、流量和对用户喜好的把控优势,商家拥有强大的生产能力、供应链,但缺少与消费者的贴近性,那么何不将双方优势进行交互融合?这或许是花卉电商下一步需要思考的方向之一。

  盆栽植物潜在消费市场巨大

  “销售渠道的变化带来新的消费市场,消费总量持续增加,国内盆栽植物正向着多元化、电商化方向发展,且有产区向南迁移之势。”在中国花卉协会盆栽植物分会会长杨铁顺看来,虽然2022年春秋季盆栽植物销售均不如预期,但国内潜在消费市场巨大,长期来看未来可期。

  2022年盆栽植物总体生产规模小幅增加,老牌盆花主产区生产面积变动不大,但品种结构调整较大;云南、四川西昌的小盆花及广东网红热植等生产规模上扬,特别是云南有望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盆花产区。

  针对各品种2022年不同的市场表现,杨铁顺做了具体分析。

  蝴蝶兰作为盆花王者,2022年产量同比增加10%,其中种苗产量1.8亿株以上,成品花产量1.2亿—1.3亿株。广东作为第一大产区,其地位不可撼动,年产蝴蝶兰成品花6500万株;山东年产蝴蝶兰1500万株,集中在青州地区;郑州、西安等中西部地区以及福建、江浙地区,年产量均为1000万株;其他地区生产规模略有缩减态势。品种方面,红花的“大辣椒”依然是单品种王者,在春节期间尤为热销;新品种对市场的拉动能力减弱,国内自育品种增加,吸染色蝴蝶兰也十分夺人眼球。

  红掌行情表现连年欠佳,2022年产量超3000万盆,同比略有缩减。红掌生产集中在广东、山东、长三角、云南、四川、湖南等地,其中小盆径产品在华南片区产量较大。红色仍是主流色系,在大中盆径产品中占比较高,小盆径产品色系相对丰富,市场追新热度有所降温。

  凤梨产量稳定,2022年产量2000万盆,其中70%供应租摆市场,价格同比上涨10%。凤梨生产主要集中在广东、山东、四川等地,以红色系传统品种为主。由于家庭园艺市场对凤梨存在刻板印象,新品种推广速度较慢。

  2022年大花蕙兰总产量628万盆,稳中略减,其中云南产量595万盆,占全国总产量95%、占世界产量70%以上。随着盆花小型化的趋势,小株型产品数量增加;部分大花蕙兰开始通过线上销售、产地直发。随着大花蕙兰逐步进入二、三线城市,将启动新的消费潮;同时,对越南、缅甸等国出口增长,将大大刺激国内大花蕙兰发展,预测国内大花蕙兰年需求量将达1000万盆以上。

  小盆栽、多肉植物在电商市场持续发力,线上渠道拓展顺利。网红观叶植物经历行情“过山车”,主力产品价格大部分回落到高峰期的10%—50%,正逐渐回归成为常规产品的组成部分,并未突围成为多肉植物的现象级市场。其他盆花品类如风信子、郁金香等,根据气候或其他优势已形成相对聚集的产区,有集群发展态势。

  “盆栽植物市场对新品种、新产品热情度比较高。如长寿花‘金狐狸’仍能高价销售;日渐走红的蜡封朱顶红,年进口量达140万粒;不断增多的绣球品种,使产量猛增,在盆花、切花、绿化等应用场景均表现亮眼。”杨铁顺认为,好种、好养、好卖的盆花品种将成为重点研究方向;同时,造型类、小型类、观叶和观花一体的线艺型应是生产者重点关注方向。

  与生活美学融合提升花卉零售活力

  “经历调整和创新,实体零售逐步走出寒冬时期,结合美好生活,充分展现万物皆有花的概念。”中国花卉协会零售业分会秘书长林巧玲说。

  2022年花卉零售市场总规模为1986.8亿元,其中实体花店零售业务市场为900亿元,头部花店业绩稳步上升;电商零售仍一路攀升,占总规模的54.6%。

  花店依然是花卉零售的主战场。从2022年全国线下花店客单价增速趋势来看,与2021年相比出现小幅增加,平均客单价为180元。在深圳、广州、上海有56.2%的花店平均客单价可以达到200—300元。

  “线上线下融合让实体产业的价值更加凸显,优质零售品牌将迎来估值井喷,回归价格之源。其中,最明显的变化是越来越多的花店开始注重品牌打造,他们认为品牌能够带来更多的用户认同感。”林巧玲介绍了野兽派花店的成功经验,他们在推出不同主题的永生花礼盒、玫瑰抱抱桶等产品外,还挖掘与花相关的生活类创意衍生品,如月桂叶香包花环、香薰摆件等。

  “当产品与社交属性相连接,就很容易走红,所以为产品或品牌创造故事,与用户情感需求点相契合,已成为业界共识。”林巧玲说。

  同时,越来越多的实体花店开始寻求转型,让鲜花融入生活场景或社交空间,与消费者能够产生密切交互,如“鲜花+咖啡”“鲜花+餐厅”等。还有一些花店先通过建立线上渠道进行品牌输出,在有很强的品牌认知度后,再开线下花店。

  “花卉属性决定用户依然需要线下体验空间,预计实体花店数量将继续扩张。在此背景下,花店零售的竞争必将有所增强,因此花店结合花艺美学生活开展多业务模式探索,形成个性化、差异化、精细化发展是趋势。”林巧玲说。

  此外,在消费升级的大环境下,花卉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更是迫在眉睫。直播带货、社区团购、鲜花电商等平台为花卉零售带来超高流量,极大地刺激了花卉销售,也给消费者带来了更便捷、更美好的用户体验,使鲜花逐渐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此种消费趋势十分明显。

  林巧玲介绍,一些城市的头部卖家一个节日可以销售1万多的单量。如深圳市跳舞兰科技公司服务的400多家实体花店中,2022年线上交易额同比增加65%。“通过抖音直播卖花,已成为2022年非常重要的流量风口。”

  花卉零售业在多年发展中逐步完善,也依然存在花卉零售体系发育不完善、方式单一、管理落后、区域不均衡等痛点。

  林巧玲提出3点对策建议。

  一是提升花卉零售渠道的体验价值。对于线下花店可结合花艺美学生活引入新的产品感官,如定期推出“花厨+花宴”、与服装业相结合等。线上花店针对供应链和物流冷链的痛点,要巩固质检品控,不断完善售后服务保障。

  二是实现花卉零售渠道标准化。制定行业基本标准不仅要体现在产品上,还要体现在服务上,使产品服务能够实现差异化,让消费者感受到不一样的零售氛围,从而促进消费。

  三是构建多组合的销售模式。花卉零售不仅要面向家庭、面向机构集团,还要面向都市白领等新兴消费人群。消费者画像显示,女性是主要的鲜花消费群体、占六成以上,消费人群为二线及以上城市的中高收入群体。

  除此之外,林巧玲认为,花卉品质依然是行业发展的根基。在全国花卉大量上市的情况下,单纯从价格优势进行推广和销售,很难形成用户共鸣,高品质产品的供给与用户满意度息息相关。

编辑:liq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合肥:办园博会要追求持续性发展力戒一次性布展

合肥:办园博会要追求持续性发展力戒一次性布展

较真碰硬在现场,精益求精在现场,效果就是不一样。要继续坚持“总师负责制”做法,把工位“搬到”工地,邀请老专家现场反复推敲,让每个项目都成为经得起检验的精品【详细】

北京海淀:生态代码写入创新程序

北京海淀:生态代码写入创新程序

春日的午后,和羊驼一起晒太阳,“蹲”个孔雀开屏,在蚯蚓塔旁观察蚯蚓一举一动,抬头与一两米外的喜鹊对望……这样令人向往的生活,就在有着10万多员工的中关村软件园。地区生产总值正式跨过万亿元的海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详细】

辽宁布局七大重点推进城市更新

辽宁布局七大重点推进城市更新

今年,辽宁省将紧紧围绕实施新时代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重点抓好城市老旧管网更新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市政基础设施智能化管理、建设海绵城市、深化供热体制改革、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7个方面工作【详细】

澳门城市大学创新设计学院承办第十三届园冶高峰论坛澳门分论坛

澳门城市大学创新设计学院承办第十三届园冶高峰论坛澳门分论坛...

2023城市高质量发展国际论坛暨第十三届园冶高峰论坛于3月30日在杭州举办。论坛以“共享·创新”为主题。澳门城市大学创新设计学院作为承办单位之一,以网络会议形式组织了澳门分论坛。【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