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旅游正当时,如何构建避暑产业新格局?
游客在江苏连云港海州湾水上乐园戏水。司 伟摄(人民图片)
游客在浙江淳安富文乡王子谷漂流点漂流戏水。杨 波摄(人民图片)
湖北恩施望城坡上的山地露营基地与城市、晨雾、青山、绿水交相辉映,美如画卷。谭 华摄(人民图片)
入夏,多地高温天气频频,人们哪儿凉快就去哪儿玩,避暑旅游成为夏季旅游市场热点。2023中国避暑旅游发展报告发布会近日在湖北利川举行,期间发布的《全国避暑旅游发展报告》指出,今年避暑旅游需求旺盛,供应链不断健全和完善。避暑旅游已成为推动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新动力和引擎。会上还公布了40个“2023避暑旅游优选地”名单。
供应链不断完善
近期,人们出游意愿高涨,避暑旅游热度攀升。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对传统高温城市避暑旅游市场调查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传统高温城市的整体出游意愿达到94.6%。在出游频次上,今年暑期38.4%的居民计划出游2次,35.1%的居民计划出游3次。
来自同程旅行的数据,6月以来,“漂流”相关产品搜索热度增长272%;携程数据显示,6月中旬,“溯溪”相关产品热度环比增长超50%;途牛旅游网数据显示,选择国内长线游的游客大多以避暑纳凉为主,如云南、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等目的地;百度指数大数据平台显示,今年以避暑旅游为关键词的搜索热度在不断攀升。
《报告》分析,进入暑期,“端午+毕业季+暑期”叠加催动避暑旅游发展,暑期闲暇时间充足的人们更倾向于将避暑旅游安排在暑期的前半段,尽可能在释放旅游需求的同时避开暑期旅游高峰,由此加速避暑旅游需求提前释放。马蜂窝数据显示,进入6月,“国内避暑”相关搜索内容增长达150%,避暑旅游需求正在加速释放。
《报告》指出,为更好地满足避暑游客的需求,各地加快避暑旅游产业链修复。避暑旅游目的地通过加密民航、列车班次,推出交通、景区门票等优惠政策,便捷客源地和目的地居民的往来。避暑旅游目的地提前做好酒店、民宿、交通、导游、康养、研学、在线平台等接待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避暑旅游供应链不断健全和完善。
散客游占八成多
《报告》指出,今年避暑旅游需求特征明显。中长距离是避暑旅游的主要半径,以自驾游、背包客、自助游为代表的散客避暑旅游占比达83.1%,成为主流模式。气候、旅游资源、品牌是游客选择避暑目的地的核心影响要素。与2019年相比,避暑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在游客出行决策的重要性显著提升。
调查显示,游客认为影响夏季出游最大的制约因素是“旅游线路和项目没有吸引力”,因此,避暑目的地需加强对旅游线路安排的合理性,增加旅游线路吸引力,充分利用本地独特的资源环境,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旅游线路。
水上乐园、漂流、登山、古镇观光等受到避暑游客青睐,避暑旅游目的地民俗文化体验等避暑旅游产品仍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报告》认为,打造避暑旅游目的地不只是倚靠自然资源,更要在创新产品体系、融合业态运营、打造差异化卖点上不断深耕,常创常新,为避暑旅游市场增添新活力。
乡村、湿地湖泊、山地是避暑游客最喜欢的三类避暑旅游主题。《报告》指出,适宜的温度、丰富的降水和立体气候使避暑旅游目的地独具特色,为开展旅游和休闲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高山漂流、人间花海、无边泳池、星空露营、徒步登山、夜市美食、篝火晚会、丛林木屋、海滨烧烤、夜游街区等旅游资源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避暑旅游中。
避暑旅游的本质是康养度假,追求高品质的健康生活。《报告》显示,夏季关注养生的游客占比高达89.1%,有九成受访者认为避暑有利于夏季养生。目前全国“养生+避暑”新型业态迅速兴起,康养避暑旅游市场进一步繁荣。
构建产业新格局
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将气候条件作为影响旅游目的地选择的重要因素,避暑旅游出游意愿不断提升,避暑旅游目标群体不断增多。《报告》指出,老年人、学生和教师群体及高温城市居民总计约3亿人有较强的避暑需求。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主任戴斌表示,经过近十年的培育,避暑旅游已经完成了概念导入期,正在步入政策促进和商业实践的新阶段。避暑旅游正当时,已成为广大游客、投资机构和市场主体的新共识,应推动避暑旅游、康养旅游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健康可持续发展。
中国避暑旅游空间广阔,错落有致的地形地貌,造就了高山、峡谷、洞穴、湖泊、溪流等自然资源,为避暑旅游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和空间。《报告》建议,避暑旅游应打造细分避暑消费场景,针对性完善配套。根据避暑旅游群体、空间等的不同,避暑旅游场景可分为老年康养避暑、亲子家庭避暑、青年研学避暑、森林避暑、乡村避暑、山岳避暑等场景。不同避暑旅游场景对应所需的配套产品和服务设施不尽相同。
《报告》建议,避暑旅游目的地应培育壮大市场主体,鼓励更多市场主体在城市空间再利用、都市休闲存量资源再开发等方面加大研发创新力度,尤其要鼓励目的地优势产业与旅游企业跨界合作,满足避暑游客新需求,构建避暑产业新格局,培育避暑产业新动力。
编辑:liqing
相关阅读
看兰州城市园林绿化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
蓝天白云,绿水青山,移步皆有景,举目满眼新。“兰州蓝”“满眼绿”可以说是生活在母亲河畔的兰州市民以及这座城市带给外地游客的最直观感受。2017年,兰州市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树立了兰州城市建设新的里程碑【详细】
“这么近,那么美” 河北文旅这样拓展京津市场
河北拥有环绕京津的独特区位优势,京津是河北最主要的省外客源市场,京津市民的旅游消费需求非常旺盛。随着大众旅游的蓬勃发展,周末游已经成为人们日常休闲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种刚性需求【详细】
北京:9条滨水骑行线路 通勤健身来“慢”游
近日,北京市发布《2023年北京市城市慢行系统品质提升行动工作方案》。方案从“街道空间更加活力、各类设施更加融合、治理模式更加协同、环境氛围更加友好、居民出行更加健康”五个方面【详细】
村BA爆火,呵护好充满乡土气息的“文化秧苗”
乡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更是孕育农民旺盛创造活力的沃土。扩大乡村优质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要注重发挥好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让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创造更多有影响力的文体品牌、更高质量的生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