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利用视角下的文化景观设计研究

2024-01-04 13:24:37    作者:陈柏宇     来源:来也股份     浏览次数:

  在当前旅游产业逐步兴起的背景下,各地景点数量不断增加,各类景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以满足游客对多样化旅游需求的追求。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景区景观趋同化加剧、游玩内容“千篇一律”,以及因游客量增多而造成的一些遗产主题型景区内文物被破坏等情况。

  当前旅游景区内容不断提质提优,如何在营造场地氛围的同时保护遗产文化,如何将景观设计与历史文脉紧密联结,是景观设计师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景区内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在于增强文化自信、维护历史记忆、促进旅游业发展等方面。而在文化景观设计中,我们可以通过对文物文化的挖掘和传承,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设计场景中,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心和归属感。同时可以维护历史记忆,一定程度保护文物本体,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文化根源。

  一、文化景观设计对于文物保护的意义

  文化景观设计对于文物保护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能显著提升场所的文化价值。在如今的快节奏生活方式下,游客往往仅在景区的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天,甚至更短,这种“走马观花”的游览方式很难让游客深入了解当地深厚的人文内涵,更难以激发他们对文物保护的认知和共鸣,从而让文物失去了其作为文化自信增强剂和教育资源的角色作用,仅仅成为了过眼云烟般的景象。这种现象无疑是对文物利用的极大浪费。

  文化景观设计致力于对场景空间进行带有目的性的营造,不仅在美感塑造方面发挥作用,还具有两个与文物保护高度契合的功能。其一,通过规划空间限定人们的行为,实现对文物的物理保护;其二,作为文物文化的“加工厂”,将抽象与具象文化通过高精度提炼后准确地呈现给游客,帮助他们快速认知和理解文物的精神内涵。因此,无论是从务实角度对文物进行物理保护,还是对其精神文化进行有效发扬,文化景观都与文物的保护和利用高度契合。

文物保护利用视角下的文化景观设计

翠云廊观树廊亭

  有鉴于此,我们应当将文物保护与文化景观设计相结合,致力于营造能让游客快速深入了解和体验文物深层内涵的环境空间。这不仅能让他们更好地领略文物的魅力,同时也能通过文化景观的营造激发游客的情感共鸣,以达到增强文化自信的目的,最终推动文物的保护和传承。

  二、目前景区普遍存在的问题

  1. 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平衡难以把握。

  以翠云廊古蜀道为例,虽然目前采取的保护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护古柏,但仍然难以完全避免人为破坏的风险。然而,如果为了保护文物而完全改变游行路线,可能会失去翠云廊景区的体验价值及意义。

  2. 文化景观节点难以与游客形成双向互动。

  许多景区试图在更多的空间中融入更多的文化元素,但由于缺乏深入的研究和了解,最终呈现出来的节点往往只是形式上的模仿,而无法真正展现出景区的文化内涵和特色。游客无法真正参与其中,也就无法获得深刻的体验和感受,没有形成与文物之间的“对话”,也就失去了文物保护下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的意义。

  3. 限制性条件下的挑战。

  2023年4月,自然资源部通报了67个耕地保护督察发现的违法违规重大典型问题,其中大部分问题集中在侵占耕地、违规改变用地性质、超标准建设等方面。而许多景区恰好位于“三区三线”等限制性条件所规定的范围内,可供景区进行内容建设的机会可能越来越少。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升景区的体验感成了一个巨大的挑战。设计方向也逐渐从创造新的打卡点转向基于保护景区文化的原则进行景观更新以促进游客的互动感知。这需要我们更加注重以小博大的“轻景观”场面,更加注重文化内涵的深层次挖掘与体现。

文物保护利用视角下的文化景观设计

翠云廊汉德驿

  针对上述问题,在文物保护和利用的视角下,文化景观设计应该着重思考如何诱发游客与文物之间的“情感共鸣”。这并不关乎项目规模的大小,但需要更加精准、正确地展现文化景观的内涵和特色,从而激发他们对文物保护的意识和热情。同时,也能够让文物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精神。

  三、文物保护及利用视角下的文化景观设计探讨

  1.景区内文物的类型

  通过对多个景区的学习参观,笔者将对应具有文物内容的景区分为两类:一类是可体验的文物遗产景区,如翠云廊。这些景点的特征是游客可以更加亲近文物本身,体验感官感受,但同时保护难度也更大;另一类是认知型的文物遗产景区,如古代书法绘画、器物等,这些文物通常以博物馆为展示载体。其特点是内容更为艺术抽象,但可能难以让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2.体验型文物遗产景区的景观空间布局探析

  针对可体验的文物遗产景区,文化景观主要以生态自然为主,强调突出文物主体的表达。在设计上应优先考虑通过改变游客行为,如游览路线、道路宽度来控制游客流量等,以保护文物及周围的环境。其次通过整合相关的文化元素精准地表达于各配套节点空间中。其目的在于让游客更沉浸地接近文物,更好地理解有关文物的历史和背景。

文物保护利用视角下的文化景观设计

翠云廊古蜀道

  以翠云廊为例,主要问题在于前文中所提及的如何将文物保护和利用结合起来,在保护好文物的同时能更有效地传承文化。在这个问题中笔者构想“多元认知”模型以作探讨:其一是调整部分原道路分离于文物以外,起到保护局部重点文物的作用;其二在于更改游客的认知空间——从沉浸其间转换至更开阔的视野并将文物换个角度形成天然的看台并产生遐想共鸣,最后再回到其间。这也是期望从单调空间到复合空间增加游客从多方位对文物的认知,增强其对文物保护的兴趣及主动性。

文物保护利用视角下的文化景观设计

多元认知模型构想

  3.认知型文物遗产景区的景观空间布局探析

  针对认知型文物遗产景区,通常会配备专业的保护和展示设施,同时也会拓展出景观空间作为附加配套,例如入口空间、集散区域等。这些文物遗产普遍存在一定专业性或历史性,在快节奏的今天难以被游客轻易理解,因此前置序列空间的设置将成为具有实际意义的场景,通过梳理文物深层次内涵,转化为高效可理解的场景景观并呈现,实现文物的价值保护。

文物保护利用视角下的文化景观设计

  在该模型空间中,将前置序列空间根据提取的文化内容划分为多个阶段,在空间上形成宽窄序列。宽空间作为阶段性文化内涵的汇合点,而必经之路上的窄空间则作为文化变调激起情绪变化。在整个游览过程中,通过提出疑问赋予游客情绪共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其更加积极主动地认知和寻找答案,从而促进更高效地理解其文化内涵。

文物保护利用视角下的文化景观设计

前置序列空间模型构想

文物保护利用视角下的文化景观设计

前置序列空间模型的应用

  4.促进情绪共鸣——虚拟现实设计手法

  在前面提到,景观节点难以与游客形成双向互动,可能是由于缺乏与文物的直接联动。游客可以看见文化元素,但无法直接体验到这些元素与景区内文物的联系,因此缺乏深入的体验和主动认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建筑和城市规划领域已经应用了AR技术方案:通过将AR技术与游客实际看到的景象叠加,可以形成更加直观、逼真的展示效果。虽然AR技术运用、提升和普及目前还需要进一步发展才能达到理想状态,但其与现实连接的理念可以通过材质的选择以及对文化的提取及创作来实现单个场景。

  塞尔维亚克鲁舍瓦茨堡垒内的“通往过去的窗户”通过一个简单的玻璃装置增强了历史建筑的现实效果以呈现文物的完整性。这种装置通过简单的玻璃哑光印刻完整的文物或需要表达的文化场景内容,在游客主动寻找构图与文物相结合的瞬间,产生一定的兴奋感,并更深刻地强化认知行为。这也为部分在限制性条件下需呈现景区文化的场地提供了更具自然生态的思路。

文物保护利用视角下的文化景观设计

翠云廊文物保护及利用

  以装置为例,结合前面例举的“多元认知”模型可知,若通过在侧面道路融入类似装置来展示需要表达的完整景观场景,或许可以进一步增强对文物的保护意识,帮助游客更深入地了解文物的历史、文化和背景。

  文物保护和文化景观设计都很重要。只有合理有效地保护,才能促进对文化遗产的理解、学习和认同,从而形成具有长远意义的自发性文物保护。传统博物馆方式存在知识获取限制,而通过认知型场景化处理,人们可以从多感官角度全面了解文物,实现文物保护效益最大化。

编辑:liq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第十三届江苏园博会:打造“无界”“共享”园博会

第十三届江苏园博会:打造“无界”“共享”园博会

继《第十三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总体方案》获批后,《第十三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修建性详细规划》也紧随其后得到批准。根据方案和规划,本届园博会以“霞映水乡、悦享江南、多彩生活”为主题,策展设计将紧密结合城市更新【详细】

武汉:“借水生景”将让小河变景观河

武汉:“借水生景”将让小河变景观河

日前,《武汉市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工作方案》正式发布,武汉计划对江夏区载甫河、黄陂区解放堰河、新洲区土河等3个市级试点小流域,全面实施控源截污、水系治理、生态修复、产业发展,促进流域水环境质量有力改善【详细】

数字传播带火乡村旅游

数字传播带火乡村旅游

近年来,不少传统古村落积极“触网”,利用短视频、直播等数字传播方式,让一些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乡村风光和乡土文化进入游客的视野,探索“乡村旅游+数字经济”发展新路径【详细】

湿地生态修复技术规程发布实施

湿地生态修复技术规程发布实施

日前,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全国湿地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起草编制的《湿地生态修复技术规程》林业行业标准发布实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