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旅融合讲好黄河故事

2024-10-21 08:59:03    作者:郭兆晖     来源:光明日报     浏览次数:

  黄河万里,奔流激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古老而伟大的中华文明。

  近年来,随着国家层面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历史使命与重要地位,它不仅是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生动实践,也是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的重要展现,更是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黄河文化旅游带的建设,不仅让世人有机会近距离感受黄河文化的博大精深,更通过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为沿黄地区注入了新的经济活力与社会发展动力,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带动了区域经济的繁荣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尤为关键的是,生态文化贯穿建设过程始终——在黄河流域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土地上,生态文化不仅体现在对自然景观的精心保护与科学修复上,更深深植根于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以及源远流长的文学艺术之中。黄河文化旅游带的建设,正是通过深入挖掘这些宝贵的生态文化资源,巧妙地将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相结合,以旅游为媒介,向世人传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激发全社会对黄河生态保护的关注与参与,共同推动黄河流域生态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近年来,沿黄各省区在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是生态保护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生动写照。这些地区在积极推进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的同时,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有效改善了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为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生态保护的基础上,沿黄各省区深入挖掘黄河生态文化内涵,通过创新开发,打造了一系列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生态文化元素的旅游产品和线路;内蒙古、宁夏、甘肃等地凭借生态类型多样、自然景观独特的优势,成为吸引游客的热门目的地,生态游热度持续高涨……

  在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在生态文化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部分地区在旅游开发过程中,仍存在重经济效益、轻生态保护的现象,导致生态环境受损。这种短视行为不仅违背了可持续发展原则,也损害了黄河文化旅游带的长期利益。此外,生态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利用还不够深入,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难以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生态文化教育和传播体系尚不完善,公众参与度不高,限制了生态文化在更广泛范围内的传播与传承。

  进一步推进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应坚持生态保护与文化旅游并重,深入挖掘生态文化内涵,创新旅游产品形态,提升游客体验度;同时,加强生态文化教育和传播,提高公众参与度,共同守护黄河这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树立并强化生态保护的“红线”意识,是探索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新征程的首要任务。这要求我们在规划与发展过程中,坚定不移地将绿色发展理念作为行动指南,确保旅游业的每一步前进都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紧密相连。黄河,这条孕育了华夏文明的母亲河,其独特的自然景观与丰富的生态资源是无可替代的宝贵财富。因此,我们必须将生态保护置于旅游开发的首要位置,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与管理,实现旅游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让游客在领略黄河壮丽风光的同时,也能深刻感受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深挖黄河流域独特的生态文化内涵,是打造特色生态旅游产品的关键所在。黄河流域不仅自然风光旖旎,更蕴含着丰富的历史遗迹、民俗风情和文学艺术资源。我们应巧妙地将这些元素融入旅游产品的设计中,通过开发体验式、参与式的生态旅游项目,让游客在亲身参与中感受黄河文化的魅力。此外,借助现代科技的力量,创新生态文化传播方式,如运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手段,让游客以更加直观、生动的方式了解黄河生态的奥秘,增强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与责任感。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应积极探索文化旅游与农业、林业、水利等产业的深度融合路径,构建多元共生的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链,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与共享,为黄河文化旅游带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沿黄各省区应紧密携手,通过区域联合活动与市场营销,共同提升黄河文化旅游带的品牌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让这条古老而美丽的河流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作者郭兆晖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编辑:liq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去街区,赴一场城市休闲游

去文化广场逛潮流市集,到特色店铺选购心仪商品,入夜还可欣赏一场缤纷灯光秀……全国各地的许多街区越来越有“看头”。近年来,经过创新改造,多地街区“大变样”,并诞生一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详细】

京滇蒙鄂等携手打造“总部+基地”花卉产业联盟

京滇蒙鄂等携手打造“总部+基地”花卉产业联盟

为推动北京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资源互补、优势共享、精准对接,有着800多年花卉产业发展史的北京市丰台区,创新提出“总部+基地”的发展模式,以北京国际花卉科创中心为核心【详细】

北京建设20处花园城市示范街区

北京建设20处花园城市示范街区

10月17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花园城市 多彩京秋”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北京建设朝阳日坛片区、海淀曙光街道等花园城市示范街区20处,实现街景与公园的无缝衔接【详细】

“长出”文旅新空间 古都北京圈粉年轻人

“长出”文旅新空间 古都北京圈粉年轻人

北京有源远流长的古都文化、丰富厚重的红色文化、特色鲜明的京味文化、蓬勃兴起的创新文化,这些文化底色与旅游资源碰撞结合,推动着北京文旅产业不断推陈出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