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热”有深意
乙巳春节,全国各大博物馆人如潮涌。据国家文物局统计,2025年春节假期初一到初七,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7264.87万人次,日均接待观众超1000万人次。“博物馆热”为喜庆团圆的佳节增添了浓浓的文化味。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这所学校所要培育的是什么样的人呢?
博物馆所培育的应是自信自强、拥有文化自信的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气度,源远流长的礼乐文明、独特深刻的思想理念、巧夺天工的工艺瑰宝,无不散发着中华民族自信、从容、优雅的精神气息。博物馆以文物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绵延不断。步入博物馆,无论身份高低、学识深浅,每个人都会在历史的光辉中,感受到源自内心的自豪与自信。文以化人,中华文化滋养了中华民族,培育了自信自立自强的民族精神,是中华儿女的精神命脉和精神家园。徜徉于博物馆,沉浸于中华文化之中,一定会促使参观者坚定文化自信,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
博物馆所培育的应是通古达今、具备历史眼光的人。读史使人明智,历史的发展从来不是一马平川,而总是在曲折中前进;人生的道路也不会是一帆风顺,难免有起伏、风雨。因此,在面对惊涛拍岸的挑战或复杂严峻的困难时,应更加理性和从容。古人释《周易》认为,“易”有三义:简易、变易、不易。世界日新月异,万物流变不息,而大道至简,规律可循,唯有在变革中坚守原则,方能处变不惊,勇毅前行。具备历史眼光,使人着眼于长周期发展变化,而超越眼前的得失成败。博物馆浓缩历史,参观博物馆会启示人们,历史属于顺应历史规律和时代潮流的人,唯有自强不息,才能创造未来。
博物馆所培育的应是知美爱美、具备审美素养的人。美,是衡量一个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中华民族是一个富于美感的民族,美的意识诞生之早,美的创造之辉煌绚丽,美的开掘之深刻高远,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是突出的。走进博物馆,一大感受就是美不胜收:商周的威严之美,春秋战国的朴拙之美,秦汉的豪放之美,唐代的雍容华贵之美,宋代的优雅清丽之美……令人目不暇接。中华民族自古就追求和谐之美、意境之美,提出“美善合一”的理论,为世界美学贡献巨大。中华民族把美融进了日常生活,举凡一砖一瓦、一屋一室、一杯一碗、一衣一履、一笔一画,无不承载美、托举美、展现美。今天,很多以传统纹样为灵感开发的文创产品风靡一时,购买者纷纷赞叹“老祖宗审美在线”。博物馆是美的集散地,陶冶性灵、涵养品位,让人在欣赏中提升审美素养。
今天,逛博物馆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时尚潮流。每年全国参观博物馆的人次超过14亿。这是多么可观的数字,世界上有哪所学校能吸引和培育这么多学生?
博物馆是一部读不完的百科全书,也是一座永远敞开大门的学校。随着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博物馆这所大学校必将培育出更多具有文化自信、历史眼光和审美素养的时代新人,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绵绵不尽、生生不息的力量。
编辑:liqing
相关阅读
从热映到热游,影旅联动点燃文旅新引擎
近日,国产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问鼎全球影史单一市场票房冠军,持续热映。影厅内,观众观影热情高涨,影院排片不断;影厅外,四川宜宾、江油等“含吒量”较高的城市,也晋升为热门旅游目的地【详细】
北京:全市120个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完成
目前全市120个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已全部编制完成,《北京市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管理办法(试行)》也于近日印发,实现乡村地区规划编制和管理全覆盖。“百千工程”示范片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详细】
文旅融合 陕西文旅新业态新场景不断涌现
从巍峨的秦岭到广袤的田野,从厚重的历史到多彩的非遗、民俗,陕西以自然为笔、历史为墨,精心绘就一幅幅令人心驰神往的文旅画卷,成为众多游客心中的“诗与远方”【详细】
广东东莞发现南海卫城墙遗址
广东省东莞市政府25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南海卫城墙遗址考古发掘成果及南海卫城墙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计划。该遗址发掘面积3000平方米,是近年来广东省单次发掘面积最大的考古项目【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