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文化破圈,荆门园博园夜游焕发四大新魅力
演出现场。
当楚简在水幕中苏醒,当关公的“掇刀”划破夜空,当《楚辞》的韵律在光影中流淌……近日,历经月余精心打磨的荆门园博园《遇见荆楚》大型滨水光影实景秀,以“文化+科技”的双重魔力璀璨回归,用四大创新亮点为市民游客打造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沉浸之旅。首演当晚,近千名观众现场见证这场文化盛事。
走进园博园滨水空间,国内领先的4D投影技术将百米超长水幕化作画布,智能感应系统实时捕捉观众位置,让每一道光影都与人流互动共生。当“迎宾出行图”从水底升腾而起,观众衣袂间仿佛沾染了青铜器的幽绿;当“关公战长沙”的鼓点震撼夜空,水幕与舞台机械装置同步迸发万丈豪情。这种“水陆空”三维联动的视听奇观,让传统文化突破时空桎梏,在科技赋能下焕发新生。
科技赋能升级,园博园夜游呈现四大亮点。一是技术革新。采用国内领先的4D投影与智能感应系统,将园博园的滨水空间转化为立体画卷,实现水幕、光影、舞台与夜空的联动。二是内容焕新。新增“醇厚烟火”篇章,以光影复刻古荆门市井繁华,展现楚地生活美学;优化“熠熠风采承万世”段落,观众现场共唱主题曲,增强参与感。三是场景延伸。同步推出“时光市集”,汇集非遗手作、楚风美食,让文化体验从视觉的“饕餮盛宴”延伸至“指尖”和“味蕾”。四是生态融合。演出结合园博园自然景观,灯光设计兼顾生态保护,实现“科技与自然共生”。正如观众李先生所言:“既能感受科技震撼,又能闻到夜风里的草木清香,这才是真正的‘诗与远方’。”
首演当日,园博园客流量突破1.2万人次,较去年同期激增300%;周边餐饮、住宿消费同步提升,文旅融合的“乘数效应”初步显现。更值得关注的是,这场光影秀正成为城市文化新地标——外地游客刘先生专程自驾前来,感慨道:“原以为荆门只是过境站,没想到邂逅了如此惊艳的文化体验,这趟值了!”
从文化挖掘到科技呈现,从场景营造到产业延伸,升级后的《遇见荆楚》不仅完成了一场传统文化的现代转译,更探索出“文旅+科技”深度融合的创新样本。当历史长河在光影中流动,当科技力量赋予文化新生,这座夜色中的园博园,正书写着城市文脉传承与创新的双螺旋密码。
编辑:liqing
相关阅读
第五届北京花朝汉服文化节举办
春意盎然,繁花似锦。近日,北京世界花卉大观园第五届“百花仙乡,汉服名园”花朝汉服文化节举办,为游客在清明假期开启沉浸式国风汉服之旅。现场不仅有花林、花丛、花景让游客置身百花深处【详细】
中国园博馆为首都青年搭建花园城市建设实践舞台
为充分发挥国家一级博物馆的示范引领作用、把首都建设成为一个大花园,日前,中国园林博物馆依托团市委“青创北京”2025年“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平台,开展“青遇园林 共创美好”花园新生活场景设计与展示大赛【详细】
昆明至北京开通全国首趟花卉主题列车
一列被绚烂花卉装点一新的“赏花之旅·一路花香”主题列车缓缓驶离昆明站,踏上前往北京的旅程,标志着昆明至北京花卉主题列车正式开行,这是全国开行的首趟花卉主题列车,也是铁路与文旅深度融合的典范【详细】
成都世博园全球招募“展园主理人”
成都世界园艺博览园正面向全球征集中华园艺展区“展园主理人”。作为2024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主会场,成都世博园园区内共有国内外展园113个。其中,中华园艺展区有74个展园,通过“国风古韵观赏线”串联起主展馆、锦云楼等核心场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