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人类活动的中心和社会文明的标志。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推进,其背后也隐含着生存的危机和发展的困境。 “城市向何处去”这一世界难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人们为此探寻着最佳化的城市系统。在众多的理想化城市中,生态城市无疑是21世纪的理性选择,我国许多城市正将此付诸实践,常德就是这方面的一个代表。
一、生态城市是人类探寻的一种有效模式
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面临环境污染、城市人居环境恶化,专家学者曾探索了各种理想化城市模式,其中比较典型的有“花园城市”、“广亩城市”、“明日城市”和“阳光城市”、 “线状城市”以及“山水城市”等等,这些城市模式都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城市的自然化。
一个城市的生态系统,不仅包含人与自然的关系,更是城市、自然、人三者相互之间及其内部关系的总和。今天人们正在为之奋斗的生态城市就具备这种特征。当前,人类进入后工业社会,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物种绝灭和人伦道德危机成了全人类面临的现实问题。 “生态城市”的提出正是面对这一社会现实。
现在,无论是大城市(包括超大、特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几乎都不约而同地把生态城市作为自己城市的建设目标。不管其出于什么目的,都或多或少反映了城市建设的某种规律性东西,说明生态城市是合乎时代要求的,是生态文明的希望之光,值得人们为之付出努力。
对于生态城市的理论概念,专家学者及有识之士进行了大量研究。按照前苏联城市生态专家亚尼茨基的描述:“生态城”中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生态城市是按生态学原理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它不同于一般的园林城市,而是城市园林、城市山水、城市建筑、城市文化的有机结合,在哲学层次、文化层次、经济层次及技术层次都有其深刻内涵。
1、生态城市基本特性
高效性——在生态系统内构成多层次食物链子系统,使能量、物质、信息多层次利用,真正做到“物尽其用”,实现成本最小化、利益最大化。
零污染——在生态系统中,一种动物排泄物,可能是另外几种动物的食物,即生态系统是“零污染”。例如,城市垃圾经过先进的科技和工艺处理,就可以成为再生资源;经过处理的污水可用来浇园、冲厕所。
和谐性——生态城市中,“天人合一”,城市、自然、人协调,人是自然的组成部分,每一件事都充分考虑到人对环境的影响,环境不是局限于某一地区,而是基于全球。如我们造工厂,不但要考虑各项建筑的适用性,还要不影响人的舒适、健康居住,不破坏建筑生态。
物质循环性——生态系统的形成为多层次的物质、空气和水的循环,某元素从—种物质形态转化为另几种物质形态,形成物质循环。
此外,还有自然性、动态性、多样性、整体性、稳定性等特性。
2、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必须遵循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在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重视解决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坚持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
以人为本原则——一切从人出发,以人为根本,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城乡协调发展原则——城市的前身是农村,农民的未来在城市。城乡之间在资源上有互补性,在生态上有共生性,在经济发展上有依存性,必须相互贯通、协调发展。
防保并举原则——城市生态环境既要从严治理,又要严格保护,切实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老路。
二、现代城市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
1、城市扩展增加生态环境负荷
人口多是中国的一个基本国情。要推进城市化,中等城市无疑具有很强的扩展张力。到2000年,全国20-50万人口的城市206个,这些城市在“十五”计划及2010远景目标纲要中,都提出了把自己的城市建设成5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如常德提出在2020年建成100万人口的大城市。城市人口的大量增加,必然增加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负,如城市煤的消耗不断上升,燃煤造成的污染会有新的发展;城市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也会多起来,增加处理难度;城市人口增加促进交通运输业发展,而汽车排放物又会剧增,等等。此外,噪声、振动、光热污染等物理污染也日益发展。这都表明,中等城市生态环境将面临着大城市已暴露出的环境问题的严峻挑战。现代环境污染已从生活污染为主转变为生产污染为主,从单项污染转变为综合污染,从局部污染转变为全球性环境与生态问题。
2、“搭便车”与“公地的悲剧”
在经济学理论中,有一个很形象的术语,叫做“搭便车”。在经济学家看来,斤斤计较、患得患失的“经济人”总是无时无处不在,他们满脑子个人私利,一有机会就想贪便宜,搭别人的“便车”。假设有一块草地适于放牧或种庄稼,如果该草地是公有的,每一位社会成员都拥有进入该草地的自由和无限权利,且不必支付费用,也不必承担使用该草地的任何其他代价,他们在该草地上放牧的成本为零,对草地牧场使用的需求就会不断扩大,草地上拥挤的牲畜将会导致土地资源的破坏。这便是“公地的悲剧”。城市生态环境就是一些产权经济学家所说的“公共物品”。萨缪尔森认为: “公有或社会物品的利益和纯粹私有物品的利益不同,它对许多人起着外部消费的影响。”由于这种“外部消费的影响”,往往导致厂商们单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无须对城市环境负责(虽然他们也交了一定的环保费,但其污染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从而引发生态环境问题,使城市生态环境逐步恶化。
3、经济压力与“先污染后治理”
我国经济建设水平相对来说还不够高,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经济建设的任务还相当艰巨。我们现阶段的经济建设又处在这样一种矛盾之中,一方面区域经济总量比较低,人均收入不高,造成环保投入不足;另一方面生产力水平不高,人们生活水平低,需要大力进行经济建设,粗放型发展模式又往往造成资源能源利用率低,污染排放量大。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城市化、工业化的加速推进,中等城市处在大规模开发、利用自身资源的时期,相应地也提出了保护环境、避免生态恶化的客观要求。此外,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手段,其后果也可能是双重的:一方面,市场经济无疑会大大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在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同时,相对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固有的缺陷对环境保护又极为不利,这已经明显地表现出来,并为一些市场经济国家所证明。
4、科技对生态环境具有两重性
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深化人们对生态环境内在规律的认识,提高人们改造自然环境的能力和自然环境的整体承载能力,改善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资源环境使用效益,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科学技术对生态环境也有可能产生消极作用。科学技术的这种消极作用,既有人类认识的局限,也有制度的原因;既有科学技术自身的因素,也有人类理性的缺损。如汽车的发展,无疑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同时也给城市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污染,这是令汽车发明者始料不及的。如今世界上许多大城市的空气都已严重污染,汽车排出的尾气是最大的污染源之一。
三、构建生态园林城市的实证分析
生态城市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过程,也是生产力高度发达,人的社会文化、生态环境意识达到一定水平后人们渴望实现的目标。在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MAB)的倡导下,常德同世界上许多城市一样,从生态空间、功能建设、景观形象和城乡关系的协调等方面人手,进行了建设生态城市的积极探索。
1、以“三山三水”为骨架,构筑具有鲜明个性的城市生态空间
常德地处武陵山脉、雪峰山脉向洞庭湖延伸的过渡地区,山地、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高低起伏的地形地势和密布的河湖水网,为生态园林景观的形成奠定了极好的空间结构基础。“三山三水”是常德市城区最具标志性的自然地貌,也是构建常德城区城市生态园林景观最具特征的物质要素。三山:是指太阳山、河伏山、德山,分别位于常德市区的北、西、南部。三水:即联接江北、江南、德山,一水带三城的沅江;自古即有“堤柳渔歌、松风水带”美誉、碧波万顷的柳叶湖;穿城而过、蜿蜒曲折的穿紫河。三山鼎立,三水环流,山水相依,这种独特的自然布局成为常德得天独厚的生态园林景观构成要素。常德充分利用这种自然布局,尤其是建设太阳山森林公园、河伏山森林公园、德山公园,使之成为常德城区良好的外围大环境和绿色屏障。同时,精心构建“三水”景观,先后建设了沅水江北外滩诗墙公园、柳叶湖湖滨绿化带、穿紫河风光带景观。三条水系绿化带根据各自的自然形态,采取了多样化的设计手法。如柳叶湖湖滨绿化带,以展现其开阔的湖滨景观为主,堤边植柳,湖边保留原有荷塘、水面进行园林式改造,以突出荷塘月色、田园风光的主题,形成“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湖滨景观。对于穿紫河风光带,则在17.3公里长的穿紫河两岸控制30-100米建设公共绿地,考虑到穿紫河穿越城市中心区的特点,规划时更注重自然景观与城市生活的结合,以常德市独具地域性、文化性、历史性的资源为素材,以丰富多变的水系为线索,沿河两岸布置一系列互相联系又自成一体的景区。如以历史为主题的“古城遗韵”景区、反映地域特色的水乡风情景区、野趣盎然的神农景区等,并逐步开通水上游览线,使穿紫河风光带成为一条集居住、休闲、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绿色长廊。对“三山三水”自然地理条件的充分运用,构成了常德独具特色的城市生态空间。
2、立足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不断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城市园林绿化最重要的目标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园林植物对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减少噪声污染和维持碳氧平衡、改善小气候等有重要作用。2003年夏天我国全国范围内的超历史高温气候再一次提醒我们,改善城市小气候迫在眉睫。绿化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措施。此外,园林植物还能分泌杀死细菌的杀菌素,并通过其枝叶的吸滞、过滤作用,减少作为细菌载体的粉尘数量。
认识到绿地所具有的重要生态功能,在绿化建设中,常德把提高绿量、增加绿视率、建设生态城市作为园林绿化建设的首要目标。根据冬季寒冷、夏季灼热的气候条件,常德确定植物配置以乔灌木为主体,地被、草皮为配衬的复层式种植结构,将绿地由上到下分为五层:大乔木、小乔木、中等灌木、片植小灌木、地被和草皮。这种复层式的植物群落,既丰富了园林的景观层次,形成立体化的绿化景观格局,又能使绿地在相同的面积内拥有更大的绿色三维体积即绿量,从而增加绿地的生态效能。如在绿化广场规划建设过程中,除少数具有纪念性或特殊功能的广场外,一般广场均采用林荫式广场的布局,文化广场、沙河绿化广场就采用了这种布局,在硬质铺装的广场内种植树形优美、遮荫效果较好的乔木。绿地建成后的效果证明,无论是清凉的春、秋,还是炎热的夏季,林荫式广场都具有较高的使用率。
为了改善人居环境,常德还先后组织了交通环境秩序整治,开展了市容市貌综合整治,实施环保基础工程,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到98.6%,噪声控制区覆盖率达到87.9%,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生活污水处理率达52.8%。
3、充分挖掘、传承历史文化,为生态城市建设注入文化内涵
常德是一座文化古城,有着2300年的历史,曾经是七朝郡治、七朝军府、七代封藩之地。今天,常德人更把打造浓厚文化色彩作为城市品牌来做,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了基础和动力。
在规划中形成人文特色。在城市规划中,以提高城市文化品位为重点,突出“精”、“雅”、“严”三个环节。对规划质量突出一个“精”字,城市总体规划和关键性规划均面向全国公开招标,请国内著名专家指导,使规划编制达到了国内一流水平;对规划风格突出一个“雅”字,在实用性建筑、设施及其组合上,努力赋予人文主题,体现文化品位;对规划管理突出一个“严”字,严格执行《城市规划法》,实行规划监察责任制,做到“审批一支笔、施工一张图、执法一把尺”。
在建设中展示文化底蕴。根据城市规划定位,常德市在重点开发“三山三水”的基则基础上,以因“常德德山山有德”而著称的“善卷文化”为核心,修复了德山乾明寺、笔架城,正在修建“中华道德园”,以将中国5000年和常德2000多年的道德文明展现给世人;以陶渊明“隐逸文化”为底蕴,城区建起了古色古香的武陵阁、渔夫阁、博物馆,修建了10多个园林小区;以湖乡文化为依托,常德街头处处点缀着产自本地大山的穿孔石、塔石等怪石,当地盛产的香樟、紫薇、杜鹃等乡土花树遍种街头,成为滨湖生态城市的独特景观。
在管理中培植文明素养。突出舆论引导、群众参与等重点,各单位、各行业、各团体、各社区分层次经常性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道德建设主题实践活动,并紧密联系实际,解决政治道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注重在决策之前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在行动之中广泛吸纳群众参加,行动之后广泛开展群众监督,从而调动了市民的创建积极性,使之成为常德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常创常新的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