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征镒:从扬州的芜园走向植物王国
首页 |
Home
 园林新闻 |
News
 规划设计 |
Planning & Design
 工程 |
Garden Engineering
 植物 |
Landscape Plant
 科技 |
Science & Technology
 教育 |
Education
 法制 |
Legal System
 风景名胜 |
Famous Scenery
 园林城市 |
Garden City
 世界园林 
World Garden
风景园林师 |
Landscape Architects
 园林论文 |
Papers
 园林图库 |
Photo
 人才 |
Job & Recruitment
 园林市场 |
Business
 图书频道 |
Publications
 园林论坛 |
Forum
 网址导航
Navigation
首页新闻频道国际动态  rss订阅
      高级搜索 
吴征镒:从扬州的芜园走向植物王国
日期:2008-01-09     来源:扬州晚报     作者:   我要评论()



 

    中国园林网1月9日消息:吴征镒的父亲吴启贤(佑人),母亲刘钟璇,吴征镒是吴筠孙的亲孙子。这是吴筠孙唯一一张保存下来的照片。这是1915年他任江西九江浔阳道尹时拍的照片,怀中抱的是吴征镒。“当年慧兰仍可感”,但拍完照片后不久,吴征鎰不到一岁,祖父故去。后祖母金夫人带领儿孙迁至扬州北河下住宅。





    “家中芜园,是启蒙老师”

    “出生于九江、长于扬州、成人于北京、立业于昆明”,“吴门四杰”之一、吴征镒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扬州度过的。2006年4月,他出版了《吴征镒文集》,在其中《九十自述》中,吴征镒回忆起了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时代。

    吴征镒常常风趣地说:我选植物学作为专业,我家的后花园“芜园”应是我的第一位启蒙老师。芜园在童年吴征镒的心目中,神奇得就像一个谜。

    芜园是吴道台府第的私家花园,占地15亩,南北长约200米,东西宽约50米。其中,吴氏祠堂占地4亩,花园11亩。园门朝西,与吴道台宅第、信成女子中学隔街相对。

    芜园的布局大致分为三段:南段种有李树、石榴和桃树,中间一段种有竹,夹有松、柏、桑、榆等乔木,北段的东北角建有魁星阁,与西边的“测海楼”遥遥相对。阁下有一不规则的长方形池塘,池内植有青莲。池塘西边之狭长地带种有广玉兰、紫玉兰、白玉兰、绣球、紫薇、丁香、牡荆、凌宵等木本花卉,还种有皂角、柿树、枇杷、小叶杨等乡野常见树木,尽显不事雕琢、清新纯朴的田园风光。

    1942年冬,日军占领信成女子中学为“宪兵司令部”。由于吴道台宅第是扬州东门城内一座很大的独立民居,外面有很高的风火墙,也引起了日寇的注意。他们隔三岔五到家中参观、搜查。每来一次,就是一场浩劫。如原先在滋德堂里摆放的百鹿图大花瓶和一些字画被拿走了,测海楼上存放的“雕版印刷”被烤火烧掉了,芜园也被砍去树木,成为练兵场,“芜园”从此消失。

  测海楼:当年读书处 

    测海楼是吴道台宅第的精华所在。测海楼面阔5间,高2层,楼上藏书,楼下会客、读书。一楼东首为主人读书处,西面为子孙读书处,当年,吴征镒等就曾在这里学习,现为吴家家史展厅。 

    当年二楼放置11个书橱,制作特别,两边对开门,一来方便书籍的取用,二来便于通风透气。木料是当年从福建选购的杉木,因杉木材料较轻,透气性好,因此那么多古旧书籍存放从未遭半点虫蛀和潮湿。 

    建于清光绪30年(1904年)的测海楼,是扬州唯一保存着的私家藏书楼,是晚清东南地区颇负盛名的藏书楼,时人甚至将其与宁波范氏天一阁、虞山瞿氏铁琴铜剑楼、聊城杨氏海源阁并称为“四大家”。 

    “测海”二字出自《东方朔传》,其意为“学深似海,登斯楼读书,无异于以蠡测海”。蠡指海水中生长的贝壳,后用为舀水的工具,借指学无止境。吴引孙借“瓠瓢可以测海,管中可以窥豹”之意,期望吴氏子孙能以测海的勇气,不畏艰险,努力读书。 

    【新闻链接】 

    《吴征镒文集》2006年4月出版 

    《九十自述》回忆在扬成长历程 

    2006年4月,吴征镒出版了《吴征镒文集》。在其中《九十自述》中,他这样回忆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时代—— 

    我出身在一个破落的封建大官僚地主家庭,于民国五年(1916年)出生在九江,童年时家道中落,“屡遭大故”,到八岁时,父吴启贤(佑人)又因政府欠薪,从北洋政府农商部主事辞官返家,我才入家塾。十三岁以同等学力入江都县中,读了两年,又以同等学力考入江苏省立扬州中学,直到1933年毕业。至17岁考入国立清华大学。从此,七十多年间回扬州时间不足一年,其余大部分时间在北京和昆明度过。所以我是出生在九江,长大在扬州,成人在北京,终生在昆明。 

    在家塾时,已因“强记”,“于书无所不读”,从父亲的小书房中得见清代吴其浚的《植物名实图考》(1848年的新版,1919年商务版)和牧野富大郎以前的《日本植物图鉴》,“看图识字”地在家中对面的“芜园”中认识了几十种树木花草,初步奠定了日后专攻植物学的思想基础和志趣。 

    1929年(初中一年级)得唐寿(叔眉)先生的启发,学会了采集制作标本和解剖花果的植物学入门技术。1931年高一时又受到唐耀(曙东)先生的鼓励,并课外读了邹秉文、钱崇澎和胡先驌的《高等植物学》和彭世芳的《植物形态学》(实为外部形态)。从商务版《自然界》杂志中体会到“边采集,边思考”的优良习惯和初步对植物地理概念的认识。唐老师选用的课本是陈祯(席山)先生的名著《高中生物学》。他见我在前二三年来所采标本,乃在班上开了一个展览会,予以展出,以资鼓励。这批标本约有一百多种都由我参阅《植物名实图考》和《日本植物图鉴》写上中文名和学名,并由我二哥征鉴请其同事焦启源先生正式鉴定过,那时他们同在南京金陵大学生物系。这件事对我幼稚的心灵自然很有影响,使我坚定了立志投考大学生物系,而不去考交通大学去当工程师。 

    入高中不久,就发生了“九·一八”事变,接着又是“一二·八”之战,一时爱国心奋起,在扬州四乡奔走呼吁,三日之后赋《救亡歌》古风一首,这时我只有十五岁。1937年7月间终于考入清华大学生物系,列全榜十三名。 

    【相关新闻】 

    “原汁原味”修缮吴道台宅第 

    2005年4月20日,我市举行了吴道台宅第修复开放仪式,这是我市解读名城、弘扬扬州历史文化、发展扬州旅游事业的又一项重要举措。市委书记季建业亲自为吴道台宅第揭牌。 

    清吴道台宅第为光绪年间浙江宁绍道台吴引孙聘请浙江工匠在扬州修建的一座私人宅府,是扬州独具一格的浙派古住宅建筑群,也是扬州最大的官宅建筑。季建业等领导多次考察施工现场,要求宅第维修要“原汁原味”,保持原有的浙派建筑风格,并与周边古建筑相协调。为保护好吴宅的原貌,相关单位如市一院、市文管会、市房管局、市房地产公司及扬州市古典建筑工程公司等花了很大力气。为保证修缮中的“原汁原味”,施工单位曾赶赴浙江宁波组织元宝砖、花砖等材料。 

    “吴氏四杰”合影留家乡 

    2005年5月,吴道台宅第负责人赴京拜望吴氏后人、中科院院士、著名物理化学家、核科学家吴征铠先生。当看到重修后的吴道台宅第照片时,时年92岁高龄的吴老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并向吴道台宅第赠送了珍藏数十年的“吴氏四杰”合影照片。 

    吴引孙的弟弟吴筠孙之子吴启贤生有6个儿子,其中4位均取得杰出成就。吴征铸(吴白匋):著名剧作家、学者、教授;吴征鉴:著名医学寄生虫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吴征铠:中科院院士、著名物理化学家、核科学家;吴征镒:中科院院士、著名植物分类学家。1978年,吴征鉴、吴征铠、吴征镒3位亲兄弟同时出席了全国科学大会,被当时的新闻媒体盛赞为绝无仅有的家事传奇。

  【亲朋眼中的吴征镒】 

    扬中党委书记张发祥回忆—— 

    他给母校送来了珍稀树种 

    表达了对树人堂的深厚感情 

    吴征镒把有限的精力都用在了工作中,但对母校却始终念念不忘。 

    据扬州中学党委书记张发祥回忆,2002年8月,扬中百年校庆前夕,学校派专人赶赴云南昆明采访吴征镒。他身体不太好,医生不允许他接待,但一听说母校来人,吴征镒欣然抱病在病房接待。他还亲自从昆明植物园挑选了一棵金冠柏赠送母校,并耐心地介绍该植物的生长特点。 

    这棵金冠柏由飞机空运到南京,再送到扬州中学。母校将这棵金冠柏种植在树人堂前,并专门举行栽植仪式。当年一米不到的树,如今已枝繁叶茂,有三米多高了。 

    之所以挑选金冠柏,吴老也有特别的考虑,一是该树种珍稀,二是提倡松柏精神,三是因为扬中是百年树人,他一生研究植物,自认为自己的成才离不开母校。 

    近年来,他和母校之间时有电话及书信联系。今年三四月,扬州中学即将推出《树人堂下》一书,重点介绍扬中的百位杰出校友,其中就有吴征镒。 

    吴征镒的侄女吴萱兴奋地向记者介绍—— 

    伯父深深地爱着草木 

    昨日下午,记者与吴征镒在常州的侄女吴萱取得了联系。提起这位受人尊重的伯父,吴萱的语气充满了自豪。 

    吴萱回忆说,几十年前,吴征镒经常来到常州,和弟弟吴征莹相聚。让吴萱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吴征镒总是随身携带着一只照相机,走到哪里,拍到哪里,就算是看上去很寻常的花草树木,也会仔细地拍摄下来。 

    1989年,吴萱和同事前往昆明出差,吴征镒热情地招待了她们,并带她们到昆明植物园参观。当时,不少工作人员都向吴征镒提出各种问题,吴征镒随手准备好很多小纸条,把答案写给询问者。无论什么样的问题,吴征镒都对答如流。吴萱很感叹,吴征镒就像一台“电脑”一样,什么都记得。

 

【 已有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阅读: 次   录入:binglin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中国风景园林网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特供中国风景园林网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已有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参与讨论:字数 姓名:

  • 请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相关法律法规
  • 本站所有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网友评论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网友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点推荐
企业服务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08 中国风景园林网 WWW.CHL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