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园林城市 |
|
让兰州自然林与城市园林“握手”
日期:2008-03-11 来源:兰州日报 作者:记者汪世伟实习生何金德 我要评论()
——政协委员建议搭建“绿桥”———促使大气环境从“改善”走向“改变”
环境问题一直是制约兰州经济发展的瓶颈,所以每年的3月12日,对兰州来说更有着特殊的意义。鉴于两山夹一河的特殊地貌,逆温层的形成一直是摆在兰州人面前的环保难题,“风”成了我们治理污染的最大期盼。多年以来,各届政府在治理大气污染上下的功夫市民有目共睹,但每年投入的大量人力物力从本质上来讲,只是达到了对大气环境的“改善”,想要真正“改变”只能谋求新的思路。 在今年的市两会上,政协委员李正平提出了用“绿桥”工程,生态化地“改变”兰州的大气环境,听来让市民眼前一亮。但提案仅仅只是设想,从设想到实施,还有着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在3·12植树节来临之际,我们带着“绿”的概念,也带着一种期盼,试图从现实基础,理论支撑来探索“绿桥”工程的可行性。 让环城生态圈与城区园林规划中的绿色资源实现对接,在周边天然森林与兰州城区园林之间,选择有条件的地方,以15公里的宽幅架设“绿桥”,让天然森林的生态效应流进城区,从而改变城区的大气环境应用生态环境绿化措施,扩大南部山区森林覆盖面积,加强“冷湖效应”,加大南北区域之间的温度场差,强化风场,可有效地解决兰州市上空的逆温层,加快城市污染物的扩散速度“绿桥”工程的建立形成,在改变“桥内”生态系统的同时,也可以有效地改善兰州城区的人居环境,降低大气的污染 在兰州市南北两山绿化指挥部的办公室里李正平副指挥的办公桌上堆放着一堆资料,大部分都与“绿桥”有关。他的身份除副指挥外,同时还有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工程研究所客座研究员,甘肃省建设专家委风景园林委员会主任委员及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李正平一直强调,这一设想的提出,不是他一个人的力量,同时与中科院寒旱所,甘肃农村发展研究院,兰州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等各位专家的理论支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在城区与周边架起一座“桥” 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我市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市林地面积增加到236万亩,天然林保护面积达113.5万亩,城市周边的南北两山绿化面积达58万亩,林缘线长达100多公里,特别是在马啣山,兴隆山一带实施天然林保护以后,大面积的天然森林资源得到有效地保护和恢复,初步形成了绿色环城生态圈。然而由于林缘线区域内农业及工业活动的影响,天然林区离环城的南北两山绿化圈之间形成了一条森林断带,横跨榆中、城关、七里河和西固四个县区,涉及10个乡镇,全长50公里,这一区域由于经济发展缓慢,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环境失衡,隔断了天然林及其森林环境向城市延伸的路径。 就目前来看,环城生态圈中的天然森林尚存在分散状态,但是由于各个“绿源”之间的断带区不是太长,连接起来之后,使之形成大的生态圈并非没有可能。这些连接起来后的完整林缘线就是“绿桥”设想之中的“桥”的一头。 “绿桥”既然称之为“桥”,自然就有另一头,这个另一头就是城区的园林绿化。兰州市的城市绿地系统经过五十年的规划建设,已经初步形成了比较有规模,比较合理的网络结构:以南北两山绿地为生态屏障,以城市主次干道绿地为基本骨架,以公园、广场、旅游绿地为主要支点,东起榆中县连搭乡、西至土鲁沟,南至兴隆山、北至中川镇,规划区面积为1649平方公里。市区范围东起桑园子峡包兰铁路桥,西至宣家沟口,相距35公里;南起皋兰山头营村,北至甘肃铝厂,南北最大距离为17.5公里。到2010年兰州市计划建成市区三大永久性绿色通廊,即仁寿山公园———崔家大滩———彭家坪公园绿色通廊;白塔山公园———伏龙坪———兰山公园绿色通廊;青白石———雁兴公园———水景公园桃树坪防护林带绿色通廊。这三大绿色通廊既是生态景观通廊,也是绿化防护通廊,可以有效地改善城市的人居环境,改善市区气候状况。提出建设“绿桥”的设想就是依据城市的绿地规划,城市园林规划的两横三纵,让环城生态圈与城区园林规划中的绿色资源实现对接,在周边天然森林与兰州城区园林之间,选择有条件的地方,以15公里的宽幅架设“绿桥”,让天然森林的生态效应流进城区,从而改变城区的大气环境。 重南轻北就是为了造“风” “削平大青山,为兰州引来一阵风”的宣传,虽已过去几年,也就是这一鼓吹,让期盼天蓝水清的兰州人心头一热,之后又一冷。“绿桥”的设想从生态上改变大气环境,从本质上来说,也是造出一阵风,难道此“风”仍是彼“风”? 兰州是山谷城市,地形相当的复杂,河谷1500多米,而皋兰山、兴隆山高达2700米以上,地面接受太阳辐射不均匀。气象条件静风、逆温、大气层结构稳定、下沉气流均不利于污染物扩散。风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在温度差之后的空气流动,同时依据兰州市南北两山截然不同的地貌和植被,南部地区拥有大面积的天然森林,形成“冷湖效应”,北部山区主要是荒漠化,形成明显的“热岛效应”,这两种不同的效应直接形成了兰州市区域间的风场。不过由于南部山区绿化林带的减少,形成的“冷湖效应”减弱,使得两种效应之间的温度差减小,降低了区域间风场的流动性。 实施“绿桥”工程,应用生态环境绿化措施,扩大南部山区森林覆盖面积,加强“冷湖效应”,加大南北区域之间的温度场差,强化风场,可有效地解决兰州市上空的逆温层,加快城市污染物的扩散速度,而且在南部森林及其森林环境引入城市后,结合黄河上的动态湿气带,加强调节城市的空气湿度,加大了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颗粒悬浮物的沉降速度,减轻大气污染。 这一研究成果早在2002年甘肃省政府———中国科学院科技合作项目“兰州市大气污染及对策研究”绿化南北两山对兰州市污染影响的研究课题中已有详细的阐述。 如果这一理论成立,那么绿化方面重“南”轻“北”的方略就是造“风”的根本。多年以来,在植树造林的感召之下,无论政府还是市民,植树的热情和积极性都非常的高,但我们一味的强调种树,却忽略了在什么地方种树,这些地方有没有种树的条件,种了以后的作用到底有多大…… 兰州南部的边缘地区,林缘线长达100多公里,已初步形成了绿色环城的生态圈,在本来就有林缘基础的区域内植树难度肯定会小一些。天然林的形成又会产生必然的“冷湖效应”,南边的“冷湖”与北边的“热岛”之间温差的形成,就是地区风形成的基础。从理论上讲,季风人力目前尚无法控制,但地区风的形成不是没有可能。 为什么“桥”的宽幅会是15公里?除了“风”以外,“绿桥”真能将生态的效应引入城区?这恐怕是所有关心这一设想的人都想知道的问题。 建设15公里宽的“绿桥”并不是没有依据的,李正平副指挥介绍说,为有效控制我省河西地区土地沙漠化,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吕世华、安兴琴、陈玉春等相关专家专门对这一地区进行了“河西绿洲效应的数值模拟研究”,取得了重大的理论成果。15公里的绿化林带,完全可以自己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独立的小绿洲,也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绿洲生态,形成“绿洲效应”,使地区土壤湿润,热容量增大,水分蒸发量也随之增加,土壤和近地面层气温的昼夜变化趋向和缓,相对湿度加大。 “绿桥”工程的建立形成,在改变“桥内”生态系统的同时,也可以有效地改善兰州城区的人居环境,降低大气的污染。而“绿桥”的最终宽度还要经过相关专家对兰州特殊的地理、地貌进行专项研究分析后,才可确定相应“桥”的宽度。 在李正平副指挥的提案中,计划将先建三座“绿桥”,城关、七里河、西固都在之内。但是建“桥”并不是根本目的,在李正平的“绿桥”长远规划中,“桥”的宽幅可以无限延伸,最后让三桥连成一片,最终让“桥”消失,从而形成“绿海”。 实施,还有多少路要走 “绿桥”概念的提出,已走过了几年的时间,早在2004年,李正平副指挥与相关专家就已将这一设想向政府做了汇报。虽然在今年的兰州市“两会”上,这一提案被冠以“1号”的荣誉,但是“绿桥”目前仍然仅仅处在“可行性”的阶段,要走过“可行性”的阶段并最终实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按照三座“绿桥”的设想,假设每座桥的宽度为15公里,长度为5公里,那么需要绿化,至少是改造的绿化面积就会是200平方公里以上。在这些区域之内,植被建设的可行性研究,以及城市人工森林配置技术及模式的研究等等都是必须要完成的课题。这一系列可行性研究,在李正平列出的初步“绿桥”时间表上,时间是两至三年。 “绿桥”工程的第一步,是要将分散的天然林资源连接起来,从而形成生态效应,仅仅这第一步的方案实施就涉及到榆中,城关、七里河和西固四个县(区),涉及到10个乡镇,全长约50公里。而这些区域由于自然的、历史的、社会的等多种原因,经济发展缓慢,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环境失衡,是集中连片的贫困区域。如何让这一区域内的居民身份平稳完成由村民向林户的转变等等,都是摆在工程之前首先要完成的社会课题。在“架桥”的区域内种植什么样的植物,“绿桥”区域内相对于天然林“断片”而言更加密集的居住人群如何安置,如何成功实现由此可能出现的生态移民问题等等,都亟待研究。资金的投入需要多大,钱的来源又在哪里…… 在谈到“绿桥”时,李正平副指挥一遍遍强调,这只是一个设想,只是提出了一个可能性,真正走向实施,还需要一系列可行性研究,需要各方面专家的研究和通力合作,还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但是,从他的脸上可以看出一种坚定,他说:“我是生长在兰州,就要为兰州做点事”。 中国风景园林网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特供中国风景园林网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热点推荐
企业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