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人物访谈 |
|
原真性是古代园林保护的核心——访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孟兆祯
日期:2008-04-28 来源:中国花卉报 作者:西木 我要评论()
中国古代园林,以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巧夺天工的设计建造工艺闻名于世。对于大多数人来讲,一谈到中国古代园林,都会脱口而出代表皇家宫苑的北海、颐和园、避暑山庄,以及私家宅园的代表作苏州拙政园、留园等,这些经典园林多已成为中外游客必选的观光景点。而在让这些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资源为今天的经济建设做贡献,为满足旅游需求被开发的同时,对于它们的保护工作也在一直进行着。近日,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孟兆祯先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古代园林保护工作的核心就是保持园林作品的原真性,而坚持科学发展观是重要理念。 建国以后,国家和地方政府非常重视古代园林保护工作,逐步投入资金和人力,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一些古代园林还被列为文物加以重点保护。“但是,很多人把文物看成是物质的,或者认为建筑才是文物。我认为,文物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兴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遗存,范围很广,这也就决定了对它们的保护势必是一项综合的复杂的工作。”孟兆祯教授表示,保护古代园林的重要意义就在于“研今必习古,无古不成今”。保护是为了解决今天和将来在建设中遇到的问题,而不是单纯地研究历史。将原真性确立为古代园林保护工作的核心,是因为它的意义在于反映时间和空间特征,将当时的真实情景以及园林行当的发展规律反映出来,而这对于研究今后的园林非常重要。 尽管保护意识已经越来越普及,在实际工作中不会出现有意破坏的行为。但是由于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在建设中人们经常是或有意或无意地对古代园林造成伤害。“建设和保护的矛盾产生于两方面,一是人与自然的矛盾,一是与人和社会的矛盾,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与旅游的矛盾。我们经常会问:是旅游复苏了文物,还是文物复苏了旅游?按科学发展观来讲应该是旅游复苏文物。但是在为旅游创造便利的同时,人们必须明白,用诗画创造空间是中国园林的特色。中国园林非常讲究章法,园林结构是不能被破坏的。”孟兆祯教授说。 如今随意修改古代园林原有构设的现象非常普遍,如关闭原有正门,改旁门为入口。“文章是案头上的山水,山水是地面上的文章(笪重光)”,随意改变入口有违起、承、转、合的章法。还有在园内大面积铺设硬质铺装;修改园路路线等……当事人要么是对古代园林一窍不通,要么虽然对园林有所了解,但片面地理解古为今用,为现代旅游服务。结果却从设计、管理方面对古代园林进行了破坏。而很多园林构成元素是不可再生的,如植物,破坏了也就永远的消失了,这也是问题严重性的体现。 导致旅游与古代园林保护存在矛盾的另一个因素就是市场化。孟兆祯教授指出,有段时间,很多风景区、园林都交给商业机构代管,绝大多数管理人员并不懂园林,只从单纯经济开发的角度出发,太过人工化、商业化,不知道如何与自然协调。“保护是目的,是为了今天和将来的发展做借鉴,旅游不能只顾一时和单纯的经济利益,不能为了暂时的利益破坏根本的利益。” 孟兆祯教授表示,保护古代园林尤需尊重历史、尊重科学。不论是宏观,微观,都要贯彻科学发展观。“‘科学’就是要实事求是,实事就是其原有的构成模式,也就是原真性。现在,在保护工作中利用大量现代科技,也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原真性。保护文物的发展观就是以要让时代适应文物为矛盾的主要方面,而不是文物适应时代。” 中国园林追求“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理念,即人与自然协调,自然是主体。南北方气候不同,所以在园林选材、建造工艺、配置方式等方面都有差别,保护工作也是如此。孟兆祯教授以假山为例介绍说,北方选材为房山石、青石,因有冻土情况,所以假山内部结构为空腹;而南方选材湖石、黄石,冬季没有冻土,建造时就填肚。房山石和青石宜横云式,湖石宜纵纹。北方某皇家园林的一座假山在重建时就因施工工匠不了解其中的讲究,将原本横纹的假山重建为纵纹,破坏了原真性。 此外,对于保护工作而言,施工人员只具备专项技能也是远远不够的,还须掌握历史、地形、地势、建筑、植物等各学科知识。虽然专业院校学生在理论方面有扎实的功底,但实践机会很少,操作能力差,因此相关人才还存在很大缺口,应切实改进。 中国风景园林网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特供中国风景园林网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热点推荐
企业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