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规划设计频道 → 观点评论 |
|
评: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要防范“大城市病”
日期:2008-06-27 来源:秦州日报 作者:易耀秋 我要评论()
城市不仅是物质文明的集聚地,也是精神文明的高地,城市规划不仅要规划工业、商业、交通的布局,而且要规划人居、文化、环境的功能布局,和谐的布局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在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的今天,规划泰州大城市发展蓝图时必须全面把握。 泰州发展成大城市的美好蓝图正在规划中。大城市建设将集聚更多的生产要素,加大对周边(县)市、镇的辐射,加速乡村的裂变,轰击城乡发展的“二元壁垒”。然而,城市化的发展也常常带来“大城市病”。 城市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又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体现,有比乡村更多的物质文明。这些有形的物质文明会使经济的各种要素聚变,产生倍加效应。地级泰州市建立10多年的发展证明: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区域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2007年,我市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城市化进程将进入到高速发展期,城市发展的集聚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不但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而且以城市的经济关系和生活方式为标志的城市文明也形成“极核”向城市以外的乡村扩散。人口的城市化成为比规模扩大更难的课题。我市正处于工业化发展中期,尤要审慎应对大城市化带来的“大城市病”。 “大城市病”的表现通常有如下几种:一是垃圾围城。人口的增加必然带来垃圾增加,垃圾的及时运转和无害化处理成为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如不及时处理,将危害人居环境。特别是各种有害包装塑料袋造成的白色污染,正在成为城市的公害,其散发的有毒物质将危害人类的健康,而以纸制品替代成本上升,一下子很难到位,只能是个较长的过程。二是空气缺氧。虽然大城市规划时都遵循了城市边缘化(工业外迁)的规律,但在一个特定的区域中外迁的间距有限,因此城市工业企业一定要走清洁生产的路子,而且要规划保护在前为好。三是人居环境恶化。随着大城市的构建,外来移民、周边农民进入城市居住的将会猛增,带来人居环境的恶化。尤其是流动人口的居住和管理将成一大问题。四是就业困难。大城市人多,要有足够的就业岗位。失业、就业不足、就业质量差,将带来教育、住房、安全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我市宜深化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内涵。不然,将加大就业压力。五是交通拥堵。迅速推进的城市化以及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特别是私家车与日俱增,将使得城市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的矛盾日益突出,带来交通拥挤以及污染、安全等一系列问题。 城市病有一定的潜伏期。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这种城市病是潜在的,是不容易看见的,这种潜伏期是很长的,有的时候可能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一旦爆发,它就会发生转移。就像交通堵塞,等到交通一堵塞了,再去治理交通,看上去是一个交通问题,实际上它已经转移了,已经不是一个交通问题了,这就是现在有些大城市为什么天天治理交通,而越来越堵的一个根本原因。因此,在进行新一轮泰州城市建设规划时,必须防范在前。 总之,我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要坚持以人为本,在注重经济的发展的同时,更要注重公共事业的发展。不仅要突出区域协调、都市区协调和硬件设施,而且要更加突出人与自然的协调,关注人口集聚、工业集聚带来的“大城市病”,建立生态型都市。只有如此,才能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中国风景园林网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特供中国风景园林网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热点推荐
企业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