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绿色中国的新台阶(图)
注册· 登录· 新闻投稿· 新闻搜索· 热评新闻· 图片新闻·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加入收藏
首页 |
Home
 园林新闻 |
News
 规划设计 |
Planning & Design
 工程 |
Garden Engineering
 植物 |
Landscape Plant
 科技 |
Science & Technology
 教育 |
Education
 法制 |
Legal System
 风景名胜 |
Famous Scenery
 园林城市 |
Garden City
 世界园林 
World Garden
风景园林师 |
Landscape Architects
 园林论文 |
Papers
 园林图库 |
Photo
 人才 |
Job & Recruitment
 园林市场 |
Business
 图书频道 |
Publications
 园林论坛 |
Forum
 网址导航
Navigation
首页新闻频道国内动态  rss订阅
      高级搜索 
北京奥运:绿色中国的新台阶(图)
日期:2008-08-1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   我要评论()



 本周奥运点击热门:

2008奥运奖牌榜

奥运项目比赛时间和比赛场馆地址

中国历届奥运会参与和成绩情况

奥运开幕式:你没看到的震撼镜头(组图)

15日金牌看点:七大夺金点 羽毛球女双争首金

 

更多奥运资讯尽在奥运专题

荷花掩映的国家体育场“鸟巢”。

  奥运盛会大幕已经拉开,云集北京的各国运动员和记者通过亲身体验,对北京在改善环境方面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显著成绩所发出的赞美之声愈来愈多。

  绿色奥运体现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理念。7月28日,有关国际环保组织发布了一份独立评估报告,对北京奥运会筹备中的环境成果表示了肯定。北京在过去几年出台了一系列环保政策和措施,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稳定甚至减少了污染物排放,改进了基础设施建设,留下了一笔可观的奥运环境财富。

  评估报告认为,采纳世界最严格的尾气排放标准、引入可再生能源以及扩大公共交通系统等一系列长期措施,都代表了北京正逐渐向可持续发展模式迈进的决心。

  这些成绩的取得,正源于北京对绿色奥运的承诺。有努力就会有收获,正是绿色奥运理念的贯彻实施,让北京迈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绿色奥运已在我们身边,绿色北京已经上了一个新台阶,今后,我们将继续上台阶,而不是从这个台阶上退回来。”北京市环保局新闻发言人杜少中说。

  碧水蓝天绿树迈向宜居城市

  北京2001年申办奥运会时,就绿化指标向世界作出了七项承诺。今天,我们欣喜地看到,北京已超额完成了申奥承诺的全部绿化指标。

  北京市环保局新闻发言人杜少中表示,从2001年到2007年,北京城市园林绿地增加了1万公顷,树木增加了2271万株,草坪增加了4653万平方米,全市林木绿化率达到了51.6%,山区林木绿化率达到了70.5%;建成了长度1000余公里、绿化面积2.5万公顷的“五河十路”绿色通道和农田林网等生态防护林;建成了1.26万公顷的城市绿化隔离带,城市中心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全市国土面积的8.2%,基本建成了“城市绿化隔离地区、平原、山区”三道绿色生态屏障。

  绿色奥运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三大理念之一,其内涵就是以保护环境、保护资源、保护生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筹办奥运会,并通过举办奥运会,促进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改善,广泛地开展环境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绿色奥运和生态文明建设、节能减排一脉相承,与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发展政策取向是一致的。

  2005年10月13日,北京奥组委收到了中环联合(北京)认证中心颁发的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标志着北京奥组委正式通过了ISO1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该体系覆盖了北京奥组委绿色办公、赛事路线规划、场馆规划、合作伙伴选择、签约饭店选择、宣传报道及环境管理等7个方面的相关工作。

  碧水蓝天绿树,一直就是美好自然环境的象征。今天,我们能说,北京可以做到。

  正如北京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所表示的,绿色奥运的理念正引领北京向着宜居城市的目标迈进。

  节能减排循环垃圾变废为宝

  绿色奥运向世界表明,中国将转变发展方式,向低耗、循环、节能、绿色的目标进发。这符合人类文明的共同认识,也将提升中国的形象。

  7月28日,作为奥运重点配套工程的北京第一座垃圾焚烧发电厂——高安屯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点火试运行。该厂每年将焚烧处理生活垃圾53.3万吨,解决朝阳区一半的垃圾处理量,余热每年可发电2.2亿度。

  这仅是近年来北京在绿色奥运理念指引下“变废为宝”的一个例子。在朝阳区的小武基转运站,记者看到,生活垃圾在此被筛分为3种粒径,中粒径的垃圾因富含有机物质而被制成堆肥。这样既实现了垃圾处理的资源化、减量化,又达到了无害化的要求。这个由中德合作建设的转运站是北京市南城垃圾处理系统的子系统,负责处理北京市的宣武、崇文两区和丰台、朝阳部分地区的垃圾,处理能力为2000吨/天,服务人口达250万。

  城市垃圾全部进行安全处理,垃圾资源化率达到30%,分类收集率达到50%;奥运会垃圾全部分类收集、集中处理,回用率达50%;这是2001年北京申办奥运会时作出的庄严承诺。7年后的今天,北京用扎实的行动兑现了自己的承诺。

  有关数据显示,北京已在全市居住小区、单位等地安装厨余垃圾就地处理设备500多台,全市建设再生资源回收站点4800多个,市、区政府为垃圾分类地区配置了50多辆分类运书车,全市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达到52%。目前,北京市通过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转运和终端处理,实现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量22万吨,再生资源回收系统实现资源化的城市生活垃圾量为289万吨,资源化率达到35%。垃圾的循环利用,是资源再利用、提高环境质量的重要举措。同时,北京还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建设,开辟生态涵养区,在五环边兴建环城郊区公园。

  在北京高碑店污水处理厂的基础泵站,50岁的冯德玉在污水的环绕中经受着最艰苦的考验——他是工作组的组长,负责监控水泵的正常运转,而且还要处理可能阻塞整个流程的垃圾。冯师傅说,“现在,所有的中国人都希望为举办一届成功的奥运会作贡献,我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向世界展示真正的‘绿色奥运’。”

  冯师傅所在的污水站负责处理北京40%的污水。这还只是北京计划中的14个污水处理站中的一个。到去年年底,北京一共建成9个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率达到70%。

  据介绍,“十一五”期间,北京将在城中心建设11个新的污水处理厂,每年北京市产生13亿立方米的污水,如果能全部利用,就相当于多了一个密云水库。

  此外,北京从履行绿色奥运承诺到提出构建可持续发展城市目标,均十分重视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此前,2008北京国际新闻中心组织中外记者到北京太阳宫燃气热电有限公司,现场采访北京绿色能源利用情况。有关人士介绍,北京市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能、风能和小水电等。据初步统计,2007年北京市可再生能源利用量约120万吨标准煤,占全市能源消费总量的2%。北京市已提出目标,到2010年力争实现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量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达到4%。

  参与绿色奥运营造绿色未来

  绿色奥运并非一时之需,它也是北京建设宜居城市的要求。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百姓对环境要求和期望会越来越高,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正如有关专家所说,举办绿色奥运符合北京市长期发展取向,更是国家长期发展战略的要求。

  绿色奥运,不仅是指生态绿色,环境绿色,而且还指与自然和社会发展相协调的思想和做法。市民广泛参与,就已成为绿色奥运旗帜下北京环境治理中一道美丽景观。

  去年8月,一项名为“绿色奥运行动计划”正式启动,签署这项计划的是北京市政府和20家民间组织。如今,北京居民楼里时常传来稚气的声音:“阿姨,您家有废电池吗?”这是83万中小学生开展的“绿色天使”活动。

  有着七年环保志愿者经历的“环保女孩”叶璐的一席话让众人动容:“2001年申奥成功后提出绿色奥运理念,作为学生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就是宣传这个理念,从现在开始,废旧电池不乱扔,垃圾丢弃要分类,空调开到26度以上,用自己的行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环保女孩”说出的是许多寻常百姓对绿色奥运的理解。绿色奥运,就是要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于整个筹办、举办及赛后利用的过程中;绿色奥运,需要我们每个人的支持和参与,需要我们关心身边的绿色,选择绿色生活。“环境保护是全社会的事,最易达成社会共识和社会共赢。”环保部副部长潘岳说,对政府部门而言,把环保工作深入到社区、乡村、学校和全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对大学生而言,从年轻时代就参与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是培育积极公民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生态文明的希望所在。

  绿色奥运已经使北京上了一个新台阶,一个绿色环保的中国还在大步继续前行!

更多奥运资讯尽在奥运专题

【 已有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阅读: 次   录入:songgaofeng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中国风景园林网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特供中国风景园林网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已有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参与讨论:字数 姓名:

  • 请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相关法律法规
  • 本站所有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网友评论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网友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点推荐
企业服务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08 中国风景园林网 WWW.CHL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