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将我们的视线再一次聚焦到在地震中受到破坏的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修复问题上。我国文物保护法强调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今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要求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如何才能不改变文物原状?如何才能尽可能地最大限度地接近历史文化遗产的原真?如何尽可能更加完整地保护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始于2001年的故宫大修,曾让有关部门苦恼的不是资金问题也不是时间紧张,而是难觅会传统工艺的工匠。在被称作故宫传统手艺“铁三角”的老木匠赵崇茂去世、彩画匠王仲杰和瓦匠卜学林70高龄的情况下,不得不再请两位年事已高的匠人出山,而更多参与这项工作的是并无多少文物建筑修缮经验的民工。无独有偶,震后羌族碉楼和村寨的抢救修复保护工作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了解和熟悉传统工艺的人越来越少。为此,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所长陈同滨呼吁赶快研究、整理、提炼和总结羌族建筑传统工艺。
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其中孕含着我们祖先几千年智慧的结晶——传统工艺,而对其进行修复和保护,则不能离开传统工艺和具备传统工艺的匠人。正如陈同滨所说,改变了传统工艺,也就失去了遗产的价值。
然而,传统工艺后继无人,传统工匠青黄不接,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现实。过去,师傅通常用传、帮、带的方式,手把手地将手艺一代代地传给徒弟。要想成为手艺精湛的匠人,得经过“十年磨一剑”的修炼。随着社会的发展,由于传统工匠社会地位越来越低、收入水平与付出不成比例等各种因素,很少有人愿意再花那么多时间去学习一项回报微薄的传统技艺。
当代“香山帮匠人”的杰出代表薛福鑫,为了让苏派园林建筑的传统技艺传承下去,自己出资组建公司。在他和家人的努力下,培养出了一大批古建筑能手。
然而,在繁重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单凭个人的力量去守护“老祖宗”留下来的珍贵遗产,如同杯水车薪。为此,笔者建议国家应就传统工艺的传承问题,研究制定相关的激励和配套政策,鼓励更多的人关注和学习传统工艺,让其得以传承,让古建和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